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實體腫瘤個體化疫苗研發成功

    1890年,免疫治療之父William Coley意外地發現病入膏肓的晚期肉瘤患者在感染鏈球菌后奇跡般的痊愈出院,這種細菌感染激發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癥的奇跡第一次打開了探索免疫治療癌癥的大門。

    無數的科學家們前赴后繼的踏上免疫治療的研究之路,希望“治愈”癌癥這一夢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實現。

    免疫治療的第一張王牌-PD-1/L1

    PD-1/PD-L1(immunotherapy)無疑是免疫治療第一張王牌,這種旨在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御、抗擊癌癥,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的抗癌新方式,

    已經先后斬獲了包括肺癌,胃腸道腫瘤,乳腺癌,泌尿系統腫瘤,皮膚癌,淋巴瘤等在內的近20大實體腫瘤,實質性的改善了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成為腫瘤患者的“特效”藥物,

    讓醫學界和病友們都切切實實的看到了免疫治療使代給晚期腫瘤治療帶來的徹底變革!

    免疫治療的第二張“王牌”-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

    當基于基因改造的第一個T細胞抗癌療法-CAR-T技術上市,曾被認為是天方夜譚的治愈奇跡已經成為了現實,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成為免疫治療的第二張王牌。

    目前FDA批準的兩款CAR-T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對于特定的血液腫瘤類型總體緩解率都能達到80%以上,這些治療方法已經證實可以誘發的顯著反應 – 即使是生存期僅僅幾個月的晚期癌癥患者也可以完全根除,在某些情況下強烈響應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然而,無論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還是過繼性免疫治療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及較大的副作用,比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僅對20%~30%患者的有效,而CAR-T療法目前僅獲批用于血液腫瘤,在占比高達90%的實體瘤中沒有實質性突破,并且一旦出現免疫風暴可能危及生命。

    研究人員和病友們迫切的需要提高免疫療法的應答率和持續時間的新方式,全球研究人員寄希望于新一代的癌癥疫苗。

    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腫瘤疫苗

    癌癥疫苗是屬于癌癥免疫療法中最新的一種治療方式,也是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

    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過繼性細胞療法不同,癌癥疫苗使用目的基因改造的基因或新抗原來增強更強的免疫反應,識別特定癌細胞上存在的蛋白質,阻止癌細胞生長,防止癌癥復發,清除治療后殘留的癌細胞;

    與化療和放療相比,癌癥疫苗通常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對癌癥疫苗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癥。

    人類寄希望于疫苗來預防和攻克包括癌癥在內的各類疾病,因為無論是用于預防傳染病還是預防和治療癌癥,疫苗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機制發揮作用:它們教導免疫系統將傳染性病原體或癌細胞識別為需要消除的外來物質。

    癌細胞表面存在特殊的蛋白質,通過靶向這些蛋白質,免疫系統可以特異性地消除癌細胞,同時不傷害正常的細胞。

    鑒于這些特征,癌癥疫苗為癌癥患者提供了一種更有針對性、更溫和的癌癥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對身體的危害要小得多,并且患者有希望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

    個體化癌癥疫苗迎來井噴時代!

    時至今日,全球癌癥“ 治療性疫苗 ” 研發遍地開花,各類癌癥的癌癥疫苗紛紛問世,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個體化癌癥疫苗迎來井噴時代!

    肺 癌

    1古巴EGF疫苗聯合O藥延長生存期至13.7個月

    古巴EGF疫苗(CIMAvax-EGF)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肺癌治療性疫苗,先前的I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晚期NSCLC一線化療結束后以古巴疫苗維持治療,中位OS為12.43個月,優于化療的9.43個月。

    2020ASCO會議上報道了古巴EGF疫苗聯合O藥治療NSCLC的I期研究結果。該研究納入13例患者,大部分患者PD-L1表達為0。

    結果顯示,古巴EGF疫苗聯合O藥之后患者可以更快達到足夠的抗EGF效果,4劑古巴EGF疫苗聯合O藥后100%的患者抗EGF抗體滴度&gt; 1:4000,而在以前的研究中單獨使用古巴EGF疫苗時為56%。

    這意味著,即使PD-L1為陰性,疫苗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能起效。

    13例患者的中位OS為13.7個月,優于Checkmate 057研究中O藥單藥治療PD-L1&lt;10%患者的9.9個月。而完成4劑古巴EGF疫苗注射的10例患者中,中位OS達到18.5個月。

    此外,EGFR/ALK/KRAS陰性的9例患者中位OS達22.4個月,而EGFR/ALK/STK11陰性KRAS陽性的3例患者中位OS為12.3個月。

    這似乎與Checkmate 057研究相反,聯合治療時KRAS陰性患者總生存期獲益更大。原文鏈接:又火了?古巴的“癌癥希望”-Cimavax疫苗登上美國PBS!

