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31歲生日,男,降結腸癌伴腹腔轉移,四期。不想問醫生還能活多久之類粗俗的問題,但統計學上白紙黑字清楚的表明五年存活率不到10%,我也知道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情況,但一個人時不免的去想如何面對死亡的問題。我想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這段經歷,希望可以在幾十年后,七老八十時回看這段經歷,然后會心一笑隨手點擊關閉。
2020 年 8 月下旬,我在公司上大廁所時發現便血,是一馬桶血的那種,因為之前體檢時外科醫生說有肛裂和痔瘡,所以那時并沒特別當回事。9 月23 日同樣在公司,又拉一次一馬桶血,聯想到近期晚間多屁、偶爾腹部隱痛、腹瀉的情況,心生不妙。特意拍了一張照片,預約了第二天消化內科門診,心想有圖有真相,可以減少口頭描述病情的時間。2020年 9月24 日,按約來到醫院,給醫生看了照片,醫生就只瞟了一眼毫無疑遲的說:“這要做腸鏡的哦”!“好啊”,因為我已經提前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腸鏡是腸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我也毫無疑遲的答應了。
看診的過程不到三分鐘,就拿著繳費單和病假單走出了診室,之后驗了血常規,預約了第二天的普通腸鏡和取了瀉藥,就出了醫院回家。那時萬萬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2020 年9月25日經過腸道準備,下午去了醫院做普通腸鏡。醫生慣例問做腸鏡的原因,我說前天便血,然后就開始了檢查。一開始,并沒什么異樣,都很順利進境。但沒過多久,突然醫生開始頻繁問我漲不漲,有沒有不舒服時,我回答沒有,就挺想放屁。然后又問我最近有什么不舒服,比如腹痛之類的,還問家族有沒有腸道疾病的。這時我有一股不詳的預感,“醫生,有什么問題嗎?”我緊張的問道,同時開始看屏幕畫面。“有點問題……”醫生明顯表情凝重,欲言又止:“今天有家屬陪你來嗎?”“沒有,我一個人來的,有什么問題和我說吧”,但醫生并沒有回答我,叫了另一位主任過來一同來看。
這位主任接過檢查柄,兩眼直勾勾的看著屏幕,我兩眼直勾勾的看著他,再一次問道“有什么問題嗎?”“你這個問題可大可小,腸子有東西占位堵了,現在看上去不像壞東西,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必須外科手術切掉,今天就辦住院吧。”就這樣,腸鏡并沒有完整做完,在取完四個病理之后,我被安排住進了消化內科病房。醫生說由于腸鏡下,看該占位的腫物不像典型的惡性腫瘤特征,表面十分光滑,并沒有流膿出血的情況,需要等待病理后再做安排。看入院通知書寫著“結腸腫物,待檢查確認”,當時在一陣愕然中,還留存一絲絲希望。
2020年9月26日因為怕腸梗阻,被告知只能吃流食,晚上只喝了白粥,營養液輸到半夜十一點。一早凌晨五點就來抽了九管血,真是到了醫院不是掛水就是抽血啊。由于是周末,這天臨床醫生休息,早上實習例行查房,說我有嚴重貧血,正常成年男性應該血紅蛋白在 130-170,而我只有 59,怪不得近期時不時頭暈,就算坐著也感覺胸悶出虛汗,我一直以為是天太熱的緣故。醫生說一般成年男性不會貧血,貧血很可能是體內哪里在漏血造成的。而我呢,很可能是腸道里那個腫物,在每次大便時,日積月累不知不覺的漏血造成的。
9月28日依舊是早上醫生例行查房,今天消化內科的主任上班了。主任看過我的腸鏡報告后,很肯定地表示就是腸癌,而不需要等待病理報告,并會聯系胃腸外科轉診,這幾天就做術前檢查,爭取在十一節前把手術做了。由于我有嚴重貧血,需要輸血提升血紅蛋白改善貧血才能手術。那幾天雖然身體沒有什么不適,但看上去真是衰的不行,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帶口罩的青年,穿著病號服坐在輪椅上,還掛著一大袋深紅色鮮血輸血,被護工阿姨帶著在醫院消毒水的樓道里穿梭,做各種檢查,真是所有人的焦點。如果是我,我也會忍不住看幾眼。
