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肚子怎么又痛了。”
最近,28歲的小麗總覺得腹痛腹脹,有時還會惡心嘔吐,食欲和體重都直線下降。剛開始小麗沒有過多理會,后來感覺腹痛越來越強烈,就將這些告訴了朋友。
朋友知道后十分擔心,建議小麗到醫院做詳細的胃腸鏡檢查,但小麗聽后立馬拒絕:“胃腸鏡檢查?聽說很痛苦的,我不想做。”
一個月后,小麗的癥狀不但沒有緩解,甚至更嚴重。在朋友的再三勸說下,小麗終于到醫院完成了胃腸鏡檢查。
檢查后,小麗發現胃腸鏡好像沒有想象中難受。但醫生告知小麗,她有嚴重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且直腸處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息肉,再晚些有可能惡變成胃癌,應該早些來檢查的。
小麗聽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胃腸鏡,就是把一根長長的管子插進你的身體里!”“聽說第二天要做胃腸鏡,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不知道這玩意兒折不折磨人?”
對于胃腸鏡,不少人都跟小麗一樣,抱著好奇又害怕的心理。有的人聽說做胃腸鏡很痛苦,即使沒有接觸過胃腸鏡,從心理上已經產生了抗拒。正是因為公眾對胃腸鏡不夠了解,檢查意識弱,導致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率不高。
胃腸鏡是消化道疾病的金標準
關鍵時刻,胃腸鏡檢查能救命。為什么這么說呢?在我國,死亡率最高的5種惡性腫瘤中,其中有4種是消化道腫瘤,包括胃癌、食管癌、大腸癌和肝癌。由于缺乏胃腸鏡檢查意識,導致我國85%的胃腸道腫瘤發現時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30%。
作為消化道疾病的金標準,通過胃腸鏡檢查,醫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胃腸部位的情況,也可對可疑部位進行病理學活檢,不僅可以確診病變,還可以切除,有助于及時發現早期腫瘤,提前做好干預工作。
胃腸鏡到底是怎么做的?
其實,了解胃腸鏡的檢查方法之后,你就會覺得:胃腸鏡檢查沒有那么可怕。
做胃鏡之前,需要給藥,口服麻醉劑或靜脈注射麻醉劑。然后含住一個口墊,全程張嘴,保持正常呼吸即可。利用電子胃鏡把冷光從口腔經食管、胃腔送達十二指腸球部,通過胃鏡前端攜帶的微型攝像機,攝錄下管腔內的黏膜病變。
另外,胃鏡還可以取病變組織,進一步做病理細胞檢查。完成檢查之后,胃鏡會把胃里的空氣抽吸干凈,減輕難受程度。
腸鏡檢查就是通過肛門插入一根軟管,一直從直腸到盲腸,長度大約有100多公分。軟管前端裝有攝像頭,可以查看大腸的狀態。而且,與胃鏡一樣,腸鏡內部還有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可以取病變組織或者切除病變。
胃腸鏡檢查痛苦嗎?
有的人之所以抗拒做胃腸鏡,就是自己心里把胃腸鏡“妖魔化”了,以為做胃腸鏡很痛苦。其實并非如此。
隨著設備和技術的進步以及操作醫生技術的熟練,如今,接受普通胃腸鏡檢查時的不適感大大減輕。而且檢查時間比較短,胃鏡一般3-5分鐘即可完成,腸鏡則需10-15分鐘左右。
如今,癌癥具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不少人在20、30歲左右就被查出消化道腫瘤晚期。如果能定期做胃腸鏡,那么就能及早發現異常,贏得治療時間。所以,千萬不要戴眼有色眼鏡看待胃腸鏡。
如果實在是無法忍受普通胃腸鏡,也可以做無痛胃腸鏡,病人注射鎮靜藥物后,在睡眠中就能完成胃腸鏡檢查,沒有痛苦。而且使用的鎮靜藥物起效時間很短,代謝速度很快,基本上沒有副作用。
建議4類高危人群定期做胃腸鏡
李兆申院士說過:“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癥狀,就是沒有癥狀。”所以,不要以為沒有癥狀,就不用做胃腸鏡檢查。醫生建議,年齡大于40歲的人群應定期做胃腸鏡檢查。
山東省淄博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朱家芹提醒:4類胃腸道腫瘤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胃腸鏡檢查意識:
- 有胃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
- 長期生活習慣不良的人群,如抽煙、酗酒、高鹽飲食等;
- 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群,如腹痛、腹脹、便秘、便血、大便習慣與性狀改變等。
- 已確診慢性萎縮性胃炎、炎癥性腸病、結腸息肉等人群。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不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胃腸道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其實,通過胃腸鏡檢查,可以提前知道胃腸道的健康狀況,以免出現異常。看完這篇文章,不要再抗拒胃腸鏡啦!其實,胃腸鏡一點兒也不可怕。#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健康科普|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做胃腸鏡可怕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0-07-24
[2]《哪些人需要胃腸鏡檢查?》.消化界.2019-07-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