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相信大家肯定品嘗到了很多美食,家中應該還有很多各種各樣好吃的“年貨”,什么炸丸子、炸魚、花生、豆腐、瓜子、點心、美酒等等。可謂是應有盡有,但吃這些之前,科普君想要給大家提個醒,有些東西可千萬不能吃,因為它致癌!
下面,科普君就來帶大家好好細數一下,家中可能留有的致癌“壞東西”。
飲食類
01剩飯剩菜
由于時代的差異,老一輩人都有著勤儉節約的美德,對于未能吃完的剩菜剩飯也都會保留下來,殊不知這些剩飯剩菜中含有高致癌性的物質——黃曲霉毒素(AFT)。
說到黃曲霉毒素,癌癥患者應該不會陌生,它致癌性極強,可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此外,它對于機體的腎、肌肉、血液、胃腸道等同樣也具有劇毒。因此,大家一定要避免接觸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物。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黃曲霉毒素常常在以下幾種特點的食物中產生:溫度介于33-38℃,PH值為5.0左右,AW(水分活性)為0.99。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類食物主要是剩飯剩菜、保存時間過長的牛奶及奶制品、發霉的花生和核桃等堅果。
因此,家中如果有這些食物,一定要扔掉,千萬不能因為勤儉節約而保留下來。攝入這樣的食物,對于我們的身體是極為不利的。
02紅肉、腌菜等不太健康食物
這類食物不是說不能吃,是要盡量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有一定的致癌性。
紅肉
紅肉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而飽和脂肪酸能升高人體膽固醇水平,升高血脂,影響心腦血管。此外,一些研究也表明,紅肉能提高人患直腸癌、前列腺癌的幾率[1];
腌菜、咸魚等
在食物腌制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以后,就會結合其他胺類物質生成亞硝酸胺,而亞硝酸胺能夠誘發人食管癌[2]。
燒烤類
在食物燒烤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環芳烴、苯并芘和氨基酸衍生物等物質,這類物質進入人體后,可誘發諸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2]。
對于這類不健康的食物,偶爾吃一些也是可以的,但是要避免多吃。
生活環境類
01二手煙及多手煙
二手煙亦稱被動吸煙,是危害最廣泛、最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二手煙中含有焦油、尼古丁PM2.5等眾多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不僅可以導致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生殖發育不良等疾病,還可能導致肺癌、胃癌、誘發肺轉移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因此,應該盡量避免接觸二手煙或者多手煙。
02油煙
在做飯的時候,常常會產生大量的油煙,而這里面就含有丙烯醇、苯、甲醛、巴豆醛等有毒有害物質。同樣的,這些都是致癌物質,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安裝吸油煙機(吸油煙機記得要按時清理),而家中無油煙機時,應該做好通風,并佩戴口罩等防護物品,以減少油煙的吸入。
03汽車尾氣和空氣污染
汽車尾氣中的固體懸浮顆粒可以吸附各種金屬粉塵、強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當人被動吸入這些物質時,就會導致這些物質在人體呼吸道沉積,進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導致惡性腫瘤的出現。
圖片來源:攝圖網
空氣污染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空氣顆粒物(包括霧霾PM2.5)列為一級致癌物質 。因此,建議大家外出的時候記得佩戴口罩,一來可以減少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吸入,二來可以防止新冠的感染,一舉兩得。
生活習慣類
除了上面的講到的那些以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影響癌癥產生與否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癌癥!
01吸煙
上面已經提到,煙草對于人體的呼吸系統影響巨大,其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很多物質都具有致癌性,能誘導肺癌細胞發生突變,進而引起肺癌。
近日威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美國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中報道,吸煙或吸入二手煙導致的尼古丁暴露會增加乳腺癌患者的肺轉移機率。
02酒精
酒精對于消化道粘膜具有強烈刺激性,會引起食管炎、胃炎、胃潰瘍,甚至是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
03長時間熬夜
一般認為,晚上超過11點不睡覺就屬于熬夜,熬夜會導致體內缺乏內源氧,出現皮膚粗糙、臉色暗淡、黑眼圈、免疫力下降等癥狀。免疫功能的降低,無疑會導致機體出現癌癥的幾率增大。
圖片來源:攝圖網
節后綜合征導致了大家假期回來后常常深夜難以入睡,往往會出現連續好幾天熬夜玩手機的現象,這對于我們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建議大家還是要注意時間,盡量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
除此之外,暴飲暴食、不規律飲食、久坐、缺乏體育鍛煉等生活習慣對于人體的健康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希望大家能盡量避免養成這些壞習慣。
END
好啦,以上就是科普君給大家帶來的生活中常見的致癌因素大合集,大家一定要避免接觸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壞東西”,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在才能在抗癌路上走的更遠!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