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腫瘤患者而言,抗癌藥物如同“救命藥”,但往往高昂的費用卻常常讓患者們對這些“救命藥”望而卻步。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醫保目錄也正式公布出,與乳腺癌相關的一些藥品已成功納入醫保,藥物平均價格降幅過半!
相比之前高高在上的“貴族藥”,現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了“平民藥”,更大程度惠及了更多乳腺癌患者。
但近日不少患者也發現了,在眾多藥物納入醫保的同時,一些藥物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同類的國產藥。
消失的“原研藥”
王阿姨是我們覓健平臺上的一位乳腺癌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后,王阿姨目前正接受內分泌藥物治療。
這期間王阿姨一直服用的其中一款藥物是瑞寧得(原研阿那曲唑),定期去醫院檢查,醫生也反映病情控制得不錯。
最近王阿姨手頭上的瑞寧得已經吃完了,于是趕緊去當地醫院讓醫生再開些瑞寧得,可是醫生卻告知醫院的原研阿那曲唑斷貨了。
無奈,王阿姨拿著新買的兩盒國產阿那曲唑回家了。剛開始還有些擔心換藥的影響,可是買不到原來的藥物,只能照吃不誤了。
王阿姨在心里算了算,原本一盒藥要五百多,現在只需要付20%左右的價格就能買到“救命藥”,一年下來也能省下來好一大筆錢。這樣一想,原本家境并不是很好的王阿姨也就接受了換藥。
據了解,仿制藥在價格方面僅為原研藥的30%甚至更低。王阿姨帶著疑惑向互助君發來咨詢:為何同樣一種藥,價格卻相差懸殊?另外,國產藥效果怎么樣?
進了醫保卻入不了院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仿制藥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醫藥市場主要以仿制藥為主,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仿制藥生產大國。
獲批上市的仿制藥會存在質量問題嗎?既然原研藥這么好,那為什么醫院還選擇賣國產藥呢?
一般好的仿制藥基本不會有大問題,因為仿制藥想要上市,標準還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劑型、安全性、規格、給藥途徑、質量、有效成分及適應證等方面”都要完全相同。
另外,有些原研藥是不進醫保的。即便藥物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看似咫尺間,患者們仍面臨重重障礙。
比如,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腫瘤患者服務升級研究報告》中顯示,部分高價藥物進入醫保后,明顯受到醫保總額控費的壓力,需要在處方上進行限制。
因為衛生行政部門控費的要求,而醫院“藥占比”被嚴格考核,一旦醫生開藥超過考核要求,就會被扣分,為了控制“藥占比”,很多醫生只能推薦患者去藥店買自費藥或去其他醫院買藥。藥物入了醫保卻進不了院,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患者買不到原研藥的原因。
當然了,這種情況下,藥物就此“消失”,但醫院總不能看著重病患者而“袖手旁觀”吧?所以醫院會選擇同類的國產藥作為替代藥。
藥,要不要換?!
目前很多乳腺癌后線治療藥物大多還是為原研藥,這些絕大部分藥物都沒有被納入醫保,比如恩美曲妥珠單抗(赫賽萊、T-DM1)、哌柏西利(愛博新)、奈拉替尼(賀儷安)、艾立布林(海樂衛)等……
這些沒有納入醫保的藥物,雖然適應癥強,但價格相對較高。對于王阿姨和眾多腫瘤患友而言,數字是一個異常敏感的東西,不管是來自化驗單上的,還是賬單上的。對于我們患友而言,僅僅是一個數字的改變,很可能就是生和死的區別。
據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數據:
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226萬例;2020年全球乳腺癌死亡病例68萬例。
2020年中國乳腺癌新發病例42萬例;2020年中國乳腺癌死亡病例12萬例。
目前,除了常規的手術治療以外,還包括了放化療、內分泌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等,其中,藥物治療是目前大多數患者普遍較常使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但是藥物治療普遍存在的“價格”問題,著實打擊了患者。
所以問題來了,我該選原研藥還是國產藥?要不要換藥?
關于要不要換藥的問題,大家不妨綜合從兩個方面去考慮,比如藥物療效和經濟實力。
藥物療效:雖然都是同類藥物,但實際上藥物的適應癥均有不同。每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適應癥,這些適應癥都是基于樣本量足夠大的臨床研究結果,能證明該藥物對于特定患者具有一定療效并且相對安全。
倘若沒有批準適應證的藥物,即便價格便宜,但是療效和安全性并未獲得足夠的證據,患者也不能使用這類藥物。
另外,部分患者反饋換了國產藥后副作用更明顯,那么這類患者從藥物副作用方面出發考慮還是不要換藥。
經濟實力:因病致窮是國內看病最普遍的現狀,很多情況下,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沒錢治療!
面對高額的治療費用無錢治療時,選擇平價實惠的藥物自然不失為一種好選擇,用大實話坦白來說就是“沒得選”。
畢竟癌癥患者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患者的治療療程還是挺長的,需要有足夠的經濟來支撐不是嗎?
如果經濟實力不允許患者使用價格更貴的原研藥時,考慮需長期服用的患者不妨可替換為國產仿制藥。
如果能夠負擔得起醫療費用,且使用原研藥療效好的患者,建議患者還是不要換藥。
總的來說,要不要換藥,一看藥物療效二看經濟實力,每位患者身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最好先咨詢主治醫師等專業人士的指導意見。
當藥物被納入醫保,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可能意義不是很明顯,但是對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來說,卻是希望之光。
雖然有更為平價的國產藥物推薦,但對于常使用原研藥物的患者來說,面對平價的國產藥心里難免會有類似的糾結“換還是不換?”那么此時屏幕前的你,是選擇換,還是不換?你更傾向于哪種決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