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息肉,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身體里面多出的一塊“肉疙瘩”,不痛不癢沒什么關系。但有些息肉如果不治療,癌變的幾率還是很值得關注的。那么,如果治療,是切除好還是不切除好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固定的,還是要看具體情況!如果病理檢查提示是腺瘤性息肉,那么無論大小,都要及時的切除,因為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的息肉。再有就是位置特殊的息肉,像鼻息肉,即便很小,哪怕是良性的,可能也會堵塞鼻腔,引起鼻竇炎,呼吸困難,碰到這樣的息肉,也是要及時的切除。
手術切除的是息肉實體,為什么長息肉的原因還沒有解決,所以即便是手術切除的很成功,息肉依舊有可能長回來。在中醫看來,息肉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有深層次的臟腑問題在作怪,只有把病根除掉,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息肉問題。
有一位多發腸息肉的患者,西醫給的建議是手術切除。因為在他的多發腸息肉中,有早期癌癥的嫌疑,當然可以做活檢確定良惡性質,但是家屬考慮到患者年紀大,沒同意手術切除,也沒同意取病理活檢。于是就找到了我,看看能不能通過中醫解決問題。
腸道的病變在中醫都應當歸到脾胃范疇。脾統帥胃腸,脾一旦虧虛,胃腸攝入的水分就不能正常運化,水濕排不出去,就會聚而生痰。這種在臟腑之中的“無形之痰”,會聚結在腸黏膜等各種組織上,積累多了就會形成結節、息肉。腸息肉就是這樣凝結而成的。
所以治療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溫養脾胃,讓虧虛的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另一方面則化痰散結,將已經形成的息肉逐漸化解掉。治療四個多月后,患者再去做腸鏡檢查,發現息肉縮小了很多,有一些還消失了,至今也未發現癌變的跡象。
中醫藥在調整臟腑、健脾祛濕、化痰散節,預防和治療息肉、結節等病變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