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網報道,2020年1月8日,美國最高院大法官魯斯?金斯伯格宣布了一條有關自己的重大消息:她的癌癥已經治好了!
她是2019年收到的診斷單,她得的是胰腺癌,為了對抗它,金斯伯格進行了3周的化療。
在公開診斷單的聲明中,金斯伯格表示:“已對腫瘤進行了最后治療,檢查顯示身體沒有其他的病癥。”她還表示沒有繼續治療的必要。
還記得2019年7月,她曾開玩笑說:“有個參議員,我想是在我得胰腺癌之后吧,那人興高采烈地說我6個月之內就會死。那個參議員,他的名字我忘記了,自己卻去世了,而我還好好地活著。”
金斯伯格是幸運的,事實上,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很多患了胰腺癌的人都難逃厄運。不少也名人因它而離開人世。
這個被稱為“癌癥之王”的胰腺癌,它難道沒有“弱點”嗎?
患者數與死亡數基本一致
說到手術預后差的癌癥,人們通常會膽管癌和肝癌,其實胰腺癌術后更是差得無出其右。跟常見的胃腸道癌癥、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相比,胰腺癌的發病率是比較低的。但是根據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統計,患者數和死亡數大體相等,日本每年有3萬多人死于胰腺癌。
日本最先的癌癥統計數據顯示,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是7%左右,在各種癌癥中是最差的,而5年生存率倒數第二的膽管癌卻有20%。據中國媒體的報道,胰腺癌的5年生存在5~10%之間,也有報道稱不超過5%。
胰腺癌有什么典型癥狀?
一般來說,胰腺癌主要的癥狀是疲憊乏力、消瘦、上腹部隱隱作痛、腹脹、食欲降低等,有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黃疸,這主要看胰腺癌生長的位置,出現黃疸的患者往往多是胰頭癌患者。
都說癌癥要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的希望才會高。但是,這些癥狀一般都出現在中晚期。早期胰腺癌患者也有可能出現這些癥狀,但程度都不會太顯著,且容易被認為是肝或胃的問題所致。
早期胰腺癌無明顯癥狀的原因是,胰腺癌位于腹部深處,腸子后面,而內臟的感覺又非常不敏感。
難以發現,惡化程度高,發展快,都是胰腺癌患者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定期檢查,更為重要。檢查手段之一是看腫瘤標記物,糖鏈抗原19-9的免疫定量分析是目前檢測胰腺癌的重要依據。單獨將糖鏈抗原19-9升高用于胰腺癌的診斷,已經被歐洲腫瘤標志物和美國國家臨床生物化學學院所采用。
其次,影像學手段也可以幫助識別胰腺是否出現腫瘤。
胰腺癌“偏愛”三類人
對于哪類人群容易得胰腺癌,有幾點是比較清楚的。
1.煙民。吸煙是一個已經明確的風險因素。有20%的胰腺癌患者是吸煙引起的。另外,常吃熏制或加工肉,會使血糖升高從而增加胰腺癌風險。
2.糖尿病患者。日本的大規模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胰腺癌的風險比健康人群高2.12倍,而女性則要高出1.5倍。如果中老年人無飲食和生活習慣問題,血糖卻不受控制,長期有糖尿病,應考慮接受胰腺癌檢查。
3.肥胖人群。美國的研究顯示,肥胖也會增加胰腺癌風險。BMI超過30的話,男性胰腺癌風險會增加1.4倍,女性則增加1.3倍。
由于胰腺位置比較深入,因而確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能夠及早發現,通過手術切除,治愈的可能性也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