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17時,香港電影金牌綠葉、演員吳孟達因肝癌在香港離世。
前段時間,43歲的音樂人趙英俊也是因肝癌去世。(43歲音樂人趙英俊因癌去世,只因不信中醫?治療癌癥最怕一根筋 )
吳孟達,可以說是70后、80后眼中的黃金配角,他在與周星馳合作的一部又一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角色。
除了熒幕中的明星,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掙扎在肝癌,甚至是癌癥陰影中的普通人。
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中顯示,肝癌以83萬的死亡人數在癌癥死亡人數前十的癌癥中高居世界第三,在中國癌癥新發病例癌癥中位居第六。
而可怕的是,約85%的患者就診時經已經是中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肝癌有早期信號嗎?
為何肝癌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
首先是由于肝臟的內部結構所致。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當體內的腫瘤長大,牽動了周圍的組織和肝臟的外膜時,才有可能引發肝區疼痛。再有,正常人只需要1/3的肝臟,就能維持日常生理功能需要,因此肝癌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癥狀,或者不足以引起重視,導致難以早期發現肝癌。
那么,早期肝癌一般會出現哪些癥狀呢?
當腫塊增大到一定大小,影響到肝臟功能時,會出現乏力、食欲下降、厭油、上腹部飽脹不適等癥狀,而這些癥狀不具有特異性,往往被認為是工作太辛苦、壓力大、普通感冒等被忽略,當出現黃疸、肝腹水時才引起重視,這個時候常常已經是中晚期。
一種病毒與肝癌相關,早接種,早預防
我國是乙肝大國,臨床中80%的肝癌都與乙肝有關,而乙肝的發生與一種病毒有關,即HBV。乙型肝炎感染之后,如不經治療,放任發展,會逐漸發展成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的發生,可以說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炎是引發肝癌重要的誘因。
因此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導致的肝炎,要采取積極的抗病毒治療,保護肝臟,防止肝纖維化、肝癌的發生。
若沒能早期發現肝癌,只能等待死亡嗎?
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僅為12%。那么,對于肝癌這種發展快、惡性程度高的癌癥,如果我們沒能早期發現,就是被判了死刑嗎?
未必。
其實對于晚期腫瘤患者,化療依然會起到它的治療作用。但也有一些患者,由于疾病的進展,已經不能做完全程或根本無法化療,這時可以選擇輔助中藥治療,使得脾胃功能可以調整,氣血得以恢復,在服用一段時間的中藥后,可根據身體恢復情況,做后續的治療計劃。
肝癌患者服用中藥后是否會損傷肝臟?
講到這里,可能大家又會有疑惑,本身肝癌患者就已經損傷了肝臟,江湖中廣為流傳著“中藥傷肝臟”的傳言,那么肝癌患者能否吃中藥呢?
對于肝癌患者,肝病的專科醫生會考慮到相關問題,會選擇對肝臟有好處、不會引起肝損傷的中藥。而且,中藥湯劑比較靈活,可以針對病人的全身癥狀進行靈活的加減,更有利于患者在短期內進入到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進而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中醫藥在改善癥狀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不僅不會損傷肝臟,反而還會保護肝臟,改變癌狀態。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有肝癌家族病史者,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攜帶者,肝硬化患者,長期酗酒者、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等高危人群更要注意及時進行篩查。大家不要只有在當明星們罹患癌癥時甚至已經去世時,才愿意去了解癌癥,注重健康,應該是種常態,而不是偶然為之。
延伸閱讀——
這屆中年人都開始得肝癌了!醫生:肝癌大概分4種,我給你4種藥方
#肝癌# #吳孟達去世# #癌癥# #滾蛋吧腫瘤君# #中醫#
通知:中醫腫瘤臨床專家李忠教授恢復出診。
點“了解更多”試試↓↓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