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先生的兒子趙方通過媒體發布消息,趙忠祥先生于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
趙忠祥可以說是一代人的記憶,他參與主持的春晚、香港回歸等大型慶典,記錄了很多精彩瞬間,他解說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陪伴無數人度過了美好時光,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但就是這樣一個電視界的傳奇人物,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據趙忠祥兒子發文透露,趙忠祥于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癥,且已經擴散。
發現早期癌癥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定期做防癌篩查。其實,很多癌癥早期沒有特異性癥狀,等到有癥狀出現,往往已經是中晚期,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
防癌第一要素: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要想有更長久的陪伴、更優秀的事業,首先要有個好身體。哪些檢查才能早起發現癌癥呢,這份篩查名單要保存好了。
01、肺癌
【致癌因素】吸煙、做飯油煙、肺癌家族史、接觸粉塵如石棉多的職業。
【篩查建議】建議行 LDCT篩查(即低劑量螺旋CT),同時戒煙戒酒、早開晚關油煙機。
02、大腸癌
【致癌因素】喜歡吃油炸食物和葷菜,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史、大腸癌家族史。
【臨床篩查要點】40歲以上有癥狀高危對象,經兩周對癥治療癥狀沒有緩解者,應及時做肛門直腸指檢、FOBT 檢查,若出現 FOBT 陽性可選擇進行腸鏡檢查以檢查病源。
03、乳腺癌
【致癌因素】乳腺癌家族史、人工流產史、放射線、未產未育。
【臨床篩查要點】20—40歲的女性每3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40歲以上及有家族史的女性需每年檢查一次。
04、宮頸癌
【致癌因素】HPV感染、不潔性生活、過早接觸。
【篩查建議】3年和5年的聯合檢測明顯優于單獨每3年進行一次的TCT檢測;21-29歲的女性,應每3年進行一次常規或液體巴氏試驗;30-65歲的女性,應每5年進行一次HPVDNA檢測和TCT檢測,或者每隔3年單獨做一次TCT檢測。
05、肝癌
【致癌因素】酒精,寄生蟲感染,肝炎,吃發霉的堅果、糧食作物。
【篩查建議】針對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檢查。
06、胃癌
【致癌因素】喜歡吃煎炸燒烤、腌制食物,暴飲暴食,有吃剩菜剩飯的習慣。
【篩查建議】年齡大于40歲有腹痛、腹脹等上腹部不適癥狀,并有慢性胃炎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
抗癌第一要素:中西醫結合治療
熒幕上的人尚且有這么多患癌,更不要說熒幕下的蕓蕓眾生,癌癥離我們并不遙遠。而談到癌癥的治療,臨床效果證實中西醫結合療效更好,中醫和西醫就像兩個拳頭,只有同時發力才能讓患者更受益。
一、中醫與手術結合,提高癌癥外科治療效果,減少手術并發癥
凡能手術切除的腫瘤均應手術切除治療,通過手術可極大限度地減少病體內的癌細胞數目。對于手術造成的損傷和破壞則可用中西醫治療使之恢復,許多外科專家對于手術期的中醫藥治療的作用充分肯定。
術后配合中醫藥治療,可促使術后脾胃功能的調整,氣血得以恢復,對術后康復,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療效,為進一步接受放、化療打下基礎。
二、中藥與放療結合,可以減少放療所致的毒副作用
中醫認為放射線是一個熱性物質,其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作為熱毒也會損傷人體氣陰。對于放療而致的皮膚及粘膜損傷,中藥外用亦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中藥與放療結合提高放療的臨床療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藥能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病變部位癌細胞的氧含量,使乏氧癌細胞對放射線敏感,從而增加放療效果。
三、中藥與化療結合,增強機體免疫力
中藥與化療結合一方面可以減少或減輕對諸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化療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增加臨床療效。
四、中西醫結合,預防腫瘤復發轉移,阻斷癌前病變
活血化瘀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降低和減少腫瘤的轉移和復發。采用清熱解毒,清除內熱,氣血流行通暢,恢復機體的機能平衡,增強抑制癌細胞繁殖的能力,使某部位的癌瘤得到控制或治愈。
癌癥這種疾病從來不會因為你是否是名人而善待任何人。但我們可以通過防癌篩查提早發現癌癥,經過系統而科學的治療后,很多人是能夠達到臨床治愈的。也相信在醫療技術發達的現在,針對癌癥的治療方法會越來越多,能夠為世間更多的癌癥患者解決痛苦,撫平傷痛。
癌癥意象療法幫助上萬人走向了癌癥康復,光是在荔枝微課就聚集了4000多人的加入。
如果你對癌癥康復和癌癥意象療法感興趣,不妨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拉你進群和硒教授以及眾多癌癥患者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