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健康,體檢、養生、調理也逐漸成為人們熱議的主要話題之一。隨著惡性腫瘤發病率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惡性腫瘤的認識也逐漸深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理念已經被大家所接受,很多人都希望通過所謂的一滴血查出幾種,甚至是幾十種惡性腫瘤,部分醫療機構、體檢中心也特意的包裝這樣的檢測項目。
其實,在我一個腫瘤科醫生的角度看來,這些都是一些不靠譜的大忽悠,還在有這樣夢想的人真的可以醒一醒了。
對于采用一滴血檢測出幾種、幾十種惡性腫瘤,甚至是查出幾百、上千種遺傳性疾病的說法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被當時的原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原國家衛計委聯合叫停了。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使用的基因測序儀,以及相關的試劑、軟件均未獲得國家相應資質的審評、審批,這樣的行為自然也就屬于“違法醫用”的行為。
此外,作為腫瘤標志也好,腫瘤標志物也罷,目前這些檢測的方法或者是結果,還都受到檢測敏感性、特異性的限制,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檢測結果。如此的技術和水平直接用于臨床,尤其是對健康人群實施篩查、診斷惡性腫瘤顯然是不適合的。正如我們在以往所說,目前還沒有哪個腫瘤標志物符合所謂的理想腫瘤標志物的標準。
這就是說,即便是那些在我們看來已經達到很好反應、監測、監視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惡性腫瘤標志物,如AFP篩查原發性肝癌,CA-125監測婦科惡性腫瘤,PSA篩查前列腺癌等,也有著他們各種不同的不足之處,由此采用他們進行惡性腫瘤的篩查還真的有些讓人不太放心。至于其他的那些腫瘤標志物,我們幾乎都是想都不去想的事情。
只有在那些表達陽性的,已經確診了惡性腫瘤的患者中,腫瘤標志物才可以作為惡性腫瘤診療療效監測的指標,或者具有一定提示治療療效,反應治療預后等作用和效果的觀察指標。對于正常人群的患者來說,這些方法還是早早地收了他們的神通吧。
基因測序也好,腫瘤標志物也罷,目前在很多的體檢機構中大有泛濫之勢。恣意夸大其檢測效果,并宣稱只要一滴血就能通過基因篩查的方法檢查出惡性腫瘤,乃至數百種疾病的風險,這事還真的要悠著點。
不考慮具體的臨床實際情況,患者的家族史,單純依賴所謂的機器、設備,唯技術論的遺傳病、腫瘤疾病的檢查、預測是不夠準確的,也是不負責的,如果在常規體檢項目中再增加基因測序則更加具有了忽悠的成分。由此給被檢查者帶來的錯誤診斷,或者是精神恐慌情緒則是弊大于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