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是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第二十屆全國科普日,為了提高肺癌高危人群、肺癌患者和家屬對于肺癌診療的認知,2023年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依托于中國抗癌協會肺癌科普教育基地,邀請肺癌領域專家,為大家提供關于普及疾病知識、了解肺癌規范診療、科學合理用藥等多方面的科普講座,推動我國肺癌規范化診療的健康發展,助力健康中國。
進入21世紀以來,分子靶向治療在肺癌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為代表的分子靶向藥物的應用,針對特定信號通路和驅動因子的靶向治療已成為驅動基因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方式,肺癌也由此進入精準治療的新時代。
目前肺癌治療的主要方法有:手術切除、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1]
想要了解更多肺癌靶向治療相關知識,2023年9月27日19:00湖南省腫瘤醫院主任醫師蒲興祥教授,為我們帶來《靶向治療是怎么回事?》為主題的科普知識分享。
整合資源,科學防癌,抗癌路上,你我同行。在直播活動中還會有互動答疑的環節。
參考文獻:2022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非小細胞肺癌篇。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疾病教育目的,不能代替醫院就診。意見僅供大家參考,具體治療方式請咨詢自己的主治醫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