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疾控
宮頸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是唯一可以通過定期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并改變預后的疾病。
之所以通過篩查可以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是因為篩查可以發現宮頸的癌前病變。而由宮頸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的進程是比較緩慢的,一般要8-10年。所以,當我們通過篩查發現其癌前病變時,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處理,使疾病止步于癌前,從而避免了宮頸癌的發生以及對生命的危及。
且研究發現,99.7%的宮頸癌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所以眾所周知,HPV疫苗一直被高度關注,而關于打了疫苗還需要做宮頸癌篩查嗎?很多小伙伴充滿了疑惑,以及宮頸癌篩查需做哪些檢查項目?多久做一次?江江和和蘇蘇這就來科普,一次說清楚!
接種HPV疫苗后
仍需定期做宮頸癌篩查!為啥?
接種HPV疫苗可以使宮頸癌的幾率降低,但并不能完全預防宮頸癌。
HPV是個大家族,型別有點多,而HPV疫苗并不是全部覆蓋病毒的。目前的二價疫苗和四價疫苗是針對HPV16和18兩種型別,只能預防70% — 80%左右的宮頸癌,九價疫苗也只能預防90%左右的宮頸癌。并且疫苗對大年齡段的女性保護效力會低于小年齡段。所以接種HPV疫苗后,還是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篩查
選TCT還是HPV?哪個更靠譜?
有沒有注意過,體檢的時候,婦科檢查里面有個TCT、HPV檢查?
是的,這兩項檢查都是宮頸癌篩查的“手段”!TCT即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HPV則是人乳頭瘤病毒檢查。(太專業了,聽不懂……)
好吧,那就換個好理解的說法。
如果把宮頸看出一個大本營,那里面的細胞就是這個大本營里的士兵,由于各種原因,管理不善、敵人收買……有的士兵開始反抗,不服從管理,當秩序被破壞,混亂達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宮頸癌,當然,這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如上所述,一般需要8-10年。
而HPV就是入侵的敵人,用盡各種手段煽動士兵造反,若大本營持續遭到敵人的蠱惑、破壞大于2年,就可能破壞大本營的秩序,引起混亂,從而導致宮頸癌的發生。
當然,大本營也不會坐以待斃!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是這個大本營的監督員,抵御外敵,沖啊!殺呀!同時清查處理掉不服從管理的士兵,有異心者,殺無赦!
TCT檢查就是查看這個大本營里是不是有不服從管理的士兵,以及規模如何,而HPV檢查則是查看是不是有敵人入侵了……
至于選哪個?哪個更靠譜,還是都要查?多久做一次?
雖說HPV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的發生,但HPV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性活躍期的女性中HPV的感染率還是比較高的,而且有80%~90%的感染者不需要經過任何治療可以在2年內自然消退。因此,單純發現HPV感染并不代表一定會發生宮頸癌,還需要結合細胞學檢查結果共同判斷。
有個這樣的說法:TCT+HPV=安內+攘外。攘外必先安內。具體篩查建議,繼續往下看——
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
疾病越早發現,越易治愈,且對于家庭的治療負擔也更小。結合美國癌癥協會 2020 年 7 月 30 日最新宮頸癌篩查指南及《 2020 世界癌癥報告》,我們建議各年齡段的女性每年都接受一次常規婦科檢查,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宮頸癌篩查。
以下篩查建議適用于大多數女性
25~29 歲:每 3 年進行子宮頸刮片檢查(無性生活的不需要做)
30~64 歲:每 5 年進行「宮頸刮片+HPV檢測」聯合篩查或每 3 年進行宮頸刮片
65 歲以上:如果在過去 10 年中沒有異常的子宮頸刮片檢查或HPV檢測結果,則可能不需要更多篩查。
以上篩查頻率均基于檢查結果為陰性的基礎上,如果在篩查中發現異常,必要時還需要提高篩查頻率或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
宮頸癌篩查需注意什么?
1.女性體檢一般要求在非月經期進行,宮頸癌篩查也一樣,最好是在月經結束3~7天內做。
2.宮頸癌篩查前2天夫妻不要同房。
3.宮頸癌篩查前1天不要沖洗陰道,更不能使用陰道棉、陰道栓劑、陰道上藥、局部使用避孕藥膏;陰道內診要等宮頸癌篩查做完后再做。
4.已患有婦科炎癥,要等治愈后再做宮頸癌篩查,以免結果不準確。
如今,宮頸癌前病變的治愈率幾乎達到100%。只要定期復查,即使復發也可再次治療控制病變發展。
接種HPV疫苗,同時定期做宮頸癌篩查,宮頸癌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完全可以將其扼殺在搖籃里。愿醫學的發展讓每一位女孩都健健康康,一生不受疾病之苦。
參考
1. 小大夫漫畫:宮頸癌篩查哪個更靠譜?TCT和HPV哪個靠譜?
2. 丁香醫生:癌癥很可怕?消滅宮頸癌 3 步走!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