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療的劑量,不該考慮能多高,而是能多低
中山大學原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曾益新院士,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曾在國際上提出腫瘤干細胞新的“起源”說,他們認為化療后,普通癌細胞演變成腫瘤干細胞是癌癥難治的根源。
中山大學原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曾益新院士,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曾在國際上提出腫瘤干細胞新的“起源”說,他們認為化療后,普通癌細胞演變成腫瘤干細胞是癌癥難治的根源。
17年前,晚期結直腸癌可用的藥物數量非常有限,只有幾種化療藥,幾乎沒有任何靶向藥物。2017版的結直腸癌治療指南中,關于基因檢測的推薦只涉及到KRAS,NRAS,dMMR和MSI-H,而在2020年最新的治療指南中,新納入了BRAF,HER2,NTRK等新的靶點,通過基因檢測,了解結直腸癌的更多分子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用藥方案。
免疫療法是攻克癌癥的希望,通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癥的方式已被證實可以用于所有的實體腫瘤,其中,PD-1\u002FPD-L1免疫療法無疑是最大贏家。
很多專家首推的就是慢跑和走路,然而,BBC最近一部紀錄片《鍛煉的真相》,顛覆了人們對運動的認識。視頻里有兩個讓人驚愕的結論:第一,慢跑、快走等運動雖然適用性強,但熱量消耗極低,對減肥基本無幫助。
提起近兩年聲名大噪的的免疫療法,很多人可能都已經知道PD-1和CAR-T,但這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