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耐藥一直是肺癌治療的臨床難題。即使對于第三代EGFR TKI奧希替尼,依然難逃耐藥命運。為了避免靶向藥物用盡時束手無策,耐藥后處理迫在眉睫。
近期,“再挑戰或再引入”用藥可能會成為患者在后線無高效方案可選時的挽救措施。“再挑戰”顧名思義就是將既往使用過的有效藥物再次使用,這種方法在臨床上也有不少數據支持。這種類似輪換/交叉用藥的治療方式,在適當時機可以將藥物利用度及其臨床獲益最大化。
EGFR耐藥后穿插化療,再挑戰靶向藥物,疾病控制率(DCR)為73%[1]
在Lung Cancer雜志上發表的一項回顧性分析中,納入2016年6月-2018年4月期間日本岡山大學醫院使用奧希替尼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均攜帶EGFR敏感突變(19del/L858R)合并繼發T790M突變。研究中奧希替尼再挑戰定義為初次用奧希替尼耐藥后,接受化療(一線或多線)再次進展,后續用回奧希替尼治療。
研究共納入17例患者,奧希替尼再挑戰的既往中位治療線數為5(即是多線治療失敗后的患者)。初次接受奧希替尼的客觀緩解率(ORR)為47%,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8個月,這類患者既往接受奧希替尼的療效較AURA試驗結果更差。可見,研究分析的患者為后線急需挽救方案的患者,身體情況也不是太理想,并且部分患者還用過免疫治療。對于這部分難治性患者后線再用奧希替尼治療的效果如何?以下細說。
共有15例患者可評估影像學療效,再挑戰奧希替尼的ORR為33%,DCR為73%。另外兩例患者使用奧希替尼治療癌性腦膜炎(由腫瘤腦轉移引起),其中1例患者的頭痛及惡心等癥狀明顯緩解。因此,總體來說,17例患者中共有12例(71%)從再使用奧希替尼治療中獲益。患者的中位PFS為4.1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9個月。
總體來看,既往奧希替尼治療進展后穿插化療方案,再度進展時用回奧希替尼治療,仍然有效,DCR為73%,療效相當令人滿意。
吉非替尼再挑戰研究,穿插化療,T790M陰性患者效果更佳,DCR為69.8%
[2]
一項多中心、單臂前瞻性II期研究,納入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間,來自中國七個醫療中心的晚期NSCLC患者,一線吉非替尼及二線化療進展后,三線再挑戰接受吉非替尼治療(250mg/天)。關鍵入組標準為:一線用吉非替尼起效(PFS≥6個月)及二線用含鉑雙藥化療有效(≥4周期),且二線治療后進展的EGFR敏感突變晚期NSCLC患者。
研究共分析了43例患者,吉非替尼三線再挑戰的ORR為4.7%,DCR為69.8%。中位PFS為4.4個月,中位OS為10.3個月。
共有8例(18.6%)的患者PFS為9個月以上,最長達到了29.7個月之久,TKI再挑戰在這些患者中取得較好結果。
研究發現,T790M陰性患者再使用吉非替尼的獲益更多。T790M陰性患者的DCR明顯高于T790M陽性患者,分別為78.1%和45.5%;T790M陰性患者的中位PFS增加了一倍以上,分別為4.7個月vs 2.0個月;中位OS的獲益亦偏向于T790M陰性患者,分別為15.2個月vs 7.7個月。T790M陰性的患者在DCR、PFS及OS方面均取得了獲益。
EGFR耐藥后穿插免疫治療,再挑戰靶向藥物,DCR為76.1%[3]
從既往的研究證據來看,EGFR與免疫治療,水火不容。研究并不支持EGFR突變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療,原因是療效低、毒性大,容易出現超進展。但一項臨床研究打破了這種常規“共識”。EGFR突變患者耐藥后后線使用PD-1單抗,不僅安全而且還能使患者對EGFR靶向治療再次敏感。
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EGFR靶向治療(阿法替尼、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進展后再挑戰使用EGFR靶向藥物的療效情況。共納入75例EGFR突變(19Del或L858R或L851Q)晚期NSCLC患者,既往接受過EGFR靶向治療且疾病進展。研究根據后續是否使用免疫治療分為兩組,試驗組:接受PD-1治療(帕博利珠單抗單抗或納武利尤單抗),進展后再挑戰EGFR 靶向藥(n=13例);對照組:未接受PD-1治療接受靶向藥再挑戰(n=62例)。
試驗組這13例穿插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具體情況如下:
一線靶向治療:8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療,4例接受阿法替尼治療,1例患者接受奧希替尼治療。ORR為84.6%,DCR為92.3%。
免疫穿插治療:帕博利珠單抗或納武利尤單抗, ORR為0%,DCR為 30.7%。
EGFR再挑戰:8例患者接受了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或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治療,5例患者接受阿法替尼治療。
結果發現:EGFR耐藥后穿插免疫治療,EGFR再挑戰,ORR達46.1%;而EGFR耐藥后未行免疫治療組,ORR只有1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6)。
此外,試驗組的DCR達到76.1%,PFS和OS分別是5個月和25個月。
結語
以上PD-1序貫EGFR TKI的治療模式為肺癌治療帶來了新思路。提醒我們,免疫、靶向治療序貫/交叉方案可以靈活多變,在多線耐藥后打破常規思路或可出奇制勝。但上述研究納入人數有限,期待研究者公布更多研究數據。
再挑戰治療帶給我們許多用藥啟發。綜上,治療耐藥后換用其他方案治療一段時間,或可改變腫瘤細胞的特征,可能會出現再次對原方案敏感的機會。當然,EGFR TKI再挑戰的獲益人群亦是臨床探索重點,期待未來可以在精準指導下合理選擇EGFR TKI、安排用藥順序,從而使患者獲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Eiki Ichihara et al. Re-administration of osimertinib in osimertinib-acquired resis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2019;
2.Giulio Metro et al.Successful Response to Osimertinib Rechallenge after Intervening Chemotherapy in an EGFR T790M?Positive Lung Cancer Patient.2019;
3.Effectiveness of EGFR-TKI rechallenge immediately after PD-1 blockade failure.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