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種預后較好的惡性腫瘤,尤其是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據資料顯示上海市近10多年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約92%左右,比歐美發達國家還要好,全國總體5年生存率也有70%多。
病人生存時間延長離不開規范、科學的治療,但是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我們也應該足夠重視,否則腫瘤控制得非常好,生命卻在并發癥的“坑”里翻車了!
內分泌治療是乳腺癌術后輔助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持續5年、甚至10年,雖然比較溫和,但也會引起眾多問題,比如血脂異常、骨代謝異常和精神焦慮與抑郁問題,看看血脂異常相關問題。
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歐美其它國家要早10年左右,45歲以上的病人約占70%,因此,許多病人在發病時處于絕經前期、或絕經期,體內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引起血脂明顯上升!
資料顯示,50歲以上女性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高于同齡的男性。
飲食不良、缺乏運動、吸煙、老齡及家族史不僅是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同時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脂異常導致血管像“粥”一樣硬化,引發高血壓,甚至腦血管意外!
雪上加霜!乳腺癌治療是要體內更低的雌激素水平,或使雌激素與腫瘤不能相遇。
絕經前經典的內分泌治療藥物,“他莫”類不影響雌激素水平,但若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劑、或聯合芳香化酶抑制劑就會使雌激素水平下降。絕經后乳腺癌內分泌經典治療藥物是芳香化酶抑制劑,影響雌激素水平。
內分泌治療若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就加重血脂異常,如何是好呢?
血脂檢查一般有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項目,其中LDL-C是我們要重點觀察的指標。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是控制的指標。
根據病人有沒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及年齡、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把血脂分為極高危、高危、中危、低中危,危險程度越高越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怎么降?
所有的病人都應該從生活方式去干預。戒煙、拒絕二手煙,攝入果蔬多一些,少吃或不吃高脂肪肉類食物,還有西式糕點中的奶油,運動鍛煉控制體重。降脂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乳腺癌復發的措施之一。
他汀類降脂藥物是最常用的,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聽從心血管醫生的意見。降脂藥物與內分泌藥物之間沒有作用,聯合使用不降低抗腫瘤作用。
要不要更換內分泌治療藥物呢?
對血脂影響很大的是芳香化酶抑制劑。分為非甾體類,如各種“曲唑”,還有甾體類,如“依西”。甾體類影響血脂較非甾體類小很多,若使用前血脂就異常考慮甾體類聯合他汀類降脂藥,或使用過程中甾體類替換非甾體類。
使用降脂藥物4—8周后復查,看看效果,還有降脂藥對肝腎功能的影響。
若血脂經過干預后仍為超高,考慮雌激素拮抗劑“他莫”替代芳香化酶抑制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