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陳伯在幾年前被查出肝癌,兒子帶著他從老家到廣州動手術、做過放化療,花了十幾萬,病情總算是控制住了。
沒想到,兩年后,陳伯的上腹部又開始隱隱作痛。重新檢查后,醫生告知陳伯,他的病復發了,而且是晚期,開刀的意義不大,服用靶向藥物可能會起到作用。
陳伯第一時間詢問醫生靶向藥物的費用,醫生告知一年需要6~10萬不等,陳伯想到兒子和兒媳都只是普通白領,積蓄也不多,怕他們經濟壓力太大,而且這個病不能治好,就不想接受靶向治療。
但他的兒子卻紅著眼眶說道:“就算傾家蕩產,也要讓父親多活幾年。錢沒了可以再賺,人走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這讓不少人想起《我不是藥神》中一位老太太說的話,“我病了三年,四萬塊錢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個中心酸并不是人人能夠身同感受。
據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350萬,死亡病例超200萬。但靶向藥物的出現給癌癥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同時其昂貴的價格常讓患者及其家屬深陷于“治與不治”的痛苦抉擇中。
一、價格昂貴的靶向藥值得嗎?
靶向藥,是針對癌細胞的突變基因開發的被賦予了靶向能力的藥物或其制劑。它能夠使藥物或其載體能瞄準特定的病變部位,并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換一個說法,即癌細胞是靶子,靶向藥就是專門消滅特定癌細胞的“武器”。
靶向治療藥物治療腫瘤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精準、副作用小。現在市面上有100多種靶向藥,覆蓋了所有癌種,能夠截斷癌細胞生長、增殖的信號通路,阻止癌細胞惡性增殖而達到殺滅癌細胞、控制癌腫的目的。
分子靶向藥物若選對了,在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存活期方面確實很有效。但若選錯了,這種治療不僅浪費錢和治療時間,還耽誤病情。
二、所有癌癥患者都適用靶向藥嗎?
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所有癌癥患者都適用靶向藥。
有兩類患者不適合靶向治療:一是沒有檢測出體內有分子靶點的患者,不建議盲目追求要使用靶向治療;二是當患者檢測出體內有基因靶點后,但沒有針對該靶點的治療藥物,也不建議進行靶向治療。
因此,在使用靶向藥物治療之前,一定要先做檢測。目前有藥可用的靶點為:EGFR、ALK、ROS1、KRAS、HER2。如果自身的經濟條件能夠支撐,建議做著五個靶點的檢測。但如果經濟壓力太大,建議優先選擇較常見的3個靶點:EGFR、ALK、ROS1。
三、接不接受靶向治療?可以考慮三方面
不少的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療前可能都會猶豫不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林麗珠教授則建議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1.腫瘤惡變程度:對于不同類型以及不同惡變程度的患者,治療的原則差別很大。明確病理和預后選擇至關重要。比如乳腺癌、肺癌等,即使到了晚期,也有部分患者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如胰腺癌、肝癌等晚期的療效相對就差一些。
2.年齡和身體狀況:對于年老體弱的晚期患者,并不主張太積極治療,建議以姑息性治療和提高生存質量為主;但若是年輕、身體耐受能力好的患者,有治療希望仍需積極配合。
3.家庭經濟能力:家庭經濟情況對治療方案有直接的影響,有些藥物和治療需自費支付大筆費用。如果經濟能力一般,但需做手術、放化療或是靶向治療者,有些藥物和治療尚不在醫保覆蓋的范圍內時,應將生存期、生存質量、安全性和成本-效果比等指標和自身經濟能力結合考慮,詳細考慮后再決定是否該“放手一搏”。
四、到了癌癥晚期應該怎么辦?
有的癌癥患者當得知自己已經處于癌癥晚期時,悲痛欲絕或自暴自棄,但也有不少癌癥晚期患者選擇直面癌癥并勇敢面對。那么,到了癌癥晚期應該怎么辦?
- 1.接受正規治療
由于癌癥晚期沒有辦法痊愈,所以只能通過正規治療延緩腫瘤的進展。在治療的過程當中要注意,不是藥效越強就越好,這樣會產出非常大的副作用。應該要聽從醫囑,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在選用藥物時首先考慮的是副作用較小而且低劑量的藥物,以長期治療為主。
- 2.定期復查
定期復查是關鍵,無論是哪一種治療方式或者是藥物,患者在進行一段治療時間后,都或多或少出現耐藥性,而這時候,患者需要定期復查,查看恢復情況。如出現新的病灶,需要及時根據新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 3.營養飲食
患者飲食的補充需要營養健康,不要因為治病需要大量的錢而忽略飲食。同時,癌癥晚期的患者進行化療或者靶向藥物,其治療都是具有副作用,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與癌癥抗爭。患者可攝于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做到飲食均衡。
- 4.適當鍛煉
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所以要注意增強自身免疫系統,適當運動。但不建議進行激烈的運動或者過多運動,散步性的運動足矣。病人若沒有運動習慣,可先嘗試簡單運動如伸展和步行,量力而為,同時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不主張大規模的高強度運動。
有人說,“癌癥不可怕,沒錢吃藥最可怕”,這折射出多少患者的無奈和悲哀,病人的生活里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但幸運的是,隨著國家醫療體系保障的日益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抗癌藥物及治療方式出現,給了患者新的希望。#清風計劃##關注她健康##癌癥離你有多遠#
參考資料:
[1] 《近幾年來,癌癥死亡率飆升,從此病中竟能看出癌癥的詭異性!》生命時報.18-07-24
[2]《晚期腫瘤患者砸錢換命 到底值不值?》.大洋網-廣州日報.2010-12-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