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堅持運動是抗癌“良藥”,事實真是如此嗎?
央視新聞曾報道過北京退休醫務工作者張雷的故事,張雷在40多歲的時候就被癌癥盯上了,當時做了三次手術,化療到頭發都掉光,甚至被醫生委婉告知“活不了幾天了”。
不服輸的她選擇了游泳來和癌癥對抗,堅持游泳一年后身體各項指標趨于正常,甚至將癌癥治愈了。如今的她已經60多了,游泳已經成為她的一種愛好,她的好多病友在鼓勵下,也一起加入了鍛煉。
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很多,那么哪些運動性價比更高?運動的最佳“黃金時間”是什么時候?小艾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于運動的那些事。
一、運動抗癌“實錘”!新研究:短暫運動可使免疫細胞數量增加
近期,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僅進行十分鐘的劇烈運動,能夠破壞癌細胞的細胞毒性免疫細胞在短時間內會明顯增加,這個研究結果無疑對于運動抗癌增添了新的證據。
另外,由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25241名平均年齡61.8歲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平均6.9年的隨訪研究發現,每天進行3-4分鐘短暫劇烈運動有助于延長壽命,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48%-49%,全因和癌癥死亡風險會降低38%-40%。
可見,對于不經常運動的人來說,短暫劇烈間歇性運動,也是能讓身體獲益的不錯選擇。
二、柳葉刀:“性價比”最高的運動或是這3種
《柳葉刀》一項涉及8萬人、持續15年的調查研究發現,室內有氧運動、游泳及揮拍類運動是三種性價比最高的運動。
1、揮拍類運動
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揮拍類運動,能夠調動身體多個肌肉群,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肌肉骨骼力量及協調性,還有保護心血管的效果。如果揮拍類運動能達到推薦量,或可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
2、游泳
游泳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身體血液循環,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若能達到推薦運動量,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曾帶領學生進行過游泳的相關試驗,他認為游泳是最好的抗癌運動,游泳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從而抑制腫瘤,不過他也建議游泳抗癌要適度。他自己從60歲開始游泳,現在依然堅持隔天游泳,每次游半個小時,身體很健康。
3、室內有氧運動
瑜伽、跳操、舞蹈等室內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血管功能、鍛煉心肺功能,還能起到減肥的效果。如果能達到推薦的運動量,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
三、最佳“運動黃金時間”被發現,哪種運動頻率更防癌?
什么時候運動,效果最好,想必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張繼輝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92139名受試者進行研究分析發現,每天在上午11點到下午5點之間進行運動,要比其他時間段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幾率下降更低。或許我們可以參考上述時間段,進行運動。
那周末運動和每天只運動三分鐘,哪種運動頻率的防癌效果更好呢?
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JAMA》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只是在周末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快走、太極拳、慢跑等)或高強度的運動(爬山、騎自行車、爬樓等),與堅持每天運動的健康益處是相似的,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發病率。
另外,來自悉尼大學聯合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進行3-4分鐘的短暫劇烈運動,也能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因此無論是哪種運動,或者時間長與短,只要運動起來,都是有助于身體健康的。
運動不但能促進身體代謝和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還能起到預防癌癥的效果。柳葉刀發現揮拍類運動、游泳及室內有氧運動是三種性價比最高的運動,而且無論你是每天運動、周末運動還是只運動三分鐘的,只要動起來都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
參考資料:
[1]《性價比最高的3種運動,居然不是跑步和走路,第一名竟然是……》.健康時報.2023-05-12
[2]《運動真能抗癌!最新研究證實:可給體內創造“抑癌環境”!秋冬最適合的運動是↘》.成都商報四川名醫.2021-10-15
[3]《每天運動、周末運動和只運動三分鐘,哪個更長壽、防癌?研究結果出乎意料》.學術經緯.2023-08-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