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困擾拜登的腦膠質瘤,如何“左右”了美國總統大選?

    他是喬·拜登,是美國史上最年長的總統;

    他曾因愛兒罹患膠質母細胞瘤離世而放棄“總統大選”;而這個可怕的疾病也曾奪走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胞弟,參議員肯尼迪以及亞利桑那參議員麥凱恩的生命;

    他是“抗癌登月計劃”的發表者,曾在2016世界腫瘤頂級學術會議ASCO大會現場發表演講。

    熱熱鬧鬧持續了近三個月的美國大選終于要落下帷幕了。拜登勝選后,這位候任總統的傳記在我們的社交網絡中刷屏了,無論政治立場如何,種種坎坷經歷確實值得讓我們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

    ?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位候選總統的坎坷經歷和他另一重身份:癌癥家屬。

    事實上,在拜登參選美國總統前,他便已經是抗癌領域里最著名的一位“意見領袖”了。這位老人終其一生,都在盡全力高舉手中武器,奮力向病魔癌癥發起沖鋒。

    可能只有了解他和癌癥的“恩怨情仇”,才能真正感受到這位候選總統心里的那股執著。

    1

    平凡的“癌癥家屬”

    不平凡的美國總統

    美國當地時間8日上午,也就是美國媒體宣布拜登勝選的第二天,這位美國候任總統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特拉華州的家族墓地,給因癌癥逝世的大兒子博·拜登掃墓。

    媒體拍下了他滿頭白發,緊緊擁抱長孫的背影,讓人甚是唏噓。作為一位普通的癌癥家屬,拜登經歷了兒子癌癥治療的全部過程,盡管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最終沒能挽回兒子的生命;而作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始終沒忘記抗癌的使命,召集世界專家向癌癥發起挑戰,要實現癌癥的攻克與治愈。

    這是拜登的平凡與偉大。時間回撥到20年前,正是意氣風發的拜登當選了美國最年輕的聯邦參議員。

    這個時候的他,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將與癌癥糾纏。自己受到腦動脈瘤困擾不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全部死于膠質母細胞瘤:他的“人生導師兼兄弟”泰德? 肯尼迪,亦敵亦友的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 ? 麥凱恩,還有自己最愛的長子博 ? 拜登。以及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胞弟“最偉大”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也因此疾病離世。

    2013年,博·拜登,他最親愛的兒子,在全美排名頂尖的安德森癌癥中心被確診為膠質母細胞瘤,經歷了一系列的手術、放療與化療。

    然而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兩年后,2015年5月30日,博最終膠質母細胞瘤復發而離世。兒子的離世讓拜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盡管博逝世前的愿望是希望父親繼續參加總統競選,但拜登仍舊放棄了2016年的總統大選。

    2015年6月,在大兒子博的葬禮上,拜登決定不參與當年的總統競選

    正是有了這段與癌癥抗爭的經歷,才有了拜登在擔任美國副總統后,作為抗癌領域中最著名的一位“意見領袖”領導了美國的“癌癥登月計劃”落地執行。

    2

    影響美國政壇的腦膠質瘤

    真的無法醫治了嗎?

    惡性腦瘤的患者中,近一半患者都屬于膠質母細胞瘤(GBM)。一種惡性程度高過“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癌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8%,而膠質母細胞瘤5年生存率僅有5.6%,位列所有惡性腫瘤中排名墊底。患者確診膠質母細胞瘤之后的生存期一般只有13-15個月。

    治療手段匱乏是膠質母細胞瘤難治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多年來,我對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案一直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療和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不僅治療方式十分有限,它們的有效率也并不高。

    拜登的兒子博就死于腦膠質瘤的復發。化療藥物面對血腦屏障和致密的細胞外基質很難起效,目前就只有替莫唑胺、洛莫司汀等寥寥幾種化療藥物有確切的效果,就連近期大紅大紫的免疫治療,在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上也因血腦屏障等特殊機制而折戟沉沙,療效欠佳。

    當然,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并非毫無進展。

    最近,就有一項名為腫瘤電場治療的“抗癌黑科技”在中國大陸地區上市,是15年來首個在大陸獲批用于膠質母細胞瘤的創新療法。

    顧名思義,腫瘤電場治療是通過可穿戴設備產生的電場對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進行干擾,促使其死亡。通過非手術、藥物的方式實現對癌癥的精準控制,是我們腫瘤治療方式的一個巨大進步,而膠質母細胞瘤就是腫瘤電場療法攻下的第一塊“硬骨頭”。

