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它來臨前,就沒有半點“蛛絲馬跡”嗎?
據香港媒體報道,現年68歲的港星吳孟達于2月20日因重病入院,被安排在腫瘤科留醫。新聞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隔空”為達叔加油打氣,期待他能早日戰勝病魔。
圖源:東方日報
據知情人透漏,吳孟達在2020年年底發現自己患上了肝癌,且癌細胞已經開始擴散。近日已經完成了手術,進入化療階段,目前人很虛弱。
圖源:微博
出道40多年,吳孟達飾演過諸多令人難忘的角色,盡管配角居多,但他總能以他獨特的氣場和表演,將小角色演活。他和周星馳曾是黃金搭檔,為影迷們帶來了超多經典的作品,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今年2月3日,年僅43歲的知名音樂人、演員趙英俊,因肝癌病逝。大家熟悉的香港演員沈殿霞、內地演員傅彪、詩人汪國真,也被肝癌奪去了生命。一時之間“肝癌”成為了“熱點”話題。
走進肝癌大國:
每年35萬新發肝癌患者從何而來?
我國是肝癌大國,全球一半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在中國,我國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為35萬。然而,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1%,患者生存狀況亟待改善。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
為什么會得肝癌?肝癌的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其中我們熟知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以及黃曲霉素、飲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亞硝胺類物質、吸煙、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的發生息息相關。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中國肝癌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我國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所致者分別為77%和84%。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也由此而來。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也可以進一步預防由此導致的肝癌。
黃曲霉素接觸是我國肝癌發生的重要因素。早在1993年,黃曲霉素便被確認為Ⅰ類致癌物質,是最早確立的肝癌病因。建議日常生活中減少食物儲存時間,避免廚房竹木餐具的霉變,減少黃曲霉毒素的產生及接觸。
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但飲酒也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據了解,飲酒人群的肝癌發病風險與不飲酒者相比明顯增高,持續大量飲酒會增加罹患肝癌和其他癌癥的風險。
此外,接觸亞硝胺類物質、吸煙、飲用水污染、接觸其他致癌化學物質、生活環境中的部
分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都與肝癌的發生相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減少吸煙飲酒,維持健康體重等可以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
總的來說,預防和治療乙肝、丙肝感染是預防肝癌最重要的手段,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健康習慣,降低肝癌發生風險。
肝癌“來臨”的時候,有哪些征兆?
與其他國家(如歐美、日本)相比,中國肝癌患者確診時大部分都屬于晚期,肝癌直徑約在7cm,國外患者在發現時直徑約在2-3cm。晚期肝癌患者的腫瘤負荷大、全身狀態差,治療非常困難。難道我們不能在早期將肝癌扼殺嗎?
很遺憾,肝癌十分狡猾,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很難發現“蛛絲馬跡”。多數患者表現為上腹部隱痛、食欲不振,切忌當作胃炎自行服藥以免耽誤治療,建議到正規醫院行腹部B超和CT檢查以明確診斷。
當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時,預示著患者大概率已經進入中晚期。常見的癥狀包括:
-
肝區持續性或間斷性隱痛、鈍痛,可隨疾病進展而加重;
-
食欲減退、進行性消瘦,營養不良和惡病質狀態;
-
發熱,多為持續性低熱,無寒戰,且使用抗生素無效;
-
出血傾向及出血,如牙齦出血、皮膚瘀斑、上消化道出血,出現黑便、嘔血等情況。
如出現以上幾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此外,對于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患者,建議到正規醫院診治,必要時行抗病毒治療,并且至少每6個月檢查一次肝臟B超,同時進行血液甲胎蛋白(AFP)檢查。一旦出現上腹痛、體重下降等癥狀時應盡快去醫院就診,以免發展為肝癌。
“武器”更新,肝癌不再是“癌中之王”
隨著醫學的進步,當前,我國肝癌治療已經進入多種治療方法、多個學科參與的階段。而肝癌的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局部消融治療、肝動脈介入治療、放射治療、全身治療等多種手段。早期肝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部分患者可選擇肝移植或者局部治療;中期肝癌以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消融治療為主;晚期肝癌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靶向、化療和免疫藥物。
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在醫療領域中改善了既往患者就診困難的情況,很多肝癌治療藥物都已經納入醫保,比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價格下降幅度較大,越來越多的肝癌患者能夠用上好藥、新藥。
作為腫瘤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大多數腫瘤患者關注的治療方案,臨床中常用的肝癌一線治療靶向藥物包括索拉非尼和侖伐替尼。其中,侖伐替尼適用于部分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功能尚可的肝癌患者。
近兩年,肝癌免疫治療也逐漸嶄露頭角。在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治療中,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A方案)備受矚目,該方案在美國、日本、歐盟及中國相繼獲批,給肝癌患者帶來了更長的生存時間和更高的生存質量。隨著免疫治療的發展,我國在延長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肝癌“癌中之王”的帽子已經逐漸被胰腺癌取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20,6(2):55-85.
[2]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http://www.caca.org.cn/system/2021/02/08/030002021.shtml
往期精彩回顧
一個母親的去世引發的思考:醫者該怎樣面對死亡?!
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檢查一次!三位大咖為肝癌防治支招
肝功能正常,卻突然查出肝癌晚期!醫生說出真相
王魯教授:給肝癌手術病人的一封信 | 全國愛肝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