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前,45歲的陳姐在下班回家后覺得肚子痛,到廁所一看,出血了。不過陳姐看了看日歷,原來是經期到了,所以就沒太上心。
一周過去了,陳姐發現月經還沒完全停止,腹痛越來越強烈,而且這次月經的量比以前要多得多,乳房也一直脹痛不止。
陳姐有些擔心,于是請假到醫院婦科去就診檢查。不幸的是,經過詳細檢查,醫生告知陳姐她患的是晚期卵巢癌,治愈率很低,要做好心理準備。
陳姐拿著報告單,站在走廊許久,仍然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想到家里馬上就要高考的女兒和年過七旬的雙親,她差點癱坐在地。
卵巢癌,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5萬例卵巢癌新發病例,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45%,死亡率高達60%。
七成卵巢癌發現已是晚期,治療難度大
在人體解剖學中,卵巢在人體中隱藏得很深。它位于女性盆腔深部,因此很難被發現病變。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令英表示,近7成的卵巢癌患者在首次確診時就已經出于癌癥晚期,普遍面臨治療難度大、可選治療方法不多、預后差的困境。
由于初次治療時就已經出于癌癥中晚期,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和擴散,加上每次治療之后都有可能出現耐藥的情況,導致復發周期會逐漸縮短,因此70%的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初次治療之后都會復發。
除此之外,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卵巢癌五年生存率僅有30%左右,這意味著近7成的卵巢癌患者在確診后的五年內都將面臨死亡。
最新:科學家們或發現治療晚期卵巢癌的有效策略
從上面的各種數據我們可以得知,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十分困難,而且往往收效甚微。但近日發表在《Science》子刊《傳統醫學》上的一項研究為晚期卵巢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策略。
這項由埃及梅努菲亞大學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國際團隊牽頭的研究針對的是人體內的γ-δT細胞,它是一種人體自帶的免疫細胞,主要作用就是抗感染和抗癌細胞,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研究團隊選取了卵巢癌患者的血液、腫瘤組織和腹水作為檢測樣本,然后對其T細胞受體進行測序,發現這些T細胞受體能夠對γ-δT細胞做出反應,也就是說這些細胞對卵巢癌的治療有益,這項研究為晚期卵巢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考。
卵巢癌早期難發現,2個預警信號要留心
卵巢癌的早期癥狀非常輕微,但如果細心留意,還是能夠看出一些征兆的。
- 1.月經不調
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關鍵器官,而女性每月的月經來潮也與雌激素息息相關。因此,當卵巢功能發生紊亂時,雌激素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月經不調,經量突然增多或減少。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月經提前或推遲都需要引起警惕。
- 2.腹部不適
卵巢癌發病時也會出現類似胃腸道疾病的癥狀,例如腹脹、惡心、消化不良、腹部隱痛、腹瀉等等。許多女性出現這類癥狀第一反應都是胃腸道出了問題,于是去做消化道的相關檢查沒有查出病因,卻忽略了卵巢癌這一真正的原因。
高危人群建議及早做基因檢測
卵巢癌早期非常隱蔽,又被喻為“沉默的殺手”。但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婦科中心主任向陽表示,卵巢癌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如能在早期接受治療,卵巢癌患者的五年生存期能夠從20%~30%提高到60%以上,接近三倍。
對于卵巢癌高危人群來說,及早做基因檢測是預防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之一。BRCA胚系基因突變是導致女性患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關鍵因素之一,有BRCA1突變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高達21%~50%,而有BRCA2突變的女性患卵巢癌風險也有11%~17%。如果檢測結果顯示是BRCA基因的攜帶患者,可以提前(完成生育后或35歲以后)將輸卵管和卵巢組織切除,起到預防的作用。
卵巢癌高危人群包括:年齡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或圍絕經期的女性;未曾生育或不孕的女性;有乳腺癌、結直腸癌病史或腫瘤家族史;BRCA1/2基因突變或異常的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長期服用雌激素或含雌激素藥物的女性。
在眾多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是女性常見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它有著早期難發現、后期難治療的特點,因此女性群體要更注意這方面的預防和篩查工作。在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同時,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卵巢癌篩查,做到防患于未然。#清風計劃##癌癥離你有多遠##關注她健康#
參考資料:
[1]《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令英》.健康時報網.2019-05-08
[2]《【Science子刊】科學家發現有效治療晚期卵巢癌的新方法》.轉化醫學網.2021-03-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