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ASCO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臧榮余教授首次在口頭報告專場公布了SOC-1研究的結果。與德國III期DESKTOP研究互相印證,SOC-1研究再次證實,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可為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患者帶來無進展生存期(PFS)獲益。近日,SOC-1研究全文發表于The Lancet Oncology[1]。
研究背景
約80%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線化療和靶向維持治療后會復發。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臨床應用廣泛,但其是否可用于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仍備受爭議。
近年研究顯示,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可以改善預后,延長患者生存。但由于卵巢癌復發時常發生盆、腹腔內廣泛轉移,通過手術將癌灶全部清除對手術醫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完全二次手術(R0)很難做到;而未達到完全切除(R1/R2)的手術對卵巢癌的治療不利,這也是多數復發性卵巢癌患者不能從手術獲益的主要原因。
因此,需要有效的評分系統篩選適合手術的患者。目前國際上已有的較為系統和成熟的評分系統有兩個,其一為德國婦科腫瘤臨床研究協作組(AGO)提出的AGO評分系統(II期DESKTOP研究中得到驗證)[2];其二即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臧榮余教授團隊提出的復發性卵巢癌iMODEL (國際合作擬合模型)風險評分系統。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18氟-氟代脫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可預測復發性卵巢癌完全切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臧榮余教授團隊將iMODEL評分與PET-CT成像結合,建立了新型評分系統和患者選擇標準,以篩選能從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中獲益的合適患者。
目前,有三項關于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的隨機對照研究:AGO DESKTOP(德國)、GOG-0213(美國)、上海婦科腫瘤協作組(SGOG)SOC-1(中國),旨在探索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是否可成為復發性卵巢癌患者的標準治療。
SOC-1研究于2011年正式開展,旨在確認對復發性卵巢癌進行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的療效與安全性。本研究中,臧榮余教授團隊公布了SOC-1研究的PFS結果和預設的OS中期分析結果,并首次分析了累積無治療生存時間(accumulating treatment-free survival,TFSa)。
研究方法
SOC-1是一項在中國4個中心開展的開放標簽、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入組18歲及以上的鉑敏感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一線含鉑治療結束后無鉑間期至少6個月,根據 iMODEL評分結合 PET-CT 檢查結果預測為復發病灶可完全切除。iMODEL評分由6個變量(FIGO 分期、初次手術后殘留病灶、無鉑間期、ECOG PS評分、復發時血清CA125水平、腹水)得分相加而來,總體上iMODEL評分≤4.7分提示完全切除的可能性更高。
符合條件的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序貫化療(靜脈注射紫杉醇[175 mg/m2]或多西他賽[75 mg/m2],6個周期,每3周一次)(手術組)聯合卡鉑(5 mg/ml/min)或僅化療(無手術組)。共同主要終點為PFS和OS,次要終點為TFSa。
研究結果
2012年7月19日至2019年6月3日期間,研究共納入357例患者,并隨機分配到手術組(n=182)和無手術組(n=175),兩組最終分別納入172例和158例患者(圖1)。患者基線特征見表1。
圖1 試驗流程圖
表1 患者基線特征
2019年12月17日數據庫鎖定時,無手術組中有130例患者復發。手術組和無手術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36個月和33.9個月,兩組的中位PFS分別為17.4個月和11.9個月(HR=0.58,P<0.0001,圖2),兩組的2年PFS率分別為38%和22%。事后亞組分析見圖3。
圖2 ITT人群PFS分析結果
圖3 亞組分析結果
手術組和無手術組的中位OS分別為58.1個月和53.9個月(HR=0.82),OS結果尚不成熟,仍需進一步隨訪。兩組中位至首次后續抗腫瘤治療時間分別為18.1個月和13.6個月(HR=0.59),兩組中位至第二次后續抗腫瘤治療時間分別為33.5個月和28.1個月(HR=0.69)。
手術組和無手術組的中位TFSa分別為46.8個月和42.4個月。
手術組的完全切除率為77%(132/177)。iMODEL評分大于4.7的患者被分配至接受手術,完全切除率為61%;相比之下,iMODEL評分小于4.7的154例患者被分配接受手術,完全切除率為79%。
手術組中,30天時,有9例(5%)患者發生3級或以上手術并發癥(表2)。化療期間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手術組[17%] vs無手術組[12%])、白細胞減少(9% vs 6%)和貧血(6% vs 6%)(表3)。
表2 手術組30天時并發癥
表3 安全性分析
討論與結論
結果顯示,與單獨化療相比,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序貫化療與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PFS延長相關,患者應積極在特定醫學中心咨詢是否可接受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與III期DESKTOP研究最終分析類似(PFS HR=0.66),SOC-1研究顯示,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化療可延長患者PFS達5.6個月(HR=0.58)。
至首次和第二次后續抗腫瘤治療時間是PFS和OS之間的關鍵節點,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化療的至首次和第二次后續抗腫瘤治療均長于單獨化療組。
該研究結果創新了復發卵巢癌的診療模式,為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二次腫瘤細胞減滅術提供了更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未來有望改變復發卵巢癌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Secondary cytoreduction followed by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in platinum-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SOC-1):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1)00006-1.
[2] Heitz F, du Bois A, Kurzeder C, Pfisterer J, Barinoff J, Grabowski J, Hilpert F, Mahner S, Harter P. Surgery for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Womens Health (Lond). 2011 Sep;7(5):529-35. doi: 10.2217/whe.11.52. PMID: 2187982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