    2新型肺癌疫苗TedopiⅢ期試驗數據公布,竟能破解PD-1耐藥!

    2020年4月1日,OSE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新型抗癌疫苗Tedopi在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代號為Atalante 1)取得了陽性結果,入組的所有患者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耐藥或失敗后,二線或三線使用Tedopi疫苗,一年的總生存率達到46%,遠超預設的25%!

    一位54歲的晚期肺癌患者在經過5次的新型肺癌疫苗注射后,腫瘤就迅速萎縮(從39毫米降至23毫米),截止報道時,生存期已經超過20.6個月,目前仍在隨訪中。原文鏈接:重磅!新型肺癌疫苗TedopiⅢ期試驗數據公布,竟能破解PD-1耐藥!

    3NEO-PV-01個體化新抗原疫苗初現曙光

    這是 一種個體化新抗原疫苗,是根據每個患者的獨特突變定制設計和制造的。 其設計包括多達20種新抗原靶向肽,旨在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指導T細胞靶向患者腫瘤中的特定癌癥新抗原。

    NEO-PV-01個體化癌癥疫苗與OPDIVO?(nivolumab)聯合用于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吸煙相關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在包括16名黑色素瘤成人,11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7名膀胱癌患者的一期安全性研究中,患者先每2周接受nivolumab治療12周(同時制備個性化疫苗)。然后,在接下來的12周內,以五次啟動劑量皮下注射制備完成的個體化NEO-PV-01疫苗。

    結果顯示:

    在16名黑色素瘤患者中,有11名(68.6%)具有部分反應(接種前8例,接種后3例)或疾病穩定。其中一名(6.3%)接種后完全緩解。反應持續時間至少為39.7周。

    在11例NSCLC患者中,有5例(45.5%)有部分反應。仍有七個(63.6%)仍在研究中并繼續治療,并且反應持續時間至少為30.6周。

    大多數黑色素瘤患者和一半的肺癌患者在接種疫苗后腫瘤進一步縮小,并且一些患者轉為應答者。

    4總緩解率大幅提升!DCVAC/LuCa疫苗進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DCVAC/LuCa是由SOTIO研發的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樹突狀細胞疫苗。通過將樹突狀細胞與裂解死亡后的患者自體肺癌細胞所釋放的抗原物質融合,使樹突狀細胞獲得識別肺癌細胞的能力,并經過體外擴增后會輸入患者體內進行治療。

    在一項沖擊一線治療方案的研究中,研究者選取了來自12個研究中心的112例患者。

    結果顯示:

    mOS(中位總生存期):接受DCVAC/LuCa聯合化療治療的患者為15.5個月,僅接受化療的患者為11.8個月;

    mPFS(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接受DCVAC/LuCa聯合化療治療的患者為6.74個月,僅接受化療的患者為5.63個月。

    ORR(客觀緩解率):接受DCVAC/LuCa聯合化療治療的患者整體緩解率為45%,僅接受化療的患者為34%

    整體來說,DCVAC/LuCa將IV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足有46%!這一研究結果為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提供了證據。研究者認為,在一線標準化療方案的基礎上聯合DCVAC/LuCa治療,療效確切。

    乳腺癌

    1美國梅奧診所:HER2疫苗研發成功,進入初期臨床試驗

    梅奧診所研發成功了一種新的癌癥疫苗,第一例使用該疫苗的早期乳腺癌癌癥患者,腫瘤已經全部消失了。目前,該疫苗正在臨床試驗中。

    Lee Mercker是該臨床試驗的第一位參與者。今年3月份確診乳腺癌后她有三個選擇,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切除乳房或者參加一種為期12周的新型的HER2乳腺癌疫苗的臨床試驗,她最終選擇了臨床試驗。

