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前言
    2023年10月20日,全球醫學領域頂級期刊《柳葉刀》主刊在線刊發了全球、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III期臨床試驗IMbrave050研究成果,該研究是全球第一項在肝細胞癌(HCC)輔助治療領域獲得預期陽性結果的大型III期臨床試驗,必將為HCC輔助治療領域帶來新變革1。對此,醫脈通特邀IMbrave050研究全球科學指導委員會兩位主席之一兼論文第一作者,南京天印山醫院的秦叔逵教授,就該研究成果以及其見刊《柳葉刀》的意義等話題進行簡要分享。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目前,《柳葉刀(The Lancet)》,《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和《英國醫學期刊(BMJ)》被稱為國際醫學界的“四大神刊”。其中,《柳葉刀》可謂是“臨床醫學第一雜志”,2023年更新的影響因子高達168.9分,學術影響力之大不言而喻。《柳葉刀》為科學研究的發表制定了極高的標準,因此能夠發表于《柳葉刀》主刊,意味著國際學術界對該研究創新設計、治療方案和結果數據的高度認可。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

    HCC輔助治療領域將迎來新變革

    輔助治療是預防或延緩HCC術后復發的重要手段。但是IMbrave050研究成功以前,包括III期STORM國際試驗和III期PATRON國際試驗在內的多項大型臨床研究均未獲得陽性結果,一再失敗,令人遺憾。

    根據IMbrave150研究的成果,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A”方案)現已成為晚期HCC一線治療的標準策略。與索拉非尼相比,“T+A”方案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總生存期(OS)、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客觀緩解率(ORR),其中ORR達到30%,中位OS為19.2個月,而中國亞群患者的中位OS更是長達24.0個月2。這便為“T+A”方案用于早期HCC術后的輔助治療奠定了重要基礎。此后,臨床協作組開展了IMbrave050試驗,旨在評估“T+A”方案對比積極監測隨訪在根治性手術/消融術后高復發風險HCC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

    據秦叔逵教授介紹,自2019年12月31日至2021年11月25日,IMbrave 050研究共納入26個國家134家醫院的668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組,其中,“T+A”方案組和主動監測組各334例。入組人群均為根治性手術或者消融術后的患者,且允許術后入組前接受一次肝動脈介入治療(TACE)。在2022年10月21日進行預先指定節點的中期分析時,兩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17.4個月和17.6個月。獨立審查機構(IRF)的評估顯示,“T+A”方案組和主動監測組的中位無復發生存期(RFS)分別為不可評估 (NE,95%Cl: 22.1-NE) 和NE (95%Cl:21.4-NE) ;與主動監測組相比,“T+A”方案輔助治療組顯著改善了患者的RFS(HR 0.72,P=0.012)。并且,“T+A”方案組的12個月RFS率與12個月疾病復發率也具有明顯的優勢1。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圖1 獨立審查機構(A)和研究者(B)評估的RFS

    另外,該研究表明,兩組患者的安全性良好。秦叔逵教授特別補充道:與晚期HCC患者不同,接受輔助治療的往往為早期患者。晚期HCC患者為了能延長生存,通常對于治療及用藥的依從性更好、耐受性更強;而早期患者,由于已經完成手術或消融治療,消除了癌灶,如若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常常會影響其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而“T+A”方案無論是作為晚期肝癌一線治療,還是作為輔助治療,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該研究中并未觀察到非預期的不良事件。

    表1 IMbrave050研究的安全性數據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可以說,“T+A”方案治療肝癌術后高危復發患者,做到了有效性與安全性“兩手抓,兩手都硬”。此外,秦叔逵教授還分享了一例印象深刻的肝癌患者,其腫瘤直徑8cm,負荷較大,有小的衛星病灶,且存在微血管侵犯,符合早期復發的高危因素特征。為了降低術后復發風險,該患者于去年入組IMbrave050研究“T+A”組,目前體質良好,多次復查無復發,藥物治療耐受性較好,現階段仍在密切觀察隨訪中。

