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世界癌癥日”的前一天,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傳來:歌手趙英俊因癌離世,年近43歲,《送你一朵小紅花》的主題曲就錄于他病重之際。“經過兩年多艱苦卓絕的戰斗,還是輸給了癌癥”,這是歌手趙英俊留給世界最后的話。
43歲,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是事業的上升期,是家庭的甜蜜期,是父慈子孝的安穩期。這樣一位充滿才華的音樂人,在人生和事業的盛年離去,讓人感到愕然和惋惜。
無獨有偶,還是這一天,另一個有關癌癥的消息又迅速占據了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
2月3日,#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見癌癥#這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二。2020年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預估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癥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癥發展趨勢。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近些年來,癌癥已經和心腦血管疾病一樣,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兩枚不定時炸彈。患癌時,大家都期盼得病的是別人,可惜,癌癥卻從來不會挑選或規避任何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有著怎樣的名氣或有著怎樣高尚的品德。
很多人也感到疑惑,為什么現在得癌癥的人越來越多?看似癌癥離我們很遙遠,實際上它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來自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會罹患癌癥,八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一分之一的女性會死于癌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全球最新癌癥數據顯示:大約每 4 名新增的癌癥患者中,就有 1 名發生在中國。
為何癌癥已經發現就已經是晚期?
如果我們能及時進行規律的體檢和重疾的預防,能將癌癥扼殺在早期甚至潛伏期,治愈機會將大大增加!在2月4日“世界癌癥日”,對身體的重視要從現在開始。那么有意義的癌癥篩查項目是什么?每個人都值得做嗎?
01、肺癌
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至少有以下一項危險因素:吸煙≥20包/年,其中包括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被動吸煙者;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篩查建議:建議行 LDCT篩查(即低劑量螺旋CT)。建議盡可能使用32層或以上多層螺旋 CT進行肺癌篩查。掃描范圍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線CT掃描以后,每年進行1次 LDCT肺癌篩查。
肺癌篩查能很大程度地降低肺癌的發生率,但并不能100%的預防肺癌,杜絕肺癌的最好手段仍然是戒煙、杜絕吸二手煙。
02、大腸癌
高危人群: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癥狀(即:大便習慣改變,如慢性便秘、慢性腹瀉等;大便形狀改變,如大便變細;大便性質改變,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大腸腺瘤治療后的人群;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大腸癌手術后的人群;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史的20歲以上直系親屬;50歲以上無癥狀人群。
臨床篩查要點:40歲以上有癥狀高危對象,經兩周對癥治療癥狀沒有緩解者,應及時做肛門直腸指檢、FOBT 檢查,若出現 FOBT 陽性可選擇進行腸鏡檢查以檢查病源。
50歲以上無癥狀篩檢對象,每年接受1次FOBT檢查,每5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
03、乳腺癌
高危人群:未育或≥35歲初產婦;月經初潮≤12歲,或行經≥42年的婦女;直系親屬在50歲前患乳腺癌者;兩個以上直系親屬或旁系親屬在50歲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對側乳腺癌史或經乳腺活檢證實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內乳頭狀瘤病者;胸部放射治療史(≥10年)者。
臨床篩查要點
做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
4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進行年度篩查;
45歲以上女性應定期做乳房X線檢查;
55歲以上女性可過渡至2年一次的篩查或1年一次。
04、宮頸癌
高危人群: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
臨床篩查要點
3年和5年的聯合檢測明顯優于單獨每3年進行一次的TCT檢測;
21-29歲的女性,應每3年進行一次常規或液體巴氏試驗;
30-65歲的女性,應每5年進行一次HPVDNA檢測和TCT檢測,或者每隔3年單獨做一次TCT檢測。
HPV疫苗可降低90%的宮頸癌發生率。
05、肝癌
高危人群:年齡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人群: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學證據;有肝癌家族史;血吸蟲、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藥物性肝損患者。
臨床篩查要點:針對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檢查。
06、胃癌
高危人群:凡有下述情況之一者,均系高危對象:60歲以上人群;中重度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良性疾病術后殘胃(術后10年);胃癌術后殘胃(術后6~12月);異型增生(輕、中、重);中、重度腸化生;明確家族史;胃黏膜巨大皺褶征。
臨床篩查要點:年齡大于40歲有腹痛、腹脹等上腹部不適癥狀,并有慢性胃炎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
07、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年齡大于50歲的男性;年齡大于45歲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齡大于40歲且基線PSA>1μg/L的男性。
臨床篩查要點:血清PSA是前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它對早期沒有癥狀的前列腺癌的診斷很有意義。建議血清PSA檢測每2年進行1次;對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盡早開展基于血清PSA檢測的篩查;不建議針對40歲以下男性進行人群篩查。
注:若有身體不適,請盡早去醫院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癌癥雖然可怕,但卻并非不可戰勝,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今天是世界癌癥日,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外,大家都應提高早篩意識,以能盡早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以免留下遺憾。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