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門診又來了一位腫瘤肝轉移的患者,把ct片子拿過來一看,心就沉了下去。原發灶其實問題不大,主要是肝轉移太多,僅在ct的一個截面上,肉眼可見的轉移灶就有十幾個。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臟器,具有代謝、解毒、消化等多種重要功能。中醫認為,肝主藏血,主疏泄,有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當腫瘤出現肝轉移的時候,會嚴重損傷肝臟功能,從而造成人體代謝、消化、血液等多個系統的變化,常常會在短時間內威脅人的生命安全。
一、什么癌容易發生肝轉移?
肝臟受到肝動脈和門靜脈的雙重血液供應,血流量異常豐富,為血源性轉移的癌細胞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所以任何部位的腫瘤都有可能通過血行傳播轉移到肝臟。但是臨床上以肺、乳腺、結腸、胰腺和胃較為多見,其中以消化道腫瘤轉移發生率較高。
膽囊癌常通過淋巴轉移到肝臟;乳腺癌和肺癌也可通過淋巴逆行轉移到肝臟,但是臨床較為少見;肝臟臨近的器官也可直接浸潤蔓延到肝臟,如胃、橫結腸、膽囊、胰腺、腎以及腎上腺的腫瘤。
二、怎樣發現肝轉移?
晚期發現非常容易,像文章開頭講的那位患者,不論是癥狀還是ct上的表現都十分明顯。但是在早期,病灶較小的時候,診斷是比較困難的。
由于肝臟實質內缺乏感覺神經,而肝被膜上卻又有豐富的感覺神經纖維,因此在肝臟疾病的早期,常常不會有明顯的不適癥狀,當肝臟整體變大,使得肝被膜過度擴張,緊張度增加,才會出現肝區的疼痛。因而在早期,需要結合各類檢查手段進行分析。
1、肝功能
肝臟病變最常出現的就是轉氨酶以及膽紅素的變化,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白蛋白等檢查的異常也有一定意義。
2、腫瘤標志物
癌胚抗原的升高,最常見于消化道腫瘤,而消化道腫瘤也是容易出現肝轉移的惡性腫瘤,對肝轉移的診斷有一定意義。
腫瘤標志物的變化也是惡性腫瘤在治療后,評價治療效果以及是否進展的重要指標,在治療結束后出現腫瘤標志物的升高,需要考慮腫瘤肝轉移的可能。
3、超聲
B超是肝臟疾病最常見的檢查方式,可以檢查出1-2cm的病灶,具有價格低廉、準確性高、易普及的優點。
4、CT
CT是診斷肝轉移腫瘤較為精確的檢查方法,敏感性要高于超聲,但是對于微小病灶有漏診的可能。
5、MRI
MRI即磁共振成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核磁,是診斷肝轉移敏感度較高的檢查方式,能夠分辨小于1cm的病灶。
6、其他
包括PET-CT、肝穿刺、腹腔鏡探查等,是準確度高的檢查方式,但是具有費用高昂、損傷大、限制條件多等缺點,并不作為常規檢查。
三、
肝轉移腫瘤的治療與原發性肝癌不同,肝轉移腫瘤的生物學活性與原發灶是相同的,因此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要考慮原發灶的病理結果。
1、手術
在轉移早期可以進行手術切除,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獲得長期生存;如果轉移灶較大,或者轉移部位較多,則不建議進行手術。
2、化療
肝轉移腫瘤的化療方案與其原發灶一樣,可使腫瘤減小,并延長生命。全身化療對原發灶、肝轉移灶和其他發現或未發現的病灶都有殺滅作用,但是副作用較明顯,晚期患者往往無法耐受。
3、介入治療
肝臟介入治療是經股動脈插管,將藥物或栓塞劑注入肝動脈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是肝臟腫瘤的常用治療方法。
介入治療藥物一般選用化療藥物,可以更直接殺滅肝臟轉移腫瘤,相對于全身化療來說,副作用要小許多。
栓塞劑可以封閉腫瘤血管,阻斷腫瘤供血,從而抑制腫瘤生長,通過注入栓塞劑,可以達到“餓死”腫瘤的效果。
4、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可以根據不同的體質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
但是單純中藥治療并不能完全改變其預后,需要中西醫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