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如果已經太遲,就讓他們活得更舒適一些”

    有數據顯示,近8成晚期腫瘤患者受癌痛折磨,其中1/3更為重度疼痛。腫瘤患者治療周期長,抗癌治療和急癥搶救是關鍵,但不是終點。

    “生命的整個過程,醫學手段都不該缺位。”廣州市醫師協會老年病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吳小蘭主任表示,疼痛控制等有效的腫瘤舒緩治療,不僅讓患者活得更舒適,同時還明顯延長生存時間。

    “如果已經太遲,就讓他們活得更舒適一些”

    54歲的林叔是一名胸腺癌晚期患者,“來到我們這兒時已經有點遲了,”腫瘤中心頤養病區吳小蘭主任遺憾地說,“很多病人都是這種情況,如果能再早一點接受姑息治療,效果會更好。”

    2019年11月到今年春節為止,林叔三次在鬼門關前被搶救回來。春節前來到頤養病區時,臥床不起的他對吳小蘭說:不求什么了,只希望身心寧靜一點。”

    “如果已經太遲,我們還可以讓他們活得更舒適一些。”頤養病區李景秋護長說道。

    胸腺腫瘤的并發癥使得林叔無法順暢呼吸,入院前的3次搶救正是由此引起,吳小蘭根據林叔的動態變化,靈活調整了3次用藥方案,同時醫護每天幫助他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林叔一天天好轉,從臥床不起恢復到能夠下地活動。

    吳小蘭還安排接受過專業心理學訓練的護士每天陪他談天說地,用笑容感染他,也用專業心理治療疏導他。慢慢地,胸腺腫瘤這塊心上的“大石頭”稍稍“放下”了,林叔舒坦地說:“感覺真好。”

    林叔安詳離開后,家屬對頤養病區醫護團隊說:“他走得不痛苦,失去他的我們也就沒那么痛苦。”

    針對腫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的舒緩治療,并非放棄、并非不治療。

    吳小蘭解釋,而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疼痛舒緩、心理疏導、康復訓練等全面的綜合性支持,改善生活質量,盡最大可能減少患者痛苦,這同時還能幫助家屬在親人離去后快速走出悲傷陰霾,“好受一點。”

    疼痛控制等舒緩治療能夠明顯延長患者生命”

    78歲肺癌患者羅伯伯的“彩虹屁”比追“愛豆”的粉絲們還厲害!三天兩頭就在醫院公眾號后臺夸夸頤養病區醫護團隊。

    去年11月手術切除腫瘤后,羅伯伯后背的手術傷口一直無法愈合,留下了足足6cm深的“窟窿”,幾乎整根棉簽都能伸進去。

    因為癌癥,他沒少受折磨,加上這個“窟窿”不斷滲液,每天至少浸濕3張A4紙那么大的護理墊,疼痛不足以用言語描述,天天只能躺著,羅伯伯和家屬差點就放棄了,更別說抗癌治療。

    來到頤養病區后,吳小蘭設計的用藥方案效果明顯,“窟窿”終于長起來了!少了一個疼痛來源,加之癌痛的良好控制,羅伯伯不僅身心得到舒緩,身體素質也慢慢提高,病情“逆向”發展,能夠承受抗腫瘤治療了!

    女兒激動地給科室送來表演錦旗:“醫護都很有耐心,甚至做得比我們還盡心。”成功“充值”正能量,羅伯伯不僅每天樂呵呵面對病情,還閑著沒事就上網夸醫生、夸護士,分享他的“奇跡”和喜悅。

    去年10月,16歲的小斌在外院確診為腫瘤晚期,醫生告知家屬:只剩下不到3個月生存時間。

    晚期腫瘤發生轉移累及身體各個器官后,病人往往需要承受全身性的劇烈疼痛,小斌每次疼得滿臉通紅,眼淚直掉,父母為此把小斌送來頤養病區。

    口服止痛藥已經不足以對付頑固性癌痛,吳小蘭應用鎮痛泵和心理疏導等多管齊下,有效緩解了小斌的疼痛,小斌開始有余力參加病區聚會和戶外活動,生活的色彩又變得豐富起來。

    “病區越來越多例子證明,疼痛控制和心理舒緩等安寧療護措施,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還可以明顯延長患者生命。”吳小蘭主任欣慰地說道。

    今年跨年時,腫瘤中心舉辦了一場元旦晚會,抗癌戰友們攜手K歌迎接2020新年的到來,小斌也一起切蛋糕了,“只剩不到3個月”的“魔咒”被打破,這已經是小斌在頤養病區的第7個月了。

    “生命的整個過程,醫學手段都不應該缺位”

    吳小蘭主任表示,腫瘤病人的治療周期較長,抗癌治療和急癥搶救是關鍵,但不是終點。“緩解疼痛、化解恐懼,病人的生活質量不能被忽略。”

    “生命的整個過程,醫學手段都不應該缺位。”吳小蘭解釋道,很多癥狀都可以通過醫療手段來緩解,例如通過疼痛控制減少病痛折磨,通過心理輔導化解恐懼,利用康復訓練和營養支持幫助身體功能恢復等,

    越來越多案例證明,經過有效的腫瘤舒緩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腫瘤舒緩治療包括早期干預、康復服務及營養支持治療,可為患者提供軀體、心理、精神的全科照顧療護,對家屬進行全方位的心理照顧和護理幫助。

    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蔡綺純博士總結道:“緩和醫療充分體現醫學人文關懷中‘患者至上,有溫度醫療’的宗旨。”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到來,以及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發病率的逐年遞增,緩和醫療的發展顯得更為迫切,

    吳小蘭相信,推行標準化、正規化的服務,助力患者更舒適地抗擊腫瘤,或幫助臨終病人安寧地走完最后旅程,不僅是社會需求和未來趨勢,更是醫者仁心的責任所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