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抗癌,找愛硒健康。大家好,我是康復教授。每天跟大家聊一聊有關癌癥康復的問題。
許多癌癥都有早期信號,這些信號≠100%患癌,然而人們往往以為是小毛病忽視了它們,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一般來說,身體某一異常狀況持續3-6個月都沒有緩解甚至持續惡化,那就一定要看醫生了。特別是有家族癌癥史、抽煙、喝酒的人,更需要加倍注意。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腫瘤科孫全新主任提醒大家:一旦發現以下這些癥狀,必須提高警惕、采取措施!
乳腺癌
乳腺有硬塊:腫塊多為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或“橘皮樣”改變,尚可推動。
疼痛不明顯:乳腺癌越到后期疼痛越明顯,早期則無顯著疼痛,或者只是陣發性的刺痛或隱痛。
乳房不對稱:正常乳房應是對稱的自然弧形,若形狀發生改變,應考慮是否得病了。
乳頭血性溢液: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癥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
建議:80%的初診乳腺癌患者,是因無意中摸到乳腺腫塊而就診。如果女性朋友發現乳房乳腺有腫塊就要及時就診,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
肺癌
不明原因的久咳:經常會有突然嗆咳的現象,并且可不干凈,是不是就會感覺受到不明原因的刺激想咳嗽。
痰中帶血:身體受感染后出現濃痰,并漸漸地痰中帶血絲,嚴重的還會帶血塊。
胸悶胸痛:剛開始只是感覺胸悶胸痛,很難說出具體疼痛點,后來慢慢加劇,能夠明確定位。
建議:如果發現出現了肺部結節,不要過度驚慌,也別忽視。及時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或治療。40歲以上人群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盡量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肝癌
疲倦乏力:在肝癌的早期癥狀中,患者最先也是最容易感覺到的就是身體疲倦,與其它因素導致的勞累不同,肝癌引起的疲倦乏力,是即使患者躺下來長時間休息也無法消除。
莫名消瘦:如果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一個月內體重下降10公斤,那就要懷疑可能是癌細胞在搗亂了。
消化道癥狀:有37%的肝癌患者在患病初期會出現消化道疾病癥狀,被誤以為是“胃病”而貽誤診療。食欲下降、飯后上腹飽脹。曖氣、消化不良、惡心等是肝癌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其中以食欲減退和腹脹最為常見。
出血傾向:在早期的肝癌患者中,常發生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致,它尤其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尤為多見。
建議:肝癌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所以,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范的治療。
胃癌
燒心和反酸:燒心一般指的是胸骨下部的位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窩”的位置,就像有一團火在燃燒,是一種燒灼感。
上腹部不適:進食后有飽脹感或有燒灼感,反復發作,發作的持續時間并不長,癥狀也不是很劇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導致被忽視。
貧血:患有胃癌的人,腫瘤破壞血管導致胃出血,有些人就會有嘔血的癥狀,這是導致貧血的主要原因。
疼痛:74.7%的胃癌患者在早期有上腹部疼痛的現象。剛開始比較輕微,然后逐漸加重。這種疼痛感有時是隱隱作痛,有時是間歇性的鈍痛。
建議:根據腫瘤所在的部位不同還會有更多不同的癥狀。一定要抓住早期胃部不適等信號,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貽誤時機。
喉癌
聲音嘶啞:喉癌是長在聲帶上的腫瘤,即使體積再小,也會出現聲音嘶啞。凡成年人不明原因發生聲音嘶啞且持續兩周以上,均應做細致的喉部檢查,不可掉以輕心。這種聲嘶可能有時會有一些減輕,但會一直存在。
呼吸困難:喉癌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是患者氣道不暢所致,藥物無效,一般選擇手術治療。
吞咽困難:吞咽食物較為困難,似乎感覺有梗卡在喉嚨中,妨礙吞咽功能。如果喉嚨有異物感且帶有吞咽困難的癥狀超過1個月,就應該保持警惕!
痰中帶血:咽喉部有異物感,有時伴有疼痛。當癌細胞大肆侵略時還會有咳嗽和痰中帶血癥狀。
建議:喜歡抽煙喝酒的人屬于喉癌高危人群,若出現出上述情況或對癥治療不見好轉,或癥狀持續超過1個月,應進行詳細的喉鏡檢查。
食道癌
梗噎感:當食物通過時,就會出現吞咽不適或吞咽不順的感覺。如病情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梗噎感,多半是因為吞服類似烙餅、干模或其他不易徹底嚼碎的食物時才能發現。
胸骨后疼痛:常在咽下食物時胸骨后有輕微疼痛,并能感覺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可為燒灼樣痛、針刺樣痛、牽拉摩擦樣痛。
劍突下疼痛:自感劍突下為燒灼樣刺痛,輕重不等,多出現在下咽食物時,食后減輕或消失。也有的為持續性隱痛,與進食關系不大。
建議:長期吞咽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后疼痛、食管異物感,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有菜葉、碎片或米粒黏附,吞咽下食物后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應盡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
宮頸癌
陰道莫名出血: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
陰道不規則出血:表現為兩次月經期之間的非經期性少量陰道出血和絕經后的陰道出血。前者易被視為月經不調,后者易被看作是更年期表現。
陰道分泌物異常: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并伴有顏色和氣味的變化。白帶增多癥狀一般晚于接觸性出血出現,超初是正常色味,漸漸變為漿液性分泌物,晚期宮頸癌可有米泔樣或水樣白帶。
建議:隨著宮頸癌發病率年輕化,所有女性都應在21歲時開始進行宮頸癌篩選。21至29歲的女性應每年檢測一次宮頸TCT,如果宮頸TCT檢測結果異常則需要進行HPV檢測;30至65歲的女性應每3年同時檢測一次宮頸TCT和HPV。
腸癌
腹脹腹痛:腸道功能紊亂或腸道梗阻導致腹部隱隱作痛或脹痛。
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
大便情況與平時不同:大腸癌早期還會出現大便前會腹痛、大便次數增多、容易腹瀉或者便秘等與平時大便習慣不一樣的情況。有時會大便帶血或者大便呈黑色(像柏油一樣),還經常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建議:如出現大便出血應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輕率地自診為痔瘡,即使患有痔瘡,也要警惕伴有腸癌的可能,必須進一步檢查排除。
口腔癌
口腔變色:如果變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提示粘膜上皮細胞可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口腔粘膜變粗糙、變厚或呈硬結,出現口腔粘膜白斑、紅斑。
潰瘍不愈:口腔潰瘍的病程一般不超過兩周,如果燒灼感、疼痛等癥狀超過兩周仍不見好,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口腔癌常見類型之一就是潰瘍型,表現為邊緣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壞死組織覆蓋,疼痛明顯。
疼痛明顯:口腔癌早期可以無痛或僅有局部異常摩擦感,潰破后疼痛明顯,隨著腫瘤進一步侵犯神經,可引發耳部和咽喉痛。
淋巴結腫大:口腔癌容易向附近的頸部淋巴結轉移,有時原發病灶很小,甚至癥狀還不明顯,但頸部淋巴結已經發生轉移。因此如頸部淋巴結突然腫大,需檢查口腔。
建議:發現白斑時,不要誤以為是潰瘍,需及時處理;別用指甲刮白斑;停止抽煙,否則會加速白斑惡化。大眾對口腔白斑病普遍缺乏認識,越早發現早治療,越能控制病情。
癌癥意向療法幫助了上萬人走向了癌癥康復,光是在荔枝微課就聚集了4000多人的加入。如果你對癌癥康復 和癌癥意向療法感興趣,不妨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拉你進群和硒教授以及更多癌癥患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