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位患兒母親發來私信:她的孩子從初二開始就容易上課時嗜睡,以為是營養不夠,休息不夠,于是加強營養,增加休息時間,但嗜睡情況卻還是毫無改變,最終不放心的母親領著孩子去檢查,結果檢查出腦腫瘤。
你看,腫瘤是不會“高調”宣布出現的,它善于用最平常的方式偽裝,然后給出致命一擊。
腦腫瘤常見的癥狀是頭痛,隨著時間的推移,顱內壓增高,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頭痛,此外還可能出現噴射性的嘔吐。除此之外,腦腫瘤還會出現視力聽力或言語障礙、失去平衡以及步態異常、異常嗜睡或不愿活動、精神或情緒異常、癲癇、偏癱等癥狀。
腫瘤不僅僅發生在成年人身上,更不單純是一種“老年病”,兒童腫瘤的人數同樣不可小覷。在以前的科普中,也沒少講過關于兒童腫瘤的相關內容。今天,我們針對一些常見的、卻又不容易發現的兒童腫瘤早期癥狀做以科普。
腎母細胞瘤:常見于5歲以下的孩子。家長往往在給小孩更衣、洗澡時無意中發現無痛性腹部腫塊或腹部異常隆起。有的患兒還伴有血尿、高血壓等癥狀,極少數患兒還會伴有腹部疼痛或者腹脹、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發燒等癥狀。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換衣服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身體情況,若有不適及早就醫。
白血病:貧血,幾乎所有患兒都會有的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懶動。發熱也是非常常見的癥狀,因為癥狀太常見,難以引起家長重視,常以感冒處理。如發熱超過2周以上仍無好轉,同時伴有發腫塊、出血、關節疼痛等癥狀,家長就應小心患白血病的可能。
視網膜母細胞瘤:早期視網膜母細胞瘤會出現貓眼癥或者白瞳癥,若錯過早期治療時機,孩子很有可能會摘除眼球。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判斷出是否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可能:在較黑的環境中,讓孩子直視打開閃光燈的手機鏡頭(有些手機是有“消紅眼”功能的,需要去掉),拍照。如果照出來的照片中,發現孩子瞳孔里有白色或黃白色形似貓眼的反光時,很有可能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有些孩子還會表現出不能完全追隨物體、斜視等癥狀,若出現這些情況,家長千萬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橫紋肌肉瘤:這種腫瘤可能發生在身體各個部位,最常見的是在頭頸部、泌尿生殖器官和四肢上,早期癥狀多為無痛性腫塊。但發病部位不同,其癥狀也不一樣,如生長在鼻腔,可能會引起鼻塞、流鼻血。生長在耳部,可能會引起耳痛、耳道內流血或流液,耳道內可能出現腫塊。生長在四肢,一般表現為四肢部位腫塊,可能出現肢體局部疼痛。
可以看出,很多兒童腫瘤都有包括貧血、乏力、關節痛、腫塊等全身癥狀,有些患兒可能還會有生長發育障礙,如無法獨立坐起、走路,或成句說話等,都需要家長提高警惕,引起重視。
隨著越來越多的醫療工作者、醫療機構的科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并重視兒童腫瘤,在這里,也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們,在平時生活中,多注意小朋友的一些異常舉動或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更多其他案例可點擊:
1、國內疫情雖平穩,但兒童腫瘤群體不可忽視,有個好胃口,是關鍵
2、有媽媽問:腫瘤兒童能吃中藥嗎?什么時候吃中藥最好?有啥好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