    踔厲奮發啟新程,勇立潮頭譜華章:
    從“跟跑”到“領跑”
    看中國團隊肝癌研究進階之路

    IMbrave050研究“T+A”方案的成功,為肝癌術后高危復發風險患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治療 “武器”,該方案必然改變肝癌輔助治療格局,并將對未來的進一步探索產生深遠影響。秦叔逵教授指出,在2007-2017年間,索拉非尼一直是晚期肝癌的一線治療標準,因此也就成為有關研究的標準對照藥;但是隨著新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陸續問世,以“T+A”方案為代表的靶免聯合模式已經帶來更優的生存獲益和客觀療效,其被當作首選對照組進行考慮也已成為必然的選擇。同樣地,在未來的肝癌輔助研究中,相關試驗的對照組勢必會發生改變,以安慰劑為對照組或者單純觀察的時代至此也已經終結。

    秦叔逵教授還介紹,縱觀中國肝癌的研究探索之路,2000-2012年間大致屬于“跟跑”階段,我國學者跟在國際同行后面“跑龍套”,邊干、邊學、邊提高;此后隨著研究水平的逐步提升,中國研究者逐漸成長為“弄潮兒”,走在了全球肝癌藥物臨床研究的前列。如今,在我國,已經讓肝癌丟掉了“癌中之王”的帽子,告別了“談肝癌色變”的時代。

    從IMbrave050研究的發表論文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研究者好幾位都是中國學者;在學術界,責、權、利往往是一致的,這就意味著中國團隊為該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由于這一項具有重大突破意義的研究成果,中國專家再次進入世界舞臺的中央,占位在有關科學發展的“第一梯隊”中大放異彩。近年來,我國研究者不僅積極參與國際研究,同時也經常擔任研究的重要領導者。秦叔逵教授強調,在今后的研究中,號召并且鼓勵更多的國內同仁積極參與進來,精心設計,勤于實施,不斷提升質控水平,保障安全,在建設“健康中國”,造福中國肝癌患者的同時,也將為全球肝癌診療進步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于HCC領域的研究探索,挑戰越大,機遇越多,進步的空間也越大。有目標,有光亮,必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秦叔逵院長

    • 中國藥科大學附屬南京天印山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國家統計源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主編,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腫瘤臨床診斷治療和研究工作,系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

    • 兼任亞洲臨床腫瘤學聯盟(FACO)前任主席和現任常務理事,國際腫瘤免疫學會(SITC)和亞洲臨床腫瘤學會(ACOS)常務理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前任理事長和現任副理事長,北京CSCO基金會前任理事長和現任監事長,國家藥監局血液和腫瘤藥物咨詢委員會核心專家,國家衛健委腫瘤學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候任理事長等學術團體職務。

    • 多年來,曾經牽頭承擔國家和軍地省部級科研課題30多項;參加國際、國內抗腫瘤新藥臨床試驗320多項,其中作為國際和國家leading PI 達150多項;在國內、外核心雜志上發表科研論文820多篇,其中SCI論文250多篇,包括NEJM、Lancet、JAMA、Science和JCO等全球頂級學術期刊,主編和參編學術專著122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8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0項及四等獎2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參考文獻(向上滑動查看):

    1.Qin S, Chen M, Cheng A, et al.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versus active surveillance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or ablated high-risk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brave050): a randomised, open-label, multicentre,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3 Oct 20:S0140-6736(23)01796-8.

    2.Finn RS , Qin S, Ikeda M, et al.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20 May 14;382(20):1894-1905.

    撰寫:Robert

    排版:Babel

    執行:Squid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秦叔逵教授:中國專家攜手國際同行勇攀循證醫學高峰!IMbrave050研究問鼎《柳葉刀》,“T+A”譜寫肝癌輔助治療新篇章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