    據梅奧診所報道,這種疫苗不僅可以阻止癌癥的復發,而且可以從一開始就阻止它們的發展。目前這款疫苗疫苗還處于初期研發階段,預計將在八年內上市。

    2杜克大學:VRP-HER2疫苗聯合PD-1二期研究啟動

    杜克大學的Lyerly及其同事構建了一種疫苗,使用中性的病毒載體攜帶針對HER2蛋白的基因信息。一旦進入人體,疫苗就會瞄準癌細胞中的HER2蛋白,從而激發免疫系統對癌癥發起攻擊。VRP-HER2疫苗可以增加HER2特異性記憶CD8 T細胞,并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具有抗腫瘤作用。

    目前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啟動二期臨床試驗(NCT03632941)將VRP-HER2與PD-1(派姆單抗)結合,在晚期HER2+中進行試驗。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新藥試驗招募信息,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400-666-7998)。

    3挑戰三陰!FDA授予NeuVax疫苗快速通道資格!

    NeuVax(nelipepimut-S,NPS,前稱E75)是(美國)研發的乳腺癌HER-2蛋白疫苗。這是一種基于肽的癌癥免疫療法,是來源于HER2蛋白的一種免疫原性肽。

    NeuVax已被用作一種疫苗,與免疫佐劑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聯合應用時,被證實能夠引起強大的抗HER2免疫應答。目前,NeuVax正被研究用于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標準治療后的輔助治療,預防復發。

    此前,FDA已授予NeuVax用于接受標準護理治療的HER2表達為低至中等水平(HER2 1+或2+)早期乳腺癌(包括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快速通道資格(FTD)。

    Ⅰ期臨床試驗研究顯示,接種NeuVax乳腺癌患者對NeuVaxTM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Ⅱ期臨床試驗研究表明,NeuVax可改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總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輕微,僅表現為注射部位紅斑、瘙癢以及輕度流感樣癥狀、乏力、骨痛。

    目前,NeuVax計劃開展III期研究,將是一項1:1隨機、雙盲研究,將評估NeuVax疫苗(NPS+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聯合曲妥珠單抗、GM-CSF單藥療法作為維持療法,用于TNBC患者在接受標準護理治療后進行輔助治療。

    FDA在其反饋中指出,有足夠的安全信息支持NeuVax與曲妥珠單抗聯合使用。值得一提的是,NeuVax是目前唯一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乳腺癌疫苗,想了解詳情的患者可以聯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結直腸癌

    1預防結直腸癌復發的專屬疫苗-Oncovax橫空出世

    Oncovax疫苗是采用患者自體大腸癌細胞開發的自體腫瘤細胞疫苗,用于在大腸癌切除后對患者進行輔助治療。

    該疫苗是一種由經照射后無增殖和無致瘤性但具有代謝活性的自體腫瘤細胞與活減毒分枝桿菌——TICE? BCG 結合而成的患者自體腫瘤細胞疫苗。

    通過從切除的大腸癌組織中提取、純化腫瘤細胞,再經放射處理,然后接種給患者,針對手術后可能仍存在于患者體內的殘留癌細胞產生有效和個性化的免疫應答。殺滅殘留癌細胞是預防腫瘤復發的關鍵。

    在隨機Ⅲ期臨床試驗中考察了OncoVAX? 對254 例Ⅱ、Ⅲ期結腸癌患者的效果,患者隨機分入手術組(對照組,126 例)和手術+ 疫苗組(治療組,128 例),中位隨訪期為5.3 年(8 ~ 107個月)。

    發現治療組的復發風險顯著降低。在患者分期分析中,OncoVAX? 對Ⅲ期結腸癌患者無顯著療效,但可明顯延長Ⅱ期結腸癌患者的無復發期,并且總復發風險率和死亡風險降低。

    在5.8年的中位隨訪期間,OncoVAX? 明顯延長了無復發間期,提高了5 年OS 和無復發生存率等,所有這些試驗目標都具有統計學意義。

    迄今,Vaccinogen 生物技術公司已完成了5 項有關OncoVAX? 對Ⅱ期結腸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試驗,包括一項最佳劑量和方案的Ⅲa 期臨床試驗;