    腫瘤電場治療的英文叫Tumor Treating Fields,縮寫為TTFields。這次上市的產品是再鼎醫藥引進的一種可穿戴設備,商品名叫“愛普盾(Optune)”。

    早在2011年,電場治療就已經在美國獲批上市,獲批用于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治療。

    2015年,FDA批準化療藥替莫唑胺聯合電場治療用于初治膠質母細胞瘤的術后維持治療。這個聯合方案取得了非常驚艷的成果:替莫唑胺聯合電場治療的中位OS(總生存期)是20.9個月,而單用替莫唑胺的中位OS是16個月。

    更重要的是,從單用替莫唑胺,到替莫唑胺聯合電場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五年生存率從5%提高到13%,超過兩倍;如果是高依從性患者,將電場治療平均每日佩戴時間從18小時延長到22小時,可以進一步提高五年生存率到29.3%,接近患者單用替莫唑胺治療的五倍!

    ?

    3

    癌癥登月計劃

    幾代人傳承的夢想或將再次啟航

    提到對癌癥治療未來的期待,就必須回到其中的關鍵人物,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身上。

    2012年,全美頂尖的安德森癌癥中心提出了一份“癌癥登月計劃”,旨在集中全美的醫學科研力量,實現對癌癥的攻克和治愈。這份計劃的由來最早要追溯到1970年代,美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載人登月,時任總統尼克松提出,要像攻克載人登月問題一樣攻克癌癥。1971年12月23日,尼克松簽署了《國家癌癥法案》,代表國家正式向癌癥宣戰。

    然而,人們遠遠低估了攻克癌癥的難度。從現在看來,解決人體內部問題的難度,遠遠超過了人類飛向宇宙的難度。

    2015年,在大兒子博去世后,拜登在白宮發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講。他提出:雖然攻克癌癥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任務,但就像人類最終還是能夠登上月球一樣,人類最終也會攻克癌癥。

    拜登的主張得到了他的親密戰友,時任總統奧巴馬的支持。2016年1月,奧巴馬宣布成立“癌癥登月計劃”特別工作小組,并簽署總統備忘錄。而這個小組的領導人正是著名的抗癌“意見領袖”拜登。

    隨后,癌癥登月計劃領導小組進行了一系列工作。28位頂尖癌癥研究者組成了“藍絲帶顧問委員會”,開始推動攻克癌癥的實際方案開始執行。

    工作委員會并沒有成為一個空頭部門,而是在實際上進行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再次提出癌癥精準治療的概念;推動美國頂尖基因測序公司面向社會免費公布其基因數據庫;發布了“癌癥登月計劃”十項建議等等,在美國社會引起了一陣熱潮。

    2016年6月,美國副總統拜登現身世界腫瘤頂級學術會議ASCO大會現場,鼓勵學術界分享腫瘤領域的智慧和經驗,共同對抗癌癥病魔。“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你們!你們的成功完全可以改變世界。我們比以往更需要科學家們的幫助!”

    這對所有癌癥科研人員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鼓舞。美國政治從未有過如此鮮明對抗癌研究的支持。

    然而在2017年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后,拜登提出他將繼續領導“癌癥登月計劃”小組,為特朗普政府的抗癌政策提供建議。然而這一建議遭到了特朗普政府的無視,并沒有把對抗癌研發的熱情傳承下來。

    又一個四年過去了,如今的美國白宮即將迎來拜登的入主。對于一位平凡的癌癥家屬與不平凡的美國總統而言,我們相信“癌癥登月計劃”即將再次起航。

    除了拜登領導的“癌癥登月計劃”小組正在不懈努力外,事實上我們的癌癥研發領域如今早已經進入了“新藥井噴”的黃金年代:劃時代的靶向藥物,創造癌癥免疫治療時代的PD-1/PD-L1抑制劑,還有創新療法腫瘤電場治療等等……,種種革命性的藥物實現了我們過去不敢想象的癌癥治療獲益。

    我們期待這樣的勢頭還能持續下去,期待有更多的革命性藥物在及全球科研人員的手中再次綻放光輝,期待我們的癌癥治療能如同“癌癥登月計劃”和拜登所希望的那樣:雖然攻克癌癥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任務,但就像人類最終還是能夠登上月球一樣,人類最終也會攻克癌癥。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