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腫瘤病友而言,放療是一種什么神秘的技術。光子放療、質子放療、重離子放療,適形技術、調強技術、圖像引導技術,X刀(速鋒刀)、γ刀(伽馬刀)、Tomo刀、射波刀……一個概念接著一個概念,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有什么本質區別,也分不清楚到底哪些是正經的新技術,哪些是噱頭,關鍵價格還差很遠——這錢,到底花的值不值。
本文無意一次性把這些問題都講清楚,先告訴大家最核心的三個關鍵常識。
01
目前絕大多數三甲醫院提供的普通放療,用的都是三維調強光子放療,也就是說目前常規的放療技術里已經包括了三維、適形、調強以及圖像引導等最基本的技術元素,同時加速器里釋放出來的是光子射線——言外之意,那些再把這些概念作為賣點來炒作的機構,是非常low的機構。
02
X刀、伽馬刀、Tomo刀、射波刀等幾乎絕大多數刀,本質上就是一種更精準的光子放療而已,相比于常規放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并不一定能顯著提高療效,只是可能可以降低一定程度、略微地降低副作用,同時縮短治療時間罷了。
03
質子重離子放療,與其他放療技術,最根本的區別就是釋放出來、用來殺傷癌細胞的射線不再是光子射線,而是質子或者重離子這些帶電的、有質量的粒子,不過截止目前,絕大多數研究表明,在絕大多數癌癥病人里,質子重離子相比于目前常規開展的放療技術,也不能顯著提高療效,也只是一定程度、略微地降低副作用而已。
知道了以上三點,可以解決病友們絕大多數的困惑了。
言歸正傳,本文要重點介紹的是一種近年來不斷流行的光子放療技術:立體定向放療,一種提高單次放療劑量、縮短放療時間、提高放療精準度的放療技術——這就好比,原來是拿一根棍子,每天打癌細胞一次,一共打30次;現在改成一次性拿幾根甚至10幾根棍子,捆在一起,每天狠狠地打癌細胞一次,一共只需要打三五次、六七次之類的,也可以達到和原來一樣甚至療效略好的效果。
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立體定向放療在寡轉移的實體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根治性效果,同時立體定向放療可以顯著增加PD-1抗體的敏感性(而常規調強放療的增敏效果并不好)。
關于寡轉移以及立體定向放療用于根治寡轉移患者,咚咚已經進行過一次科普,歡迎大家復習舊文:同是晚期癌癥,為何這類患者可以“治愈”?
不過,截止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EGFR突變的晚期肺癌,如果一開始是寡轉移,那么立體定向放療聯合靶向藥,已經有成功的3期臨床試驗數據),尚無一錘定音的3期臨床試驗數據證實:針對寡轉移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利用立體定向放療技術,把所有轉移灶全部照射一遍,具有臨床治愈的可能性。
不過,這樣的想法以及小規模數據已經很多,業內部分專家也認可這樣的想法,現在就缺一份有說服力的大樣本數據。因此,當英國專家把一份前瞻性的人群數據匯報出來的時候,業內為之振奮。
從2015年6月到2019年1月,英格蘭島上17家醫院一共前瞻性入組了1422名合并寡轉移狀態、且接受立體定向放療的晚期實體瘤患者,這些病人的原發病主要是前列腺癌(406名)、腸癌(397人)、腎癌(143人)、乳腺癌(78人)、肺癌(64人)、惡性黑色素瘤(58人)還有276名其他各種零零散散的癌癥,最常見的轉移病灶是肺轉移(411人)、椎體轉移(132人)、其他部位骨轉移(169人)、腎上腺轉移(41人)、肝轉移(135人)、淋巴結轉移(439人)等,轉移的病灶數絕大多數是1個,還有20%左右的病人是2個。
這批大樣本寡轉移晚期癌癥病人,接受立體定向放療,同時聯合傳統的藥物治療,1年生存率高達92.3%,2年生存率高達79.2%。
當然不同癌種,本身惡性程度不同,生存率也有差異,惡性黑色素瘤最難治,2年生存率為60.5%;而前列腺癌最好治,2年生存率接近95%——不過不管是哪一種癌癥,這批寡轉移患者經過藥物聯合立體定向放療后,生存率相比于歷史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暴漲。
比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哪怕是接受了PD-1抗體免疫治療,2年的生存率,歷史數據都只是在30%左右;而寡轉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接受了藥物聯合立體定向放療后,2年生存率高達65.4%,足足翻倍。
這是這樣一份超千人的大樣本前瞻性數據,讓英國健保系統第一次認可了立體定向放療用于寡轉移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并且可以用醫保來支付。
除了潛在的治愈寡轉移的能力,立體定向放療,還可以增加PD-1抗體的敏感性。
這部分內容,其實我們之前也做過報道,歡迎大家復習:PD-1+SBRT:抗癌新組合,有效率翻倍,顯著延長生存期
本文需要和大家更新的是一份最新的匯總數據,來自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的James Welsh教授將兩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的肺癌臨床試驗,逐個患者的資料匯總在一起,重新進行了分析,148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76名患者接受PD-1抗體單藥治療,72名患者接受PD-1抗體聯合放療(其中有常規放療,也有立體定向放療)。
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明顯提高了治療有效率,延長了生存期。治療有效率從19.7%翻倍到了41.7%,中位總生存時間從8.7個月延長到了19.2個月。而且最重要的是,PD-1抗體聯合常規放療,似乎沒有顯著提高療效;提高療效的功勞,主要是立體定向放療的部分患者貢獻的。
最后補充一點,由于國內奇葩的定價原則(放療的收費并不是按照技術難度、治療效果定價,而主要是根據放療的次數和天數等參數定價),因此治療時間縮短、治療次數縮短、療效增加、技術難度提升的立體定向放療,反而比普通常規放療還便宜(在歐美國家,立體定向放療的價格是常規放療的數倍)。
因此,在現階段的國內,立體定向放療,相比于常規放療,的確堪稱價廉物美。
參考文獻:
1. Stereotacticablative body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ligometastatic cancers: aprospective, registry-based, single-arm, observational, evaluation study.Lancet Oncol2021 Jan;22(1):98-106
2. Evaluationof Definitive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and Outcomes in Adults WithExtracranial Oligometastasis. JAMA Netw Open 2020 Nov 2;3(11):e202631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