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病例分析:
前言:查出肺結節,非常普遍的兩種心態,一是找最著名的專家看下;二是試試中藥治療。今天分享的這位結友,2019年就查出肺結節,也找某省級最有名醫院的胸外科主任看過,告訴他是炎性的;后再吃中藥,復查曾一度說有縮小了,甚至有次說不見了,結果再復查時又說還在,還增大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會可大可小的變嗎?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性, 55歲。
疾病描述:
葉主任您好, 我是患者的妹妹,一直關注您的公眾號,感謝您一直為我們老百姓科普知識! 我姐姐2019年查出有1.6CM的磨玻璃,本來當時要做手術的,醫生建議先吃點中藥,后來吃了中藥調理,再檢查說小了一點,后來醫生又說沒了,所以一直以為是炎癥。但斷斷續續一直有點咳嗽,因為一直有疫情所以一直斷斷續續的吃著中藥。 但是前天又去復查,說長大了,感覺情況不對,所以很不放心。
希望獲得的幫助:
1.不同時間磨玻璃結節有變化嗎? 2.是炎癥還是不好的東西呢? 3.如果不好,要立馬手術嗎?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結友提供的2021年7月時的影像:
左上葉磨玻璃病灶,表面不平有分葉,局部邊緣有毛刺、灶內有擴張的細支氣管,且顯得僵硬,也有血管穿行,整體輪廓較清。這個病灶如果首次發現,可以抗炎治療并間隔3-4個月復查對比看有無吸收好轉。若是無改善或已經隨訪過持續存在,則大概率要考慮是肺癌的。由于其2019年就發現 了,所以基本上就該考慮肺癌。
2023年6月影像:
病灶與2021年比說不上顯著進展,但一是肯定沒有好轉;二是灶內實性成分是略有增大的,感覺部分區域毛刺也較前明顯。
合并存在囊腫:
上圖中的囊腫邊緣非常光滑,位于心膈角外,考慮心包囊腫可能性大,良性的,若肺部病灶要手術,此病灶可順便切除。
我的回復:
左上這個磨玻璃病灶持續存在、有分葉、有收縮力,輪廓與邊界清,基本上肯定是早期肺癌,可以考慮開刀了的。藍色圈起來的是心包囊腫考慮,可以同期手術解決。意見供參考!
后續交流:
其實病灶相對2021年已經有所變化,只是變化甚微,定要再觀察也不至于說肯定預后就不一樣,但這種病灶再等沒有價值,只有風險。
結友說問過某省級最著名的胸外科主任,說是炎癥。
我堅定認為是肺癌,該手術了。
反饋信息:
結友聽從我的建議,及時在當地某醫院進行了手術,證實確實是肺癌。
浸潤性腺癌,腺泡狀80%,貼壁型20%,腫瘤最大徑2.9厘米。無高危亞型或高危因素,淋巴結采樣均陰性。
感悟:
這個病例其實從影像上判斷并不是很難,大家只要揪住一點:持續存在的磨玻璃病灶、整體輪廓較清楚的一定要警惕!何況此灶有血管穿行、毛刺、灶內支氣管擴張以及隨訪實性成分增加等都是讓人不放心的。需要我們從此例吸取的教訓與反思是:1、大教授為何考慮是炎性?這我其實是有點想不通的,大概是病灶顯得總體上比較模糊,瘤肺邊界不是太清楚的關系。但長達4年都不吸收的,范疇也有所擴大的,真不能掉以輕心;2、肺癌抗體或腫瘤篩查指標在磨玻璃肺癌中有用嗎?我認為大概率是并不能以此些化驗結果陰性來除外肺癌,就如PET與增強CT對磨玻璃肺癌并不敏感一樣。影像特征以及隨訪變化情況才是更重要的判斷與辨別依據;3、中藥對肺癌有用嗎?如果確實是肺癌,不說必沒有用,但想通過中藥口服達到肺癌消失,99.9%的概率是做不到的。但個例誰也無法否定是可能的,但中醫的短處就是無法復制個例的成功,西醫開刀開了1個,接下去的解剖也也就都差不多,有30-50個開下來,之后就比較熟悉了;4、檢查為什么會一度會有縮小,甚至消失?我想不外兩個可能:一是當時合并周圍少許炎性;二是層厚或分辨率不同。當然也不能除外醫生閱片不夠仔細,但總感覺這種可能性不該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