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50歲的陳梅(化名)被確診乳腺癌,隨后做了右側乳房切除術和掃腋,手術很成功,陳梅以為自己可以一直這樣下去。
但在5年后,陳梅再次在乳房感受到了腫塊,這意味著癌癥可能復發了。之后陳梅又再接受多次化療,2年后的一次檢查,陳梅被告知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肝臟。那一次,她做好了離開的準備。
但上天似乎在眷顧著陳梅,在那不久后,醫生通知陳梅她符合一項免疫治療臨床試驗的資格,陳梅再次見到了希望。
接受免疫治療后的十幾天,陳梅感覺腫瘤變軟且變小了,3個星期后,病理報告顯示腫瘤完全消失,也就是免疫治療使癌細胞“清零”了!就連醫生都表示這十分少見。
之后的幾年里,陳梅一直保持無癌狀態,又再次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實際上,陳梅并不是個例,杭州一位66歲的胃癌晚期病人也通過免疫治療+手術的方式實現痊愈。可見,免疫治療的出現為癌癥患者帶來了新福音。
神奇的免疫治療到底是什么?
所謂的免疫治療療法,就是對體內的癌細胞采取徹底的阻斷,避免其在其他的組織和器官內發生轉移和擴散。例如通過結合腫瘤細胞的PD-1受體,使PD-1與PD-L1無法結合,激活自身T細胞活力。
浙大一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高原醫師表示,這種借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腫瘤實施打擊的治療是近兩年在臨床上比較新型的方式,可以說是給了晚期癌癥患者一個新的選擇,其效果比化療和手術都要好一些,對于某些實體腫瘤甚至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
相比傳統的化療手段,免疫療法具有反應快、副作用小、療效持久的顯著優勢。由于免疫療法是通過增強患者的免疫力來殺死腫瘤細胞,因此副作用也更小,還能防止腫瘤細胞產生耐藥性,以避免癌細胞的復發。
免疫治療也是“雙刃劍”,并非人人適用
雖然免疫療法的優點顯著,但可能會因為過度激活體內的“警察細胞”而引起皮膚毒性、肝損傷、肺損傷、胃腸道損傷等不良反應。
另外,免疫療法也未必適合所有人和所有癌癥。首先,在臨床上,免疫療法對淋巴瘤、黑色素瘤、肺癌等腫瘤的效果較好,但它主要針對的是人體內的PD-1、PD-L1、CTLA4等抗體,并非所有癌癥都作用于這些抗體,因此免疫療法不能對所有癌癥都能呈現出顯著的效果。
其次,有一部分病人的腫瘤對免疫療法不敏感,起效慢,可能要用3~4個月才能見效。還有一小部分癌癥病人,用了免疫藥物后反而加速腫瘤的增長,使治療適得其反。
因此,在使用免疫療法之前,患者應該先做基因檢測等檢查,根據身體狀況和病情以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免疫治療。
新版醫保目錄實行,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單抗降幅80%
對于大多數癌癥患者而言,免疫治療作為新興的治療手段,所需費用并不便宜。
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國家保障力度的加大,在2021年3月新實行的國家醫保目錄中,全球最新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單抗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價格降幅達80%。
在最新的醫保目錄中,百澤安的最新價格為2180元每支(醫保報銷前),一年的治療費用低于7.5萬元,符合醫保報銷適應癥的患者負擔會更輕。
此次百澤安被納入醫保的2項適應癥包括:①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②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
除了這兩種適應癥外,百澤安聯合化療用于一線晚期的非小細胞肺鱗癌的新療法也已經在國內獲批,前途一片光明。
隨著醫學日新月異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治療手段被應用到癌癥的治療中,其中免疫療法具有很大的優勢,也是目前走在前沿的抗癌療法,相信日后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免疫藥物問世,為癌癥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存可能。#清風計劃##關注她健康##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MILLER J F, SADELAIN M. The journey from discoveries in fundamental immunology to cancer immunotherapy[J].Cancer Cell,2015,27(4):439–449.
[2]《免疫療法未必適合所有腫瘤》.健康時報.2018-08-07
[3]《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啟用,全球最新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單抗降幅80%》.健康時報網.2021-03-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