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被確診為癌癥,一個家庭可能會傾其所有去治療。但是很多時候部分醫院和醫生的行為讓人難以接受。最近國家的醫療反腐劍指醫療行業的各種內幕,3000萬的檢測儀器,院長要吞掉1500萬的回扣。當然這筆錢肯定要轉嫁到去醫院看病的患者身上,轉嫁到目前的醫保資金上。
今天我們不討論醫療的腐敗問題,只是想就剛剛的一個熱點事件討論下醫生是不是該對患者的生命負責,也就是你說多少錢患者交多少錢,但是你醫療操作不當將患者給治療致死了,再互相搞各種事情推諉責任是不是難以讓人接受?前一段時間在知乎發酵的劉翔峰是讓我們大跌眼鏡,各種胡亂搞也能在湘雅二院呼風喚雨,但是這事情報道出來之后呢?醫院就是一直調查然后再調查,然后就不了了之了。這里或者可以理解醫院怕真相披露后引發社會軒然大波,但是這種作惡之人的調查和懲戒不給大眾一個交代,作惡之人會心存僥幸,然后就前赴后繼地出來。這不同為湘雅系統的湘雅三院又出了個孟婕。
一、9名醫務人員聯合簽名,實名舉報
在咱們國家的文化系統,如果不是事情逼迫到沒有辦法的地步,估計同在一個科室的這些醫生不會這么做。但這位孟婕主任就讓這幾個醫生這么做了。您可以想象孟婕主任該是做到了什么地步。
湘雅三醫院孟婕的百度介紹
這次被舉報的是湘雅三醫院呼吸科主任孟婕,這是一名教授、主任醫師。湘雅三醫院的“專家風采”內容顯示:孟婕教授從事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余年,曾經擔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科副主任。
標題為《關于呼吸科孟婕若干問題的反映》的舉報信,一共有5頁,后面有9個人的簽名。舉報信表示:自從孟婕從湘雅醫院調入湘雅三醫院擔任呼吸科主任以來,各種違紀違規行為層出不窮,已經嚴重影響呼吸科未來的發展及聲譽。
網上流傳的舉報信首頁,共計5頁
舉報信反映孟婕獨攬科室的大部分橫向經費,私設小金庫,給自己單獨定下高薪,干一份工作拿兩份工資獎金。在科室管理上“一言堂”。打壓和排擠同事,導致多人離開了科室。另外還搞拉幫結派等等。
另外舉報信還反映了兩個醫療事件,2022年5月至8月的三個月期間,孟婕主任下轄的氣管鏡室連續出現了2例支氣管鏡檢查后患者死亡事件,相關的操作是孟婕的學生鄒某單獨完成,當時鄒某工作沒滿一年,是一個試用期的員工,也沒有國家醫療行政部門以及醫院醫務科授權的手術操作資質。患者出現心跳呼吸驟停而死亡,孟婕主任要求不在場的醫生簽字互相擔責。如果不簽字就將醫生的年度考核設定為不及格。這些醫生不簽字,孟婕主任也有辦法擺平,后面找了臨床主治醫師全權負責。
如果不是網上爆料扒拉出來,沒人相信這些是會發生在知名的湘雅系醫院。這只是舉報信舉報的2個患者的治療期間的直接死亡,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設想孟婕主任從醫20多年,直接或間接會導致多少患者失去生命?
二、醫院表示:正在核實舉報的情況
湘雅三醫院位于長沙市,是一所三甲綜合醫院。針對這個網上舉報信的事件,已經有記者前往這個醫院核實情況,在這家醫院的呼吸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主任醫師孟婕,這次舉報信的9名簽名醫生都是屬于同一個科室。
不過澎湃新聞的記者未能找到孟婕,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你也不要等了,她今天不會來了,也未告知記者孟婕的去向以及聯系方式。”這個記者前往湘雅三醫院的辦公樓,保安以及將入口堵住,沒有接收到通知不能讓任何人進入。有記者打通了湘雅三醫院黨委辦主任辦公室的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醫院知道這個事情,已經在核實,具體細節無可奉告。從現在的湘雅三院的做法來看,準備是模仿之前湘雅二院劉翔峰的事件,逐漸淡化處理,畢竟咱們國家的老百姓是容易健忘的。
在很多時候,病人和家屬容易對醫院和醫生作出無保留的信任,哪怕是傾盡家產也要聽信醫生的話。記得有一個科普作家寫的自傳,她患癌的妹妹無數次告訴她:“你又不是醫生,我為何要聽你的。”當然患者和家屬要相信和尊重醫生,但是如果劉翔峰和孟婕之流如果都被捅到這種程度都能不了了之,都被醫院和有關部門給捂死,那么醫院里留下來的醫生只能越來越多那些鉆營取巧、裙帶關系的沒水平的醫生,那些真正有技術和看病的醫生最后寫了簽名的舉報信都沒用,而且還后面會被各種清算和穿小鞋。請相信吧,很快就會在各個醫院再次出來更多的劉翔峰和孟婕。
我們這里不知道醫院是害怕真相披露社會和人民接受不了,還是其他的原因。醫院是一個治病救人的地方,現在農村都有城管監督鴨子不能上架的問題了,那么我們有關部門為何不能把都爆料成為熱點的醫療事件查個明白,給那些逝去的生命和家庭一個交代。我們還能期待在湘雅二院、湘雅三院里是一個治病救人的地方?
孟婕事件讓我們想起來還有劉翔峰這個事件被醫院壓下去
我們大家期待湘雅系的這兩家醫院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記住劉翔峰事件已經過去很久了,醫院和有關部門也都調查了很久了。應該給那些被傷害的患者和家庭一個交代,給還留在醫院認真工作治病救人的醫生一個交代。在金錢和權利面前其實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但是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我們只能是盡量讓網絡力量做好對醫院的監督工作,以避免最后醫院里最后都是關系醫生、鉆營取巧不會看病的醫生。
希望劉翔峰和孟婕之后,我們不再網上看到這種讓人揪心的事情了。最后也提醒患者和家屬,生命還是盡量要自己能擔負一些責任,比如腫瘤是循證醫學,很多指南和網上的資料會給一些指導和知識,您可以信任和聽取醫生的意見,但是如果你面前穿白大褂的是劉翔峰和孟婕怎么辦?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