9月29日轉入胃腸外科,一位非常典型的上海本地主任邊按我肚子邊說:“這里是有點飽滿。”他看了我的各檢查報告,其他臟器沒有病灶,也沒有淋巴結腫大,我們也稍稍放下了心,算一個好消息。因為一方面貧血的原因,需要調理身體達到手術麻醉標準,另一方面因為從腸鏡來看,該腫物不是典型惡性樣,所以還等待病理報告,從而制定手術方案,只能在節后安排手術了。另外醫生始終對腸道出血已經到嚴重貧血的地步竟然還沒發現疑問重重,我家使用的是免治馬桶和藍色潔廁液,真是很難分辨紅色啊。
2020 年10月8日,整個十一國慶8天長假我在醫院度過,考慮到有可能上廁所時大出血,上海主任不同意我請假回家,我只能快活地一個人獨占整個4人病房,輕松自在。“今天怎么樣?”值班醫生巡房,每天飄來就和我說這句話,當然因為大醫生都休息的緣故,沒有任何手術,實習醫生和護士小姐姐們難得清閑一下。10月10日,上海主任找父母談話,略帶興奮地說:“沒有發現癌細胞。”雖然病理報告還沒出,但病理科提前幫看了。不過也可能是沒有腸鏡取到,為了保險期間,還是按腸癌根治手術方法進行,10月13日手術!聽到這個消息,我們足足擔心了小半個月的心終于釋放。但厄運永遠在人們掉以輕心時悄然而至。
2020年10月12日,“發現了癌細胞,很可惜,是癌癥!”術前談話得知噩耗,病理報告白紙黑字寫著“粘液腺癌”四個冰冷的字,后來得知時所有醫生都很關心我,可能是我年齡的關系吧,病理科特意深切片再檢驗。該來的還是來了,實話說我并沒有特別震驚,就像是聽別人的事一樣,我還一個勁的安慰早已哭傻的母親,這也許就是獨生子女的悲哀吧!從小到大就沒生過什么病,去醫院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沒想到,攤上就是個全麻手術。13號手術被安排是第二場,就是所謂的接臺手術,需要等待前場手術完成才能開始。等待期間的時間別提多煎熬了。另外因為從前一天中午就開始禁食,只掛葡萄糖,簡直快要餓暈了。
下午三點多,終于進了手術室!進了候場等待區域,在手術擔架上足足又躺了一小時。最終手術在下午四點半開始,深吸口氣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就像睡醒一樣的醒來,第一感覺就是肚子劇痛,其他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推出手術室是晚上八點左右,父親告訴我手術很成功。術后的第一晚,只能憋出一個痛字,肚子疼、腰酸疼,一晚沒睡。術后的第一天,肚子刀口處越來越疼,四個腹腔鏡洞傷口到是沒什么感覺。早上醫生巡房時,說我的腫瘤比預想中的大,取出來時還弄了半天,刀口也比預想的切的大,預計有 10 厘米(也就是腫瘤至少 10 厘米左右,之后的病理報告也印證了這個想法)。這里還有個花錢買悲劇的故事,就是自費的鎮痛棒物理性堵塞,也就是無法按預先設定按量推入陣痛藥物,由于是大晚上,值班醫生和護士也不知道怎么弄,第二天讓醫生開了止痛針,請麻醉科的醫生搗鼓了半天,拔了電池重啟才解決,一整晚疼痛感情是硬硬給抗了過去,但還花了 800 元!
2020年11月30日,我就要去醫院辦住院進行第三次化療了。說來奇怪,不住院的時候特別不想去醫院,而真正住院時凝神注視著藥物一滴一滴逐漸進入體內,就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12月1日天完成了化療前的例行檢查,抽八管血、心電圖和心臟彩超。令人值得高興的是,血紅蛋白已經回升到 153 了,完全擺脫貧血了。12月3日,手臂上的 PICC 管周圍又紅腫了,護士說靜脈炎,換了膜。網上買了預防靜脈炎的藥膏。4號又出院啦,因為用藥的副作用關系,頭面頸部等瘋狂發滿紅色皮疹,頭皮里也都是痘痘。
最近有朋友問我,得的這個病有什么誘因嗎?其實我對飲食一直很重視,早餐幾乎都是上班出門前在家吃好,點外賣的次數一年也屈指可數。現在想來,最有可能是我小時候太能吃和吃太好,導致嚴重肥胖。高中畢業體檢時,身高 184 厘米左右,體重有 120 公斤吧。之后,在大學三年級時,通過運動和不吃晚餐減肥,一年半內順利減肥40公斤,也許就是那個時間吃飯不規律埋下的隱患吧。希望我的教訓能夠讓大家引以為戒吧!
抗癌衛士溫馨寄語:
本文轉載自知乎作者“JShen”!抗癌之路非常艱辛,需要家人、朋友、病友之間的相互鼓勵、幫助,才能更好的戰勝癌癥!在這里,抗癌衛士也誠摯地邀請所有的癌友及其家屬加入“癌友互助交流群”中,與大家一起相互鼓勵、交流經驗,共同抗癌,如果您想免費加入,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讓我們一起抱團取暖、共同抗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