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朋友來信問:“我婆婆以前就患有支氣管炎,最近我們看她咳得很厲害,有的時候痰中還有血絲,而且舌苔發白嚴重,我看中醫解說,癌癥的一些征兆可以從舌象看出,我擔心婆婆是得了肺癌,想給她對照一下舌象,請問癌癥的早期舌象是什么樣的?”
古人云“舌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氣之熏蒸”,舌通過經絡氣血與臟腑緊密聯系在一起,而舌象的變化也直接反應了病位的深淺、病邪的性質、邪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對于腫瘤臨床治療具有特殊的指導意義。
癌癥前兆可以從舌象看出嗎?
《臨證驗舌法》中寫到:“舌者心之苗也,五臟六腑之大主,其氣通于此,其竅開于此者也。查諸臟腑圖,肺、脾、肝、腎無不系根于心,核諸經絡,考手足陰陽,無脈不通于舌。”
這就說明患者病情的進與退、氣血的盛與虧、正邪的消與長等現狀,均能從患者舌象的變化中表現出來。
癌癥是現代疾病譜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因為癌癥的病程較長,虛實夾雜,病機復雜,所以癌癥的中醫診斷以病證結合為主,其中舌象不僅是臨床辨證的依據,也是對病程、病勢以及療效和預后判斷的重要依據。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提示腫瘤患者的舌象變化存在一定的規律,這為中醫舌診對腫瘤的診斷和預測奠定了基礎。
要特別說明的是,舌象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這只是癌癥診斷的參考依據之一,并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患者在發現身體異常時的第一選擇都是及時去醫院就診,莫要自行醫治。
正常舌象,“淡紅舌、薄白苔”
觀舌,主要是觀察舌質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
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生。所謂“胃中生氣”是指脾健運化,胃主受納,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則舌上可現一層薄潤的舌苔。
《舌胎統志》提到健康狀態下舌象當為:“舌為心之苗,其色當紅,紅不嬌艷,其質當澤,澤非光滑,其象當毛,毛無芒刺,必得淡紅上有薄白之胎氣,方是無邪之舌。”
可見,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鋪有薄薄的、顆粒均勻、干濕適中的白苔,這是健康人的舌象特征,常描寫為“淡紅舌、薄白苔”。
以下異常舌象要警惕
舌,是人體健康的“顯示器”,觀察舌象形質變化,可測知正氣盛衰和病邪性質,判斷臟腑虛實。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主任賈立群曾在電視節目中分享:腫瘤高發區的上萬例數據研究發現,舌頭的某些特征與上消化道腫瘤,包括癌前疾病密切相關。
1.裂紋舌
裂紋舌是發生在舌背粘膜的一種疾病, 其主要臨床特點是舌背表面有深淺不一、長短不等、規則或不規則的裂溝。
裂紋舌又稱為溝紋舌、皺襞舌、陰囊舌, 中醫除稱之為“裂紋舌”外, 也俗稱“龜裂狀舌面”。
在中醫學傳統觀點中,裂紋舌病位多為脾、胃、心、腎、大腸。現代研究發現,裂紋舌多見于慢性病,病程較長,病勢纏綿。
隨著年齡的增長,裂紋舌出現的概率增高,可能與老年人脾胃失健、陰液虧虛有關。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裂紋舌,需要高度重視,很有可能是食管、胃部等消化系統存在某些疾病,或是癌前疾病,或是已經癌變。
2.青紫舌
在中醫理論中青紫舌是作為血瘀證的主要體征之一,青紫舌的輕重反映了氣滯血瘀和體內邪毒蘊積的程度;
另外舌苔厚膩及舌下絡脈的異常也是腫瘤舌象的常見表現,故舌象對腫瘤有一定的診斷作用,在中醫理論中,青紫舌作為血瘀證的主要體征,反映了患者氣滯血瘀、邪毒蘊積的程度,對腫瘤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范德倫等人認為,40歲以上有消化道癥狀或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如果出現紫舌、剝苔以及舌邊或舌下有瘀斑或瘀點等,在排除其他疾患后,可以高度懷疑是胃癌的可能性。
舌是消化道、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舌體神經血管分布極為豐富, 舌粘膜上皮薄而透明, 其血液供應十分充足, 舌乳頭變化極其靈敏, 所以舌象是反映體內機能變化的靈敏標尺。
根據舌象辨證論治腫瘤雖有一定意義,但也要注重四診合參、全面分析,為疾病提供更為可靠的診斷依據。
參考資料:
[1]曾令旨,許家佗. 腫瘤舌象的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18(05).
[2]楊燕平,瞿岳云. 裂紋舌的研究概況[J].湖南中醫雜志,2008(06).
[3]陳群,楊愛萍. 瘀血舌象的現代研究進展[J].甘肅中醫,2003,16(06):46.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