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因治療周期性長,治療費用高等多重壓力往往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或許也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這個過程的病友才能懂得幾分。
但世界上,并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大多患者或者出于“體貼”又亦或出于“愛”,在面對親人或是朋友面前,總是將自己對疾病的恐慌和擔心深埋在心底。
在人前表現出我很好,我可以,你放心;殊不知,這是在為自己重疾埋下另外一個禍根——癌癥相關性抑郁癥。
什么是癌癥相關性抑郁?
癌癥相關性抑郁(CRD)指的是因癌癥診斷、治療及合并癥等因素,導致患者失去個人精神常態的情緒病理反應。
其中,悲傷情緒是癌癥相關性抑郁的高危因素;另外,放化療后的毒副作用包括癌痛也是致使癌癥性抑郁的重要原因。[1]
就發生率有研究報告指出:臨床上癌癥相關性抑郁的發病率高達65%~78%。[2]其抑郁程度越嚴重,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活預后轉歸越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者發現 :精神狀況差對于死于癌癥的風險升高的不良效應堪比肥胖或吸煙。[3]
癌癥相關性抑郁的潛在表現
1. 沒理由的焦慮
說不出是什么事情是致使自己焦燥不安,平常生活中的一點小事都會引起患者情緒崩潰。
2. 莫名其妙的大哭
除開生理原因也并非心態不好,就是在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也能引起患者情緒陷入悲傷、自責、絕望等負性狀態。
3. 睡眠質量下降
除了精神心理上癥狀的異常,這類患者的睡眠問題也較為顯著,包括失眠,睡眠輕,早醒等。
其中,早醒是抑郁癥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現,相比于往常作息往往會早醒2~3個小時,且醒后不再會入睡。[4]
4. 反應遲鈍,興趣減退。
患有抑郁傾向的患者與往常相比,會出現經常性發呆,思考問題困難,有時候像時鐘定格,在他人眼中一般會被誤以為走神,分心而被忽略。
在興趣愛好方面,該類患者會出現明顯興趣下降,甚至是以前十分喜歡的活動或事情,對于患者而言,即使一件小事都似乎是一種負擔。
5. 身心俱疲
這類患者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這種情況并非是年齡帶來的,而是情緒帶來的,患者在不經意間就會覺得疲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就連最基本的飲食、個人生理問題都不想解決。
6. 自殺傾向
自殺是抑郁癥中最危險的癥狀。到了這步,患者的情緒像是一根繃緊的弦,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緩解內心的抑郁,甚至對自己失望透頂,認為自己沒有存在的意義,常常想用死亡來結束這一切,且這個念頭在腦海里不止一次的出現。
注意:覓友們可以根據上述表現自我排查,如果中了兩條以上,互助君建議您及時跟心理醫生取得聯系,以盡早獲得專業指導。
常見的緩解癌癥相關性抑郁的方法
目前臨床上治療抑郁癥以藥物治為主,必要時可配合心理干預進行。
1. 藥物治療
國外一項Meta分析表明,癌癥患者中抗抑郁藥物的使用率為18.3%,而在非癌癥人群中使用率約為12.3%,且過去十年內癌癥患者中其使用率較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西醫中對癌癥相關性抑郁的治療常用的治療藥物有2類,分別是三環/四環類抗抑郁藥和新型抗抑郁物。
①三環或四環類抗抑郁藥物療效確切,但抗膽堿能等副作用較多。
臨床常見的有:丙米嗪、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
②新型抗抑郁物,對5-HT的再攝取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能夠選擇性的抑制突觸前膜對5-HT的再攝取,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目前其已成為改善各種抑郁癥狀的首選藥物。
臨床常見的有:西酞普蘭、鹽酸氟西汀與帕羅西汀等[1]
2. 心理干預
目前常用于癌癥相關性抑郁的心理干預技術有集體心理治療、閱讀療法、認知行為治療、音樂療法等。
(1)集體心理治療
研究證明,集體心理治療對于癌癥抑郁患者個體治療的進程也有著豐富和推動的作用。集體心理治療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社會群體,在這個特殊的群體里,一群面臨相似問題的患者可以相互支持、相互接受、相互交流和學習,從而為彼此提供治療的動力。給癌癥抑郁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式。
(2)閱讀療法
即利用閱讀圖書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有眾多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療法對抑郁治療效果顯著,且效果持續時間較長。
(3)認知行為治療
即通過分析病人錯誤的思維活動及應付現實的行為加以改正。即幫助患者重建認知結構,重建信心。
(4)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是一種無創的易于接受的治療方法,可分為主動音樂療法和被動療法。
顧名思義,基于心理治療的理論方法上,在專業的音樂治療師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歷音樂體驗,進而達到消除心理障礙。
有研究表明,輕松歡快的音樂可刺激人體大腦皮質,促使人體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神經遞質等活性物質,保持心理平衡。[5]
此外,在這邊互助君需要提醒覓友很重要的一點是,上述互助君提及的緩解方法及網上搜的方法介紹都不及實際心理醫生的專業指導和全面,建議覓友們一定要在專業的心理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千萬不要盲目服藥嘗試,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編后語
在重疾面前,沒有人會教導我們該怎么坦然面對,怎么克服內心的恐懼,最終又該怎樣和摯愛的人好好說再見。
能做的,可以做的,便是要學會活在當下;活出自我,不要因為疾病遮蔽住眼前,也不要因為疾病把自己內心封閉住,將遺憾留給那些愛你的人。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