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士三次得癌,如今93歲健康長壽!
王春生老人今年93歲,他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出生入死的考驗,是創立新中國的老戰士、老黨員。沒有想到的是,解放后還經歷了三次癌癥的折磨與考驗。
1998年2月,71歲高齡的王春生出現便血,開始以為是痔瘡,后查出是直腸癌中晚期。
但王春生老人沒有害怕,他說“槍林彈雨都過來了,還怕手術嗎?”
他讓醫院給他進行最徹底的治療,先后承受了放療(5次)、手術、化療(6個療程)、再放療(30次)的全過程治療。
出院后還堅持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治療,每天鍛煉,恢復得不錯。
沒想到12年后,在他83歲時,左耳后發現了一個小豆似的鼓包,逐漸長大,多家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腮腺癌。
因為在頭面部,神經過多,醫生最初不同意手術,告知術后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面癱,眼睛閉不上,而且會口水常流,影響今后的生活質量。
王春生的家人與他再三商議,他說“面癱不就是難看點嗎?但是生命更重要,我還有許多事沒做完呢!”
他堅持手術,手術做得十分成功,避免了切斷神經。但因神經受損傷,術后初期半邊面癱,他總是流口水,睡覺閉不上眼睛。
又做了30次放療,面側部皮膚都烤黑了,滿嘴的口瘡,無法進食。
他不怕難看,不怕疼,一直配合治療。半年后,面癱神奇的康復了,與正常人一樣了。
然而,時隔五年,癌癥第三次降臨到王春生頭上。在他鼻梁左側發現一個表皮小破口,總出血,結痂后仍不愈合,還不斷的擴大。經醫院檢查,確診為皮膚基底細胞癌,
當時他已近90歲高齡。醫生告知在鼻子上動手術,切除面積大了,要從大腿內側取皮去補。兩處手術,九旬老人能否承受?
大夫還在猶豫,他卻說“不就是取點皮的事嗎?沒問題!”
第三次癌癥手術也成功了,而且未補皮。經過半年的療養與鍛煉,健康又恢復了,王春生面部已看不出大的手術痕跡。
現在他已是93歲高齡,共經歷了三次癌癥的考驗。別人害怕的“絕癥”,在他這里,仿佛是關關可過。
有人問他,三次患癌癥仍能健康地生活和工作,有什么秘訣?他說:“沒什么秘訣,無外乎心態、治療、飲食、運動四個方面而已,其實大家都能做到。”
抗癌法寶一:堅強的信心——不怕癌癥
縱觀王春生三次戰勝癌癥的經歷可以發現,無論是哪次患癌,他都沒有消極對待,而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地配合治療。
堅強的信心,對于癌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倫敦的金格斯大學研究人員曾經對乳癌患者做過調查,發現斗志力強的人,活過10年的患者高達80%,而自始至終都抱著絕望態度的患者,只有20%能活過10年。
要想戰勝癌癥,首先得不怕癌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教授袁鳳蘭認為,恐懼癌癥的思維往往比癌癥本身更可怕。
很多患者認為一旦患上癌癥,就等于領取了死亡通知書,沒有多少日子了,于是一蹶不振或病急亂投醫,破壞了自身的免疫功能,最終提前了死亡日期。
其實,與末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相比,絕大多數癌癥的生存率要高得多。
國內腫瘤內科權威孫燕院士也指出:“對于普通人而言,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癌癥也許像糖尿病一樣,僅僅是一類再普通不過的慢性病而已。
只要加強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再加上越瞄越準的新藥,癌癥并沒有那么可怕。”
抗癌法寶二:科學的診治——中西醫結合
在抗癌路上,王春生如同眾多癌友一樣,也遇到了癌痛。癌痛,是不少人抗癌失敗的難點,如何熬過這一關,方法很重要,患者需要做到“兼聽則明”。
除了手術和化療之外,王春生還會通過中藥緩解癌癥帶來的疼痛。
他不是“非黑即白”那一類的人,他認為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只要辨治,就能發揮積極作用。
當然,在選擇治療方式上,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能輕信一些所謂的“神方”、“秘方”治療癌癥,更不能認為現代醫學就是騙錢的。
在治療癌癥上,中西醫并不矛盾,在以醫學手術和化療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同時,還可以選用中藥進行緩解癌痛。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林麗珠教授指出,中藥治療需要盡早介入,不應等到晚期多臟器衰竭的時候再尋求中醫治療,如果能在手術后以中醫藥扶正培本,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有利于患者身體盡快康復。
她強調,中醫治療癌癥的優勢需全程參與癌癥各個階段才能有所體現。
抗癌法寶三:積極的康復——飲食+鍛煉
王春生沒有因為患癌而放棄生活,而是調整生活習慣,更加積極地培養興趣愛好,他會工作,也注重休息;會練書法、寫文章,還常做家務,不拘小事,對人對事都很大度。
王春生自身的免疫力的恢復,與他的生活習慣有很大聯系,抗癌路上的關鍵點。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的防御能力,才能有足夠好的身體素質在長期的治療中走下去,才能有效抗擊癌細胞,使生存期得到延長。
增強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做好飲食和運動兩方面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防癌抗癌協會認為,癌癥患者在飲食上需要做好這三點:多吃植物類食物;每天吃的蔬菜水果不少于5種;不偏食,均衡飲食。
而鍛煉對于癌癥患者康復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只要不損傷身體的運動項目,都有利于癌癥患者的身體康復,比如廣場舞、太極拳、瑜伽等,每天堅持半小時左右的運動,有利于恢復健康。
抗癌法寶四:家庭的支持——后勤保證
家人的“后勤支持”也很關鍵。
王老每一次患癌,作為家人,心里肯定很焦慮,也很擔心,畢竟老人家歲數大,能否扛住手術和化療帶來的壓力,一切都是未知數。
然而,既然王老自己提出手術,作為家人,哪怕很擔心,也要尊重他的意愿。
家人的支持,對于患者來說,能夠使其戰勝癌癥的信心得到增強。患者更希望得到的正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勵,語言上,可以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支持、被關心;肢體上,一個擁抱、一次陪伴都是莫大的鼓勵。
王春生三次得癌,三次都能抗癌成功,這是奇跡。很多人都驚嘆于高齡的王老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戰勝癌癥,而癌癥患者則從王老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老人家都能戰勝癌癥,為什么自己不行?
從王老抗癌成功的經驗上,可以看出,戰勝癌癥,不僅需要患者堅強、醫生努力,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也很重要,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癌癥!
參考資料:
1.十大抗癌法寶[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版),2010(8):57.
2.楊峰.抗擊癌魔的法寶在你手中[J].抗癌之窗,2012(9):34-35.
3.汪波.心理治療對癌癥康復很重要[J].養生保健指南,2016:6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