吳大嬸今年68歲,家住海邊的她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家里干活,以至于落下了風濕的毛病。十幾年來她一直在家門口的診所看風濕,嚴重的時候就打一針,不嚴重時就拿點藥吃。
前段時間,她在手機看到一篇科普文章說雷公藤對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奇效。趕緊去醫院買了一堆回家泡酒喝,購買時藥師提醒她雷公藤不能隨便用,否則容易引起副作用。吳大嬸對此不以為意,還是自顧自回去泡藥酒喝。
連續喝了一個多月時間后,她發現身上的關節不適明顯緩解了。但身體出現了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但她以為是身體不耐受導致的。繼續飲用了半個月的藥酒,之后身體又出現了四肢麻木、心悸、浮腫、頭暈表現,去醫院檢查后被確認是雷公藤導致的中毒。
都說是藥三分毒,基本上所有藥物都或多或少存在毒性或是副作用。因此,像是雷公藤等副作用大的藥物,切勿盲目使用。
一、男性殺精,女性早衰?雷公藤副作用不可小覷
雷公藤,最早在《神農本草經》里出現,其又被稱之為斷腸草、黃藤木、八步倒等。中醫認為,雷公藤味辛、苦,性偏寒歸腎、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作用。
現代醫學則發現,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腫瘤、免疫調節以及骨保護等作用,常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等的治療。
雖然雷公藤在治療上述疾病時效果不錯,但它同時還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草藥,不當使用可能出現以下副作用:
①生殖系統損害
長期使用雷公藤容易讓女性出現閉經、月經紊亂以及卵巢早衰,在男性身上則容易出現死精、生育能力下降以及性欲減退等,這些異常在停藥后部分可以緩解。
②肝、腎損傷
雷公藤具有明顯的肝腎毒性,長期用藥容易誘發黃疸、轉氨酶升高等肝臟異常表現,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肝功能衰竭。除了肝損傷外,還可能會引起蛋白尿、浮腫、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發生。
③血液系統損害
長期使用雷公藤,可能給骨髓、細胞帶來毒性作用,容易引起白細胞、血小板下降,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粒細胞缺乏、全血細胞減少發生。
④皮膚損害
食用雷公藤還可能會引起皮疹、瘙癢、黏膜皰疹、面部色素沉著等皮膚過敏表現出現。
另外,雷公藤還會給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胃腸道等帶來不良反應,對健康影響較大。
二、雷公藤的更多新作用還有待發掘
雷公藤的療效和副作用都很突出,可以說是把“雙刃劍”。隨著研究者對雷公藤研究不斷深入,發現了它的很多新用途。
近期,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教授團隊發表了一項有關雷公藤的最新研究。研究稱以雷公藤多苷改構研制的新藥羥基雷公藤內酯醇用于長期進行抗病毒治療后免疫力較差的艾滋病患者,可有效體改患者體內的CD4+T淋巴細胞計數水平,這是雷公藤這種藥物給人們帶來的又一大驚喜。
無獨有偶,上海交通大學和藥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曾對雷公藤進行過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雷公藤紅素可通過共價結合PRDX1蛋白抑制結直腸癌進展。且研究人員還開發了安全性更高、毒性更低的雷公藤紅素衍生物,未來有望為結直腸癌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三、3種中藥已被《藥典》禁用,有腎毒性還致癌
除了雷公藤之外,還有一些被認為具有毒性的中藥備受關注,有三種甚至還被《中國藥典》除名。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團隊曾在《肝病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指出,人體長期暴露于馬兜鈴酸下,可導致肝癌發生,其是誘發人類發生肝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而中國國家藥監局從2003年開始陸續將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這三種中藥藥材標準取消,也就是將這些中藥“開除”,不再允許使用和銷售。之所以除名這些藥物,是因為使用這些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后可能給患者身體帶肝腎損傷等毒副作用,為了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
雖然有些中藥確有一定毒性,但這并非無法控制的。我們的先輩在長期使用中藥的過程中,早已總結出了炮制、對證用藥、配伍等減毒增效或控毒增效的方法。
因此“是藥三分毒”并不能成為忌憚中藥的理由,脫離疾病本身和用量談中藥的“毒性”是不科學的。
在使用任何中藥前都要由專業醫生指導進行,選擇正品藥材,對藥材進行嚴格的研磨炮制、對癥用藥,注意不可隨意增減藥量,也不要隨意購買藥材服用。
中藥在使用正確的情況下很多時候的確可以帶來很好的作用,但它畢竟也是藥物,一定不能隨意濫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