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人類已經在野外動物界鑒定出了9種獨立的具有可傳播性癌癥(犬類1種,塔斯馬尼亞惡魔即袋獾2種,雙殼類6種)。
?
圖片來源:TheScientist網站截圖
?
這不免令人擔心,人類的癌癥會傳染嗎?
?
一般而言,癌癥是不會直接傳染的:
健康人可以和癌癥患者一起吃飯、生活。
健康人接觸了患者也不會被傳染癌癥。
健康人和癌癥患者擁抱,呼吸相同空間的空氣也不會被傳染癌癥。
?
因為,一個人的癌細胞,通常無法在另一個健康人的體內生存。
?
但某些情況下,我們卻看到了癌癥“傳染”的報道,這是怎么回事?一起來看一下。
?
1
器官移植中的癌癥“傳染”
?
在某些情況下,來自癌癥患者的器官移植到另一個個體中,容易引起癌癥。這主要的原因是,被移植器官的患者,為了避免對移植的器官產生排異作用,需要服用削弱免疫系統的藥物,這就給了癌細胞很好地生存機會。因此,器官捐獻者都必須經過仔細檢查以降低這種風險。
?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曾報道了一個捐獻者將癌癥傳給4個人的案例。
一名53歲無病史的女士,不幸去世。生前有捐獻協議,因而,在進行詳細檢查之后,捐獻者的器官(心臟、肺、肝、腎)分別被移植到了5位不同患者身上,其中1名心臟移植患者,因移植后出現問題,而宣告移植失敗。
另外的4位盡管移植成功,卻先后在不同的時間里,發現移植器官里的腫瘤。經檢查,竟是乳腺癌轉移腫瘤,而這乳腺癌細胞正是來自那位捐獻者。
這是醫生和患者都萬萬沒有想到的結果。但缺少了強大的免疫系統的患者,在癌細胞面前真的就變得很脆弱。
?
4例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的時間線(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
2
細菌和病毒
導致癌癥的“蔓延”
?
某些細菌或者病毒會在某類癌癥中發揮作用,這就給人一種癌癥在“蔓延”的感覺。
例如,幽門螺桿菌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細菌,本身具有傳染性,有幾率通過接觸進行傳播。
長期感染這些細菌,會導致胃癌的患病風險增高。另外,人乳頭瘤病毒(HPV)可以通過密切接觸、間接接觸、性接觸和母嬰傳播。而HPV病毒與患子宮頸癌、陰道癌、肛門癌等有關。
還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長期感染,也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這些病毒通過密切接觸和母嬰的方式也非常容易傳播。
?
這些細菌和病毒,由于在生活中可以進行人與人的傳播,因此很容易給人一種癌癥會傳染的錯覺。其實是細菌和病毒容易傳染給人,并不是因為一個人得了某種癌種傳染給另外一個人。
并且,這些細菌和病毒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某種癌癥,當免疫系統脆弱,或者是有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才會更容易患某類癌癥。
?
3
癌癥從何而來
?
正常來說,人體的癌癥是由自身的正常細胞癌變而來,并非是由某種傳染源所導致的疾病。人體自身細胞之所以會癌變,主要是由于遺傳物質DNA發生了突變,突變主要是受內在因素(DNA復制出錯)或者非內在的因素(紫外輻射、吸煙、炎癥等)影響。
?
簡而言之,癌癥并不像其他傳染病那樣具有傳染性,否則醫院的醫護人員應該患癌率很高才是,然而并沒有看到更多的醫護人員患癌。
而且醫院的腫瘤科醫護人員也沒有像傳染科的醫護人員那樣,做各式的隔離防護措施。
這也就說明了,癌癥患者并不是可怕的傳染源,面對他們,我們還是像以前一樣該擁抱的擁抱,該一起吃飯的一起吃飯。
?
“以上信息僅供您參考。如有任何問題,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參考文獻:
[1]. https://www.the-scientist.com/features/some-cancers-become-contagious-65617.
[2]. Dujon A M, Gatenby R A, Bramwell G, et al. Transmissible cancersi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 iScience, 2020: 101269.
[3]. Yvette A. H. Matser Matty L. Terpstra, et al. Transmission ofbreast cancer by a single multiorgan donor to 4 transplant recipients. American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First published: 06 April 2018.
[4]. Holleczek B, Sch?ttker B, Brenner H.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risk of stomach and esophagus cancer: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ESTHER cohor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0, 146(10): 2773-2783.
[5]. Weiderpass E, Hashim D, Labrèche F. Malignant tumors of the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M]//Occupational Cancers. Springer, Cham, 2020:439-453.
想了解癌癥的科普、預防及治療,癌癥心理咨詢等,請搜索我們的三個公眾號:1,女性癌健康;2,植物硒教授;3,癌友群,關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