    就OncoVAX? 與FDA 已達成特殊評估協議(SPA)并被FDA 授予快速通道資格。目前該公司用OncoVAX? 治療Ⅱ期結腸癌的關鍵Ⅲ b 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預計于2020 年7 月初步完成,于2022 年7 月全部完成,屆時將提交上市申請,我們期待這款疫苗早日上市。

    2驚艷ASCO!PolyPEPI1018疫苗安全有效

    PolyPEPI1018是一種現成的多肽疫苗,含有12種免疫原性表位,這些表位衍生自結直腸癌患者中經常表達的7種癌睪丸抗原(CTA)。

    2020年6月的ASCO會議中,報告了PolyPEPI1018疫苗作為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mCRC)維持治療的補充的I期研究的最終結果。結果顯示:入組的11名MSS(微衛星穩定)的患者對疫苗耐受性良好。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輕微的皮膚反應。其中三名患者出現了客觀的腫瘤反應:其中兩名患者均符合治愈性手術的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患者在手術后的原發腫瘤中發現已經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這說明,癌癥疫苗已經將腫瘤細胞全部殺滅。

    因此,PolyPEPI1018可有效恢復患者的免疫反應。用PolyPEPI1018疫苗進行的治療和維持治療是安全的,并初步證明了疫苗對MSS mCRC腫瘤具有早期臨床活性的證據。

    腦瘤

    1生存期翻倍!新型腦瘤疫苗SurvaxM橫空出世

    SurVaxM,也稱為SVN53-67 / M57-KLH肽疫苗,是一種免疫療法,已在I期研究中在惡性神經膠質瘤患者中證明了安全性和耐受性。

    一項正在進行的Ⅱ期臨床研究的最新結果表明,免疫療法SurVaxM疫苗即使在最難治療的患者亞組中也具有安全性,良好的耐受性,并且能夠延長生存期延長的生存期。

    接受SurVaxM的患者的中位總體生存時間為30.5個月,而接受標準護理的患者為14.8個月。翻了一倍多。

    這是一種合成疫苗,是由天然氨基酸制成的,并且在產生免疫反應時會分解,因此副作用很小。

    基于最初的I期和II期研究的積極結果,研究小組希望在中國和美國都可以進行大型的多中心隨機II期臨床試驗。受疫情影響,一旦這款疫苗開始招募,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信息。

    2新型樹突細胞疫苗AV-GBM-1曙光出現,15個月總生存期達76%!

    2020年4月8日,新型樹突細胞療法AV-GBM-1的II期臨床試驗數據公布,研究顯示此款新型疫苗對延長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中期總體生存期展現出極大的潛力。

    在接受AV-GBM-1治療的50例可評估患者的15個月的總生存率為76%,而對照組的287例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的12個月和15個月的總生存率分別為61%和48%。

    這表明,接受AV-GBM-1治療的患者15個月的總生存率提高了28%,療效格外顯著。

    AV-GBM-1是一種患者自體的特異性樹突狀細胞疫苗,旨在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尋找并消滅癌細胞這種樹突細胞疫苗能夠攜帶術后腫瘤組織中提取的特定抗原信息,注射后,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細胞,激發起殺瘤活性。

    針對患者的自體疫苗雖然在邏輯上很復雜,但是是一種可行的方法,能夠與替莫唑胺和放射治療同時進行;也可以從化療和放療中恢復后再注射AV-GBM-1疫苗。患者如果能夠成功進行單科白細胞收集,則年齡在70歲以下都有資格參加研究。

    這種療法理論上適用于所有的實體腫瘤,因此除膠質母細胞瘤外,Aivita Biomedical公司還正在進行其他2種AV-GBM-1在其他腫瘤類型中的臨床試驗。

    一項開放性單臂Ib期試驗正在評估AV-GBM-1聯合PD-1抑制劑在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試驗的征募工作尚未開始(NCT03743298)。

    另一項正在招募卵巢癌患者的試驗是一項雙盲II期研究,目標納入了99例患者(NCT02033616)。該試驗以2:1的比例將患者與AV-GBM-1或自體單核細胞作為對照。

    3新診斷膠質瘤–有望獲批上市的DCVax-L疫苗

    生物科技公司Northwest Biotherapeutics的DCVax?-L疫苗相信大多腦瘤患者都不陌生。

    此前公布的III期臨床研究的中期試驗數據。入組臨床超過三年的患者中,67例(30%)存活超過30個月,44例(24.2%)存活超過36個月。預計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46.5至88.2個月。在分析時,參加試驗的331名患者中有108名(32.6%)仍然保持存活。

    至今,DCVax-L的臨床試驗已經進行了長達12年,這是非同尋常的,第一名患者入組于12年前,最后一名患者入組于5年前。

    大家都在期待這款療法的最終數據,我們查到相關信息,預計3期最終的試驗結果應在6月下旬或7月初發布,詳細的數據會在近期相關的腫瘤學會議上公布,期待這款療法的積極數據,也期待其早日獲批成為腦瘤的首款免疫療法!

