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癌癥絕對是可防可控的,因為發達國家已經有了較為成功的經驗。
美國從1991年到2017年,癌癥死亡率下降29%。日本從2005年到2015年,癌癥死亡率下降了15.6%。這都說明了癌癥絕對是可防可控的。目前我們國家還處于癌癥高發的階段,中國人群死于癌癥的比例從1973-75年的10.1%上升至2015年的24.2%,癌癥的粗死亡率從74.2/10萬上升至170.1/10萬。但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國家的癌癥狀況已經出現轉機,年齡標化死亡率已經從1990-92年的94.4/10萬降低到2015年的77.9/10萬。
2
癌癥的發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我們可以通過自我約束來預防癌癥的發生。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常見癌癥的重要決定因素,可以占所有癌癥相關死亡人數的35%-50%。吸煙、超重、飲酒、攝入牛羊肉和加工肉類、水果蔬菜攝入量低、活動過少、紫外線暴露、生物感染這些不良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吸煙率的穩步下降,是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美國經過半個世紀的控煙努力,成人吸煙率由40%降至12%,肺癌的發病率也在逐步降低。
3
篩查和早診是防控癌癥的重要手段,也是最便捷和容易實施的。
癌癥發現早晚差別巨大,甚至可以說癌癥發現早晚的差別可能就是生和死的差別。日本這方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日本胃癌雖然高發,但早期診斷率高達50%至70%,而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大于90%,所以日本的胃癌治愈率非常高。
通過采用精準篩查手段如胸部低劑量CT、胃腸鏡、乳腺超聲和鉬靶等方法進行精準體檢或者參加篩查項目對于相關癌癥的早診早治意義重大。癌癥篩查最主要的意義就在于及時發現早期癌癥甚至是癌前病變,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癌癥患者生存的幾率。早診早治是未來癌癥防控工作的重點,也是提高癌癥5年生存率的關鍵。
4
民眾的健康意識不斷加強是防控癌癥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隨著科學素養的不斷提高,大家對于癌癥的認識更加深入,健康觀念和防癌意識不斷加強。現在HPV疫苗接種不斷普及,分餐制深入人心,體檢需求不斷增加,這些都是降低癌癥發病率的基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