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痛苦了,我好心疼,帶她回家吧。”趙女士看著病床上好不容易睡著的女兒,本來白嫩的腿上長滿出血點,傷心地對丈夫說道。
兩個月前,趙女士發現1歲大的女兒悅悅肚子有個硬塊,而且總是哭鬧,她不敢掉以輕心,馬上帶悅悅到醫院檢查,醫生跟趙女士說:“孩子得了神經母細胞瘤,這個病又稱‘兒童癌癥之王’,死亡率高,費用也高,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醫生的話無疑給這個平凡的三口之家帶來沉重的打擊。
在好不容易籌夠錢后,悅悅進行了手術,但預后效果不佳,之后還得承受化療和病痛的折磨。就這樣,悅悅開始了漫長的治療之路……
神經母細胞瘤為何被稱“兒童癌癥之王”?
神經母細胞瘤是由未成熟神經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常見癌癥,該病一般起源于腹部或者胸部,交感神經以及腎上腺。嬰兒和兒童尤其好發此病。
有關數據顯示,美國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占兒童癌癥發病率的6%。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地區的發病率最高,而非洲、拉丁美洲及亞洲等落后地區的發病率較低。
大多數患者確診時低于5歲,19個月大的嬰兒確診率處于中等水平,這也就意味著神經母細胞瘤多發于低于5歲的兒童。雖然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不高,但是惡性程度極高,治療效果比較差,死亡率約占全部兒童癌癥死亡的15%。
引發兒童患神經母細胞瘤的原因有很多。基本的病因主要與胎兒發生、發展以及胚胎發育,胚胎層轉化的過程中受到影響等先天因素有關。此外,母親在懷孕期間接觸了放射性物質、出現感冒以及服用藥物等因素都會對胎兒造成危害,引發神經母細胞瘤。
及時準確地了解病情能幫助患者有效醫治。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灶多種多樣,通過觀察不同發病癥狀可以及時找到病源。
不同部位發出的“信號”要注意
- 腹部
起源于腹部的神經母細胞瘤,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腹痛、腹部腫塊、便秘或腹瀉等癥狀。
- 胸部
發生在胸部的神經母細胞瘤如果擠壓到喉嚨和氣管等部位,容易引起患者出現氣喘、咳嗽等癥狀。
- 眼部
發生在眼部的神經母細胞瘤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眼周出現淤青、腫脹、眼球突出等情況。
- 皮膚
發生在皮膚神經母細胞瘤容易導致皮膚變成青色。
除了以上常見的發病癥狀,神經母細胞瘤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腿痛,不明原因的出血等情況。
根據腫瘤大小、擴散程度、起源部位等因素,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等在內的個性化治療方案。而對于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藥物研究也在不斷發展。
神經母細胞瘤新藥獲批!
近日,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研發對抗神經母細胞腫瘤的新藥Naxitamab經過實驗,在美獲批,實驗結果顯示新藥物能有效且持續緩解患者的病情。
但Naxitamab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副作用,如惡心嘔吐,腹瀉,蕁麻疹,頭痛發熱、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嚴重高血壓等。
不過,盡管新藥物有一些不足,但是它的出現讓我們看到治愈神經母細胞瘤的曙光。
神經母細胞瘤不僅嚴重危害兒童健康,還給患病家庭造成沉重的打擊。因此,建議處于孕期的婦女需謹慎遠離各種致病因素,定期篩查,這樣才能降低胎兒患神經母細胞瘤的風險,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健康生長。#世界癌癥日##癌癥離你有多遠##健康2021#
參考文獻:
[1]《兒童神經母細胞瘤診療現狀及研究進展》.中國醫學論壇報.2019-07-10.
[2]《Science子刊詳解: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轉化醫學.2020-11-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