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腫瘤無論良惡性,如果位于胰頭,隨著腫瘤的增大會壓迫十二指腸,出現膽道和消化道的梗阻表現,膽道梗阻通常會表現為:皮膚鞏膜的無痛性進行性黃染,同時伴有皮膚瘙癢;尿色加深呈醬油色;大便變白,稱為白陶土樣便。如果患者出現消化道梗阻,就會表現為不能進食和嘔吐。
外科手術是解除膽道或者消化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有的患者身體狀況不能耐受手術,或者擔心手術風險不想手術,超聲內鏡是一個理想的替代選擇,也是微創診斷和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
近年來,超聲內鏡已成為發現膽胰占位疾病首選的診斷方法,診斷膽胰疾病的準確率通常超過95%,相比于CT、MRI、MRCP有獨特優勢,特別適合小病變的發現,如胰腺、壺腹部 、膽總管的病變。因此,可以稱之為外科醫生的好幫手:
超聲內鏡(EUS)是一種新型的檢查技術,它將內鏡和超聲相結合,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當內鏡鏡頭進入人體自然腔道,在內鏡直接觀察消化道黏膜病變的同時,還可利用內鏡下的超聲行實時掃描,獲得胃腸道的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最大化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診斷水平。
① 超聲內鏡引導下穿刺抽吸術(EUS-FNA):對于胰腺癌的診斷,EUS-FNA具有極高的準確率,是胰腺腫瘤進行病理學診斷的首選方式,可以用最小的創傷取得最佳的診斷效果。
② 超聲內鏡引導下注射治療(EUS-FNI):該技術是在EUS-FNA技術基礎上進行,可以進行包括神經阻滯、射頻消融術、放療粒子種植術等治療,可以達到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姑息治療目的。
③ 超聲內鏡引導下膽管引流術(EUS-BD):是指超聲內鏡引導下的經胃穿刺膽管或經十二指腸穿刺的膽道造影置入膽管支架進行膽管內引流,這種引流方法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也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內鏡腔內引流目前已基本取代外科手術,成為胰腺手術引流的一線選擇。
④ 超聲內鏡引導下胰管引流術:主要適用于良性胰管梗阻所造成的胰管高壓和胰腺實質壓力增高,出現腹痛腹脹的癥狀,但無法通過行ERCP引流或ERCP失敗的患者。
⑤ 超聲內鏡引導下胃腸吻合術(EUS-GJ):這是一種全新的內鏡技術,EUS-GJ是指完全在超聲內鏡下經胃穿刺到近端小腸,放置導絲后,經導絲放置一大口徑全覆膜支架,以打通胃和小腸之間的通路,也就是“再造”了一條胃與小腸之間的“新路”或者”橋梁“,從而解決十二指腸梗阻的問題。
⑥ 晚期胰腺癌患者多數因腫瘤消耗虛弱而不能耐受手術,內鏡下十二指腸支架操作簡便、安全、創傷小,可有效緩解患者腸道梗阻癥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