    4NeoVax

    NeoVax是一種個性化的實驗性新抗原疫苗,旨在識別癌癥特異性蛋白質,也稱為新抗原,是特異性存在于癌細胞中但不存在于正常細胞上的的蛋白質,you3Dana-Farber 醫學博士Catherine Wu首創的。

    目前正在腦瘤,腎癌,黑色素瘤中開展臨床試驗,在腦瘤的臨床數據顯示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16.8個月。

    腎癌

    1完全緩解率大幅提升!ilixadencel疫苗未來可期

    伊利沙定(Ilixadencel)是一種同種異體細胞治療產品,屬于預制的免疫觸發劑,來源為健康供應者的樹突狀細胞。

    這些細胞在體外被激活,能夠產生大量有針對性的免疫刺激因子,經注射入腫瘤部位后可以引起局部的免疫炎癥反應,進而破壞腫瘤細胞和腫瘤組織,同時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啟動患者自身對腫瘤的免疫過程。

    目前臨床上正在進行的關于ilixadencel的研發試驗共針對六種癌癥類型,包括腎癌、肝癌、胃腸道間質瘤、頭頸部腫瘤、非小細胞肺癌和胃癌,研究均有一定的進展。

    其中,關于腎癌患者的應用研究進展最快,已經開始進行Ⅱ期MERECA研究(n = 88),對比聯合應用ilixadencel與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索拉非尼的患者與單獨使用索拉非尼的患者的療效。該研究已經完成了Ⅱ期的招募工作,預計于Q319完成試驗并公開結果數據。

    Ⅰ/Ⅱ期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腎癌患者的總生存期是歷史對照組的3倍以上!

    2Rocapuldencel-T

    基于Arcelis平臺開發并進入III期臨床開發的一款個體化免疫療法,可誘導一種靶向患者特定腫瘤抗原的免疫反應。當rocapuldencel-T誘導新的T細胞(包括持久記憶細胞和殺傷細胞)激活和擴增,專門攻擊每個患者腫瘤的獨特抗原時,即實現了所謂的“新免疫(neo-immunity)”。

    Arcelis技術平臺是基于患者DC和腫瘤樣本創造出的一個完全個性化免疫療法的治療平臺,能捕捉到針對每個患者個體疾病的突變(neoantigen,新抗原)抗原譜和變異抗原譜。這種療法旨在通過特異性的靶向性持久記憶T細胞,克服免疫抑制。

    制備Arcelis的過程僅使用很少量的疾病樣本或活檢樣本作為抗原特異性抗原的來源,以及來自患者自身的DC(通過分離白細胞獲得)。

    專有的工藝程序包括利用從患者疾病樣本的RNA來編程DC細胞靶向疾病特異性抗原,這些活化的、加載了特定抗原的DC細胞與患者的血漿配制,通過皮內注射給藥,進行個體化的免疫治療。

    除了伊利沙丁和rocapuldencel-T,上面提到的NEO-PV-01,NeoVax也都在腎癌中初步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效果,在此不一一介紹了,想了解每款疫苗詳細信息的可以咨詢醫學部。

    黑色素瘤

    1mRNA-4157

    mRNA-4157使用一種新穎的基于基因的技術,其設計是通過將患者的正常細胞DNA序列與腫瘤的正常DNA序列進行比較,并確定腫瘤對DNA的特異性變化。

    通過與pembrolizumab(一種PD-1)結合使用,研究人員推測該疫苗可以引發免疫系統,使其對PD-1抑制劑的反應更加靈敏,并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

    在2019年ASCO年會上介紹了該聯合用藥的I期活性。在8個月的中位隨訪中,結果顯示,單藥治療組的11名患者保持無病。在聯合治療組中,20例患者中有6例對該組合有臨床反應;其中包括1次完全緩解和5例部分緩解。

