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治療形勢來看,手術治療仍是可切除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手術治療并不能完全治愈結直腸癌,這是由癌癥易復發和轉移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3-4]。
尤其是對于II期伴高危因素、Ⅲ期及Ⅳ期的患者,即使進行手術治療,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的風險仍然較高[5-6],于術后采取輔助化療可有效提升手術治療效果,消除微轉移,延長患者術后生存期。
并非所有術后的結直腸癌患者都需要化療,術后是否進行輔助化療主要取決于腫瘤的分期,一般而言TNM分期I-III期的患者都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
Ⅰ期腸癌患者復發風險低,癌細胞浸潤比較淺,局部區域也沒有淋巴結轉移是不需要化療的;
-
Ⅱ期患者雖然沒有淋巴結轉移,但腫瘤浸潤深度比較深,部分伴有復發轉移的高危因素比如分化比較差,血管或淋巴管浸潤伴有腸梗阻、穿孔等等Ⅱ期患者需要考慮化療;
-
Ⅲ期患者有了淋巴結轉移,復發的風險比較高,術后一般建議進行化療。
當然實際是否進行化療還與患者的年齡和全身狀態有關,如果年齡很大或慢性病多、全身情況比較差,則需要全面權衡其風險和獲益,再決定是否化療[7-9]。
1、在用藥期間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肌肉酸痛、手腳麻木、脫發等情況,需注意慢起慢坐,防止因頭暈而摔倒。
2、化療易引起血細胞減少,建議患者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患者需要陪護時,陪護人員必須戴口罩,建議不要到室外活動,預防感冒。
3、建議飲食以高優質蛋白、 低糖、低脂、易消化治療餐為主,少量多餐,如患者能量或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增加口服營養補充或腸外營養,注意飲食衛生,禁食生冷食物。
4、建議每日監測體溫4~6次,如有發熱、乏力及其它不適請及時告訴醫護人員。
5、化療后保持每天排便的良好習慣。便秘者清晨起來可服用一些溫鹽開水,有利于清洗腸道,促進腸蠕動,避免糞便中致癌物質在大腸內停留,并且能緩解便秘。
6、半年輔助化療結束后需要定期復查,一般術后半年內,每三月復查1次,包括化驗血檢查,復查胸腹部CT等。半年后每六月復查1次,1年后每年復查1次,而且腸鏡檢查建議最好。
目前結直腸癌在手術之后建議3周內進行化療,若身體綜合情況較差或存在嚴重并發癥,建議不超過8周;普遍標準的術后輔助化療時間為3-6個月。但很多患者常常因因恐懼心理及其他社會因素拒絕或中斷術后輔助化療,導致實際化療周期少于標準方案,這可能延誤治療,影響預后[9]。
最初認為結直腸癌術后輔助化療的時間是兩年左右才能減少復發轉移,但之后的研究發現1年化療與2年化療的效果基本相似,考慮到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及化療毒副作用帶來的傷害,所有就把化療的時間改為1年,后來又有研究證實6個月的化療效果與1年的效果等效,所以一般推薦術后6個月的術后化療。
目前已有學者提出“3個月的短程化療”,但從現有的研究看尚不能完全確定結直腸癌術后接受3個月的化療與接受6個月的化療等效,目前還是大部分推薦6個月的化療[12]。
[4]CHAPUIS, P.H, BOKEY, E, CHAN, C, et al. Recurrence and cancer-specific death aft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Stage III colon cancer. Colorectal Dis, 2018,21(2):164-173.
[5]KIM, J.H. Chemo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elderl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21(17): 5158-5166.
[6]FAKIH, M.G.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Clin Oncol, 2015,33(16): 1809-1824.
[7]國家衛健委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23 版).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23 年6 月第43 卷第6 期.
[8]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2023版).
[9]劉永毅醫生.結直腸癌術后化療,哪些病人沒必要做?哪些病人需要做?做多久?2020-12-07 18:50
[10]康建榮.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應用健康教育路徑的體會[J].中國臨床護理,2012,4(05):430-431.
[11]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康復吧,患者丨結直腸癌患者治療后,應該如何康復?2023-10-13 11:54.
[10]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周雍明腫瘤科主任醫師.結直腸癌的術后化療,為什么是6個月?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