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國家癌癥中心雜志JNCC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在線發表了題為“2015年中國癌癥發病與死亡統計”的研究文章。
該文章出自國家癌癥中心赫捷院士團隊,研究基于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覆蓋人口達3.1億,占當年全國總人口的22.52%。更全面、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我國癌譜流行特征及地區差異情況。
其中,除了高發病率和死亡率外,我們還注意到:男女癌癥新發病例數量均在60歲-64歲達到峰值!
為什么癌癥高發年齡節點會是60歲?小艾為大家總結3個原因:
- 腫瘤發展有潛伏期
人體內有數十萬億細胞,每天都進行著生老病死的輪回。曾經,癌細胞也是正常細胞中的一員,但是由于遺傳、輻射、病毒等因素的影響,DNA受到破壞,發生基因突變,最終變成了變異的細胞,開始“不走尋常路”,發展成癌細胞。
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不斷分裂,數量龐大。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系統也力不從心,沒有足夠的免疫細胞抵抗癌細胞,就會助長癌細胞的囂張氣焰,最終“抱團”形成腫瘤。通常,從細胞突變到癌細胞,再到變成腫瘤,一般需要10-30年左右的時間。
- “量變促成質變”
人的一生,就是從一張白紙變成一張報紙的過程。同樣的,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們身體的負荷也不斷增加,接觸的致癌物質逐漸累積。
研究顯示,在癌癥的病因中有80%來自外界致癌因素,其中大部分是化學性致癌因素。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的化學性致癌物質有甲醛、氯乙烯、亞硝胺化合物、苯、芳香胺等。比如,氯乙烯常見于產品包裝、家用器具等塑料制品的生產中,能增加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和淋巴造血系統的癌癥發病率。亞硝胺化合物常見于燒烤類、腌制類食物中,是胃癌、食管癌等癌癥的高危因素。
因此,年齡越大,接觸致癌物的時間就越長,次數就越多,體內累積的致癌物也越多,發生癌癥的幾率就越高。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老年人癌癥高發的罪魁禍首之一。年輕時不注重身體健康,經常抽煙喝酒,對肺部、胃部健康的傷害極大,還有可能累及其他器官和組織。年輕時仗著自己身體好,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導致內分泌紊亂,機體抵抗力下降,年紀大了癌癥便有機可乘。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大多數人到了三四十歲的年紀,成了家里的頂梁柱,要面臨較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難免會焦慮、抑郁,如果不及時調整,長期情緒波動,也會對癌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 老年人身體素質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也不斷退化,各種慢性疾病開始趁虛而入,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
以糖尿病為例,老年人新陳代謝速度變慢,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小,使葡萄糖耐量逐漸降低,加重胰島素抵抗,導致致高血糖,久而久之就會發生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還會引起各種并發癥,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而且,老年人本來身體就虛弱,再加上慢性病的打擊,抵抗力就更低了,健康失去了有力的保障,相當于給癌癥“開了一扇門”。
六十歲后,如何防癌?牢記“三要兩不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正常細胞到癌細胞,再到腫瘤,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止損,就能早日發現身體異常,采取應對措施。整體來看,60歲以上的人屬于癌癥高危人群,預防“三要兩不要”。
- 要定期體檢
大多數癌癥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再加上很多人即使出現了不適癥狀,帶著僥幸心理,也不會放在心上,這就體現了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發現癌癥,治療效果也越好。但是,常規的體檢是很難發現癌癥的,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做癌癥篩查。
比如,有肺癌家族史等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長期酗酒的人群,應每年做1-2次甲胎蛋白化驗和彩超檢查;如果患有乙肝或肝硬化,應每隔3-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對于患有胃腸道慢性炎癥或者有胃腸癌家族史的人群來說,應定期做胃腸鏡檢查。
- 要注重睡眠
睡眠不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在睡眠的過程中,身體會修復受損的細胞和DNA,促進新的健康細胞的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增加DNA的損傷,引起細胞功能障礙,增加細胞死亡,久而久之,就會引起細胞變異,誘發癌癥。
老年人是失眠的一大群體,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群中,有35%-50%的人經常受到睡眠障礙的困擾。老年人容易失眠的原因,與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退行性變,激素水平變化,各老年性疾病,以及精神焦慮和抑郁有關。
因此,老年人要想改善睡眠,應該遵循有規律的睡眠時間表,規律睡覺和起床的時間,養成良好的生物鐘;維持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以及柔軟、平坦的臥具;白天午睡的時間不要太長,以20-30分鐘為宜;也可以通過適度運動,加快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
如果是疾病導致的睡眠障礙,應向醫生咨詢,尋求專業解決辦法,不可忽視睡眠的重要性。
- 要保持好心態
心態是最好的抗癌神器,老年人年紀大了,容易產生孤獨感,影響情緒,進一步就會影響健康。因此,老年人要正視自己的年齡,學會自我調節,避免情緒波動和受壓抑,把一切都看得淡一點,遇到不愉快的事繞開走,哪里有樂趣就往哪里去。
同時,還可以培養幾種興趣愛好,當情緒不佳時,可以轉移注意力。平時也不要經常待在家里,要多與人交往和交流。
- 不要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意味著你離癌癥又近了一步!研究表明,久坐不動會影響腸胃蠕動,使腸道代謝物在腸內長時間滯留,增加患腸癌的風險。
還有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死于癌癥的風險高出82%。雖然老年人無法進行強度太大的運動,但是散步、慢跑、游泳等中低強度的運動不能少。每天運動30分鐘左右,每周運動2-3天,可以有效防癌。
- 不要依賴保健品
老年人對保健品的癡迷程度不一般,在廣告宣傳的夸大其詞中,不少老年人紛紛中招。事實上,不是所有保健品都有保健功效。而且,大多數保健品的成分不明,長期依賴保健品,對身體也沒有好處。最好的保健品,其實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還是要跟大家強調,癌癥可防可控,雖然老年人是癌癥青睞人群,但是不意味著所有的老年人都會被癌癥盯上。如果能做好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即使癌癥再強大,我們也能抵抗。#清風計劃##關注她健康##癌癥離你有多遠#
參考資料:
[1]《最新癌癥權威數據發布:60-64歲的人最易患癌!》.健康報.2021-03-04
[2]《60歲后進入腫瘤高發期,早期預警請注意10個癥狀》.健康報.2019-06-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