    6名患者病情穩定,8名病情惡化。與mRNA-4157有關的所有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都是可逆的,并且是輕微的。沒有觀察到與治療有關的≥3級不良事件,證明了單獨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此外NeoVax和NEO-PV-01也在黑色素瘤中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效果。

    卵巢癌

    1兩年生存率100%!OCDC疫苗前景無限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艾布拉姆森癌癥中心的研究小組則嘗試采用氧化自體全腫瘤細胞裂解物(OCDC)形成的自體樹突狀細胞進行免疫治療。

    研究人員抽取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篩選出合適的免疫細胞后將其培養成大量的樹突狀細胞。(樹突狀細胞能攝取感染性病原體、腫瘤細胞或其他“異己”物質,并將其攝取的碎片重新提供給T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以引發特定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將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培育出的樹突狀細胞暴露在患者的腫瘤提取物中,并用干擾素γ激活細胞。最后將這些擁有腫瘤細胞“碎片”或標識的樹突狀細胞重新注射回患者體內,激活并增強患者體內的T細胞,引起對腫瘤細胞的免疫反應。

    在那些對其重輸回體內的樹突狀細胞有所應答的患者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2年總生存率達到了100%!

    2DCVAC/OvCa:顯著提高復發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

    DCVAC是一種基于樹突狀細胞制造的疫苗,由SOTIO研發,通過將樹突狀細胞與裂解死亡后的患者自體肺癌細胞所釋放的抗原物質融合,使樹突狀細胞獲得識別肺癌細胞的能力,并經過體外擴增后回輸入患者體內進行治療。

    近期,一款由SOTIO研發的、名為DCVAC/OvCa的樹突狀細胞疫苗在卵巢癌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DCVAC/OvCa二線治療卵巢癌死亡風險降低62%,總生存期顯著增加13.4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增加1.2個月!聯合樹突狀細胞疫苗治療的患者,總生存期延長超過一年、生存期接近僅接受化療患者的兩倍!DCVAC/OvCa治療的生存獲益是具有突破性的。

    胰腺癌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幾種旨在增強免疫系統對胰腺癌細胞反應的治療疫苗,研究的主要靶點為MUC1,CEA,MESO等,這些疫苗單獨或聯合免疫藥物進行使用。

    1GVAX

    目前在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正在進行一項聯合或部聯合PD-1阻斷抗體(Nivolumab)和CD137激動劑抗體(Urelumab)的GM-CSF分泌同種異體胰腺癌疫苗的隨機研究,用于新輔助和輔助治療可手術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

    腫瘤疫苗研發成功!癌癥不再可怕!

    現在的醫學雖然還無法治愈癌癥,但是已經有很多新的研究和治療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療,盡量延長生存期。癌細胞表面存在特殊的蛋白質,通過靶向這些蛋白質,免疫系統可以特異性地消除癌細胞,同時不傷害正常的細胞。

    上文中已的癌癥疫苗,大部分目前都處于早期的臨床試驗階段,想接受治療只有通過申請臨床試驗入組,像NeuVaxTM疫苗已經進入到三期臨床試驗,有望上市,我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的有效數據。

    目前古巴研發的幾款疫苗如Cimavax-EGF,Vaxira,Cimaher和Heberferon可以申請。

    此外,還有一些國家的樹突細胞疫苗已經正式進入臨床應用,一些早期腫瘤患者可以在手術后考慮使用疫苗聯合放化療輔助治療,起到殺傷殘余癌細胞,產生免疫記憶,預防癌癥復發和轉移。

    全球在研的抗癌疫苗臨床試驗有200多項,大家可以添加文末二維碼或致電,通過醫學部匹配適合自己的抗癌疫苗臨床試驗。”科學家們說。“如果成功,在隨后的試驗中,個體化疫苗將被用于各類癌癥,擁有足夠數量的新抗原接種疫苗具有巨大潛力。

    隨著這些新型抗癌藥物、疫苗和不斷開發中的單克隆抗體研究,將被稱為“絕癥”的晚期癌癥變為一種慢性疾病,從根本上改變對癌癥治療的觀念。我們期待,從現在起10年后,人類能夠接種疫苗來預防癌癥,戰勝癌癥,相信這一天離我們不遠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