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不看版:
全新抗癌藥bemarituzab,一線用于晚期胃癌,死亡風險最高降低59%,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也值得期待!
故事主人公是一名50歲女性,患有IV期胃食管連接癌。盡管胃癌的患者群體龐大,但可以使用的治療選擇并不多,她在經歷了5線不同的療法后(包括了免疫治療在內,以及其他化療等組合療法),病情再次出現進展,癌癥患者真的好難。
能用的藥她都用過了,現在等待她的,似乎只剩下了等待。
就在等待的偶然機會下,她參加FIGHT研究的臨床試驗,誤打誤撞的用上了正在做臨床測試的新藥。
6個星期后這款新藥似乎在她身上起到了神奇的作用。她再次進行PET/CT檢查,發現,原來的多處病灶竟大面積消退了。
近日,故事主人公所使用的新藥,在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ASCO GI)虛擬會議中亮相。故事中的新藥bemarituzab(bema),成為了本次大會中討論的熱點之一。這款針對新靶點FGFR2b基因的藥物,正在給艱難抗爭中的無數患者帶來希望。
1
新靶點FGFR2b,新藥物
胃癌有望實現分而治之
由于受基因,飲食習慣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胃癌一直是亞洲的特色癌種,中、日、韓三國毫無意外地成為世界胃癌大國。而中國胃癌患者群體不僅位居世界榜首,而且多數被確診的患者都是晚期。
除此之外,胃癌是一種具有高度異質性的癌種,這給臨床治療出了不少難題。因此,對于胃癌的治療,能根據不同的胃癌分型進行精準治療的策略,是科學界一直奮斗的目標。但偏偏晚期胃癌的靶向藥進展一直很緩慢,患者可選擇的靶向藥寥寥無幾。
近十年里,胃癌中只有兩個有關HER2靶向藥的臨床結果是陽性,一個是曲妥珠單抗,一個是最近剛獲批的DS-8201。而針對其他靶點卻收成慘淡。
在這種藥荒的局面下,晚期胃癌的一線治療有很長的時間,沒有新的靶向藥出現了。就在大家仍在翹首以盼之時,2021年的ASCO GI大會終于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FIGHTⅡ期臨床研究取得不錯的初步結果。新藥bemarituzab(bema)在這許久未見波瀾的平靜海面上,掀起了一片浪花。
據了解,bema是一款以FGFR2b為靶點的抗體新藥。而FGFR2b可在上皮源腫瘤中發現過表達。
研究者認為bema可能是通過阻止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對FGFR2b的結合和激活,從而抑制了促腫瘤信號通路,并減慢癌癥發展。
2
FIGHT臨床結果陽性
新靶點有望進軍胃癌一線治療
從這次公布的臨床數據來看,bema在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GEJ)的一線治療中,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FIGHT試驗臨床設計:
一項全球性的隨機對照雙盲Ⅱ期臨床試驗,共入組910人,最終納入155名,確診后沒有接受過治療(即一線治療),HER2陰性,FGFR2b過表達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按照1:1隨機分配成兩組,一組使用bema+mFOLFOX6方案治療,一組使用安慰劑+mFOLFOX6方案治療。
FIGHT試驗療效:
試驗中的3個功效終點均達到了預先指定的效果,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bema組與安慰劑組比:
-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9.5個月 vs 7.4個月,疾病進展風險降低了32%;
- 中位總生存期(mOS),未達到 vs 12.9個月,死亡風險降低了42%;
- 客觀緩解率(ORR),47% vs 33%,提高了13.1%。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將結果進一步分析發現,FGFR2b過表達陽性腫瘤細胞占比較高的人群,其總生存率更高。其中IHC 2+/3+≥10%的患者中, 12個月的生存率高達70.2%,而安慰劑組只有49.5%的生存率。除此之外,IHC 2+/3+≥10%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59%。
FIGHT試驗安全性:
兩組患者所有等級的不良反應事件基本相似,但bema組的口腔炎(31.6% vs1 3.0%)和干眼(26.3% vs 6.5%)發生率明顯高于安慰劑組。bema治療組的不良事件≥3級的發生率高于安慰劑組(82.9%對74.0%)。因不良反應而停藥的患者,在bema組也更多(34.2%)。
因此,盡管bema讓我們看到了更好的療效,但其相關的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據了解,該研發團隊在設計Ⅲ期臨床試驗時,將基線眼科檢查,預防性潤滑滴眼液,角膜毒性征兆和癥狀進行全面考慮,進行相應的密切監測。
3
FGFR2b率先在胃癌一線中取得成功
其他癌種希望也不遠
FIGHT試驗的數據表明,約有30%的非HER2陽性胃食管癌患者過表達FGFR2b。另外,在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三陰性乳腺癌(TNBC),卵巢癌,胰腺癌和肝內膽管癌中都有發現FGFR2b過表達的情況。
眾所周知,無論是三陰性乳腺癌,還是胰腺癌,在臨床上都是極度難治的癌種。bema針對FGFR2b靶點取得的初步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新希望。即便是臨床試驗無法率先開展,也許在籃子或傘試驗中,這些癌種也可以考慮從這個新靶點FGFR2b基因入手。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出爐,這些看不見微光的患者,也會有一束光能照到。
參考文獻:
[1]. Catenacci, et al: ASCO 2017.
[2]. https://www.fiveprime.com/file.cfm/16/docs/Bema%20P2%20FIGHT%20Results%20ASCO%20GI%20011521.pdf.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