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王先生自從退休后,便開始給兒子幫忙帶孫子,兒子體恤父親年輕時吃了不少苦,在日常生活中對王先生格外好。
吃好喝好的王先生,卻在體檢中被查出了高血脂、頸部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不想每天吃藥,王先生便四處打聽降血脂、軟化血管等的偏方,聽到好友說過午不食、少吃一頓對身體好,便自己也晚上不吃飯了。
隔了大半年再去檢查,卻發現病情不但沒好轉,反而出現了胃潰瘍,問診后醫生認為王先生的胃潰瘍與白天吃太多、晚上不吃飯有關。
一、北京協和發現:過午不食可改善血糖
北京協和醫院毛一雷、楊華瑜教授團隊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90名受試者進行了為期五周的試驗,結果發現16:8輕斷食(一天中16小時禁食,8小時進食)的進食時間控制在6:00-15:00比在11:00-20:00的效果要好得多,換句話說,過午不食(這里指15:00),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輕斷食的作用。
研究結論顯示,這個時間段進食更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腸道健康、減重減脂、抗炎等。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生物鐘晝夜節律有關。人體血糖、脂質和能量代謝受體內生物鐘調控,在一天之中有所起伏,清晨正是胰島素敏感性最高、胰島β細胞反應最快,食物熱效應(由于進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最旺盛的時候。
不過這個研究參與人數與幾百萬樣本量的研究相比,受試者人數太少,無法代表更多更廣泛的人群,而且還忽略了不吃晚飯的危害。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丁大法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過午不食”,像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本身胰島功能不好,更需要進行常規飲食。而且,過午不食對于腫瘤患者、消化道有潰瘍的患者及需要夜間工作的人來說,也都是不太適合的。
二、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以減肥嗎?
日本的一項研究,曾經通過對8860名女性和17573名男性進行過一項觀察性的研究,結果發現,經常不吃晚飯或偶爾不吃晚飯的人比每天規律吃晚飯的人,體重增加的概率更高,足以可見,不吃晚飯并不利于減肥。
而且,長期不吃晚餐還可能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消化系統不規律、女性蛋白尿概率增加、營養攝入不全面、精神壓力加大等后果,還會加速人體的衰老,為了身體健康著想,晚飯是不可少的。
三、營養師:晚餐做到這4點,才是真的減肥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認證臨床執業營養師劉遂謙指出,晚餐要做到利于減肥和避免饑餓,要做到下面這4點!
1、注意吃飯順序
吃飯時要注意吃飯順序,可以先吃菜,再吃肉、蛋、魚等食物,最后再吃主食,更能增加飽腹感,控制進食量。
2、吃夠蔬菜
富含多種營養的蔬菜,一定要在晚餐中吃夠,烹飪時要記得少放油,如果是薯類蔬菜,要記得少吃一點。
3、多吃蛋白質
晚餐蛋白質攝入充足,能讓胃部排空的時間更久一點,睡前饑餓感也來得更晚。像豆腐、瘦肉、魚蝦等都是不錯的高蛋白質食物選擇。
4、只吃七八分飽
晚餐吃到七八分飽為宜,也就是吃到進食速度變慢下來、吃不吃都可以的程度,那就可以將筷子放下了,避免吃的太撐。
想要通過不吃午飯來減肥,可能會導致減肥不成反而產生其他危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進食健康的晚餐。平常吃完飯要注意吃飯順序,保證蔬菜吃夠,多吃點蛋白質,而且盡量只吃七八分飽為宜,當然如果想要減肥,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資料:
[1]《“過午不食”實錘了!協和醫院最新研究:每天8小時進食,別吃晚飯!》.梅斯醫學.2022-03-20
[2]《長期不吃晚飯的人,后來都怎么樣了?這6種后果,嚇人一跳!》.科普中國.2023-03-01
[3]《這樣吃晚餐,保你瘦得快!》.科普中國.2023-07-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