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肺癌是40歲以上人群的疾病,與年輕人無關。但實際上隨著肺結節檢出率的大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30歲以下,甚至20歲以下的人群被檢出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感覺在20歲以下的人中,即使檢出磨玻璃結節考慮肺癌,也多是純磨玻璃結節,術后病理也多為原位癌,或者微浸潤性腺癌仍以純磨玻璃密度為表現的。這種結節雖然是肺癌,但仍風險較低,也多能安全隨訪較長時間再考慮干預處理。但近日有位問診的結友,居然年紀才16歲,查出的是混合磨玻璃結節!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 17歲 (2006年8月生) 。
疾病描述:
右肺下葉發現一枚7×9毫米混合磨玻璃結節近一年,去年九月,今年一月和七月做過三次薄層CT,無明顯變化,現在有去年九月和今年7月的DICOM影像,麻煩主任分析一下結節的性質。
希望獲得的幫助:
由于患者年齡小,希望主任分析一下結節的良惡性質,以及手術方案。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2023年7月的:
病灶出現
輪廓較清,密度不是很純
有微小血管進入
血管貼邊走行以及發出細小血管進入病灶。灶內有點狀偏高密度。
微小血管進入,病灶表面不平,也不光滑,內部密度不均。
邊緣顯得有點毛糙
邊緣部分也有另外方向的血管也發出分支進入病灶
影像初判斷:
右肺下葉混合磨玻璃結節或異質性磨玻璃結節,整體輪廓較清,瘤肺邊界清楚便邊緣毛糙;有多支微小血管進入;灶內密度不均,有點狀偏高密度。此灶如果持續存在,則基本上要考慮腫瘤范疇的,從密度來看,像原位癌些,但有微血管進入與點狀偏高密度,所以要加一級,微浸潤性腺癌不能除外。當然如果首次發現,可考慮先口服消炎治療10-12天,過4個月左右復查再看。
再看2022年9月的片子:
病灶密度不均,表面不平。整體輪廓清。
血管征明顯,瘤肺邊界清,有淺分葉征。
中間有小空泡征;邊緣有細毛刺征,瘤肺邊界清。
他處微血管進入以及空泡征,邊界與輪廓清。
密度不均,輪廓清。
邊緣部分另外有血管貼邊,且與病灶沒有間隙。
影像再判斷:
去年發現時才16歲!當時灶內點狀高密度不明顯,有空泡征。現在出現點狀高密度,空泡不明顯了,是不是表示有形成分增加了?血管征當時就明顯,且有異常增粗的感覺。病灶總體略有進展,至少沒有好轉。這樣的話,考慮很大概率就是肺癌。微浸潤性腺癌可能性較大,從其發展與形態來看,浸潤性也不能除外。
我的回復:
右下這個病灶是磨玻璃密度,輪廓與邊界清,隨訪無好轉,表面不平顯毛糙,有微小血管進入的樣子,要考慮是腫瘤范疇的,大概至少是微浸潤性腺癌,也有可能浸潤性腺癌腺泡或乳頭型伴部分貼壁亞型。位置在邊上,密度不是很純,個人傾向早點單孔胸腔鏡下局部切了為宜。意見供參考!
感悟:
我們總覺得肺癌是年紀大的人的事,與青少年無關;總覺得肺多原發癌是罕見的,治療時追求所謂根治;總覺得肺癌術后再出不會再長新的,只要當心復發或轉移……
但一次又一次,肺癌檢出的人群年紀越來越低,30歲以下有、20歲以下有、基至才10歲也會有檢出磨玻璃結節考慮原位癌的;肺多發結節是多原發肺癌的越來越多,尤其是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早期肺癌術后隨訪中,又檢出新的磨玻璃結節考慮肺癌的越來越多……
這一切,都是拜這個全新的“以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所賜!因為它的生物學行為,真的不同于傳統實性肺癌,它容易多發、年輕會長、惰性行為、觀察期長……
它真的是與眾不同!我們不能再用傳統看待肺癌的觀念來看待這一類型的肺癌,制定專門的“磨玻璃肺癌診療指南”迫在眉睫!因為這是肺保衛的需要、減少焦慮的需要、治療理念與時俱進的需要、也是醫保資金使用更加高效的需要,我們要力求避免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避免過早干預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避免追求一網打盡從而對肺功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甚至也影響后續新發病灶的觀察與對比。
延伸閱讀:個人觀點(2023.4.11):以磨玻璃為表現的早期肺癌診療指南(《葉建明說結節》2023年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