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lorlabtinib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將其適應證擴展至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1。
此次適應證獲批是基于一項名為CROWN的III期臨床研究2,該研究首次中期分析結果在2020 ESMO年會上公布,并且研究全文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CROWN研究結果顯示,在既往未經治療的晚期ALK陽性NSCLC患者中,經過盲態獨立中心審查委員會(BICR)的評估,與克唑替尼相比,lorlabtinib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72%(HR 0.28,95%CI,0.19-0.41;p<0.0001)。
Lorlabtinib是第三代ALK抑制劑,擁有最廣泛的針對ALK耐藥突變的覆蓋譜,且具有良好的通過血腦屏障的能力。前期研究發現,lorlabtinib后線治療一代或二代ALK-TKI類藥物耐藥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且對于腦膜轉移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2018年,FDA批準lorlatinib上市,用于治療ALK陽性轉移性NSCLC患者,這些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或至少一種其它ALK抑制劑治療后疾病進展;或接受阿來替尼或塞瑞替尼作為第一種ALK抑制劑治療后疾病進展。
CROWN研究是一項III期全球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旨在探索lorlabtinib對比克唑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入組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lorlabtinib(100 mg QD)或克唑替尼(250 mg BID)治療,分層因素包括中樞神經系統(CNS)轉移和種族等。主要終點是BICR評估的PFS。次要終點包括研究者評估的PFS、BICR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和顱內ORR、總生存期(OS)和安全性。
從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共計23個國家104個研究中心的296例患者入組。Lorlabtinib組和克唑替尼組分別入組149例和147例患者,克唑替尼組有5例患者未接受治療,但納入意向治療分析(ITT)人群。兩組之間基線特征均衡可比。Lorlabtinib組和克唑替尼組分別有26%和27%的患者基線存在腦轉移。
數據截止時,lorlabtinib組和克唑替尼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18.3個月和14.8個月。與克唑替尼組相比,lorlabtinib組患者中位PFS明顯延長,兩組的中位PFS(由BICR評估)分別為未達到和9.3個月(HR=0.28,P<0.001);研究者評估的中位PFS分別為未達到和9.1個月(HR=0.21,P<0.001)。PFS亞組分析結果同樣支持lorlabtinib治療。Lorlabtinib組和克唑替尼組由BICR評估的ORR分別為76%和58%。在基線有可測量病灶的腦轉移患者中,lorlabtinib組和克唑替尼組的顱內ORR分別為82%和23%,其中完全緩解(CR)率分別為71%和8%。
安全性方面,lorlabtinib組和克唑替尼組≥3級不良事件(AE)發生率分別為72%和56%,兩組分別有 7%和9%的患者因AE導致治療永久終止。Lorlabtinib組最常見的AE是脂質異常。
參考文獻:
1.US FDA expands approval of Pfizer’s Lorbrena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LK-positive metastatic lung cancer. News release. March 3, 2021. Accessed March 3, 2021. http://bit.ly/30e9cWU
2.Shaw AT et al.First-Line Lorlatinib or Crizotinib in Advanced ALK-Positive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 Nov 19;383(21):2018-2029. DOI:10.1056/NEJMoa202718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