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新的一年到來,我們的癌癥治療也應迎來全新的治療進展,為患友們帶來全新的治愈希望。

    縱觀近幾年來癌癥治療取得的進展,免疫治療仍然是最重要的內容。今天我們要科普的主題同樣與免疫治療相關。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們今天要聊的,是一個值得我們警醒的臨床試驗:抗癌治療不是一場“殲滅戰”,而是一場“持久戰”。在抗癌治療中,如果一味的想著“功畢于一役”,有時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1

    雙免疫聯合,竟會起到反效果?

    大家都知道,雖然抗癌免疫藥物PD-1抑制劑對絕大多數癌癥都有著非常驚艷的療效,但它的不足同樣非常明顯:單藥使用,PD-1抗體僅對約20%的人群有效。

    這個硬傷怎么應對?

    目前,臨床上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采取PD-1抑制劑的聯合治療。通過PD-1與其他抗癌藥物的聯合,既能大幅提高治療的有效率,還有1+1>2的妙用。

    在實際的臨床中,PD-1聯合化療、PD-1聯合靶向甚至于雙免疫治療的聯合(PD-1抑制劑聯合CTLA-4抑制劑)都是抗癌的熱門方案,也確實在一些患者身上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療效。

    毫無疑問,聯合治療是我們對抗癌癥的大趨勢,也實實在在給患者們帶來了突破性的治療獲益。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會給我們帶來一種錯覺:越多抗癌藥物聯合在一塊,能起到的療效也就越強。于是,很多患者們陷入了一種誤區:

    “我要一口氣把重磅藥物都用在抗癌初期,爭取把癌癥一舉消滅!”

    而事實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近期,權威醫學雜志JCO公布了一項“失敗”的臨床試驗,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在一項隨機雙盲的三期臨床試驗中(Keynote598),研究者納入了568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都具備這些特點:都沒有EGFR或ALK突變;PD-L1表達均大于等于50%;都未經過任何抗癌治療。

    可以說,這些患者對免疫治療應該是非常敏感的。臨床試驗將他們分為兩個治療組進行對照,一組使用PD-1抑制劑聯合CTLA-4抑制劑進行治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免疫聯合”,而另一組僅使用PD-1抑制劑進行治療。

    既然是免疫治療高敏感人群,那么兩種藥聯用,一定比一種藥單獨使用效果好。而這個臨床的結論,卻讓人大跌眼鏡:

    • 雙免疫聯合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21.4個月,而PD-1抑制劑單藥組的總生存期為21.9個月;
    • 雙免疫聯合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8.2個月,PD-1抑制劑單藥組的數據為8.4個月。

    兩者之間其實沒有決定性的差距。但在安全性上,雙免疫聯合組出現了更多嚴重不良反應以及相關的死亡。基于這個臨床結果,這個臨床試驗被相關安全委員會建議停止在參與臨床的患者中使用PD-1抑制劑以及CTLA-4抑制劑聯合的方案。

    所以,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抗癌治療的藥物越多療效越好的!抗癌藥物的聯合應該在最合適的情況下使用。

    2

    什么樣的癌癥病情

    適合雙免疫聯合治療?

    判斷一種治療方式是否有效,臨床試驗以及獲批的適應癥是最佳的標準。以下是我們匯總梳理的7個雙免疫治療癌癥積極的臨床試驗:

    (1)用于術后惡黑患者的輔助治療疾病復發風險比單藥PD-1降低一半

    一直以來,專家和病友都在疑惑:既然單藥PD-1抗體在惡性黑色瘤等實體瘤患者中能起效了,那么雙免疫治療到底能不能提高療效,甚至提高治愈率?

    IMMUNED研究是一項多中心2期臨床試驗,入組的是手術已經將全身病灶切除干凈的晚期惡性黑色素瘤患者,1:1:1分組,一組接受雙免疫治療進行鞏固,一組接受單藥PD-1抗體進行鞏固,一組接受安慰劑對組。167名患者參與了這樣研究,中位隨訪28.4個月。

    結果提示三組2年的無疾病進展生存率分別是70%、42%和14%。

    也就是說,在安慰劑對照組,86%的病人在2年內腫瘤已經復發轉移;在單藥PD-1抗體組,58%的患者在2年內腫瘤已經復發轉移;而雙免疫治療組,只有30%的患者疾病出現了復發轉移。相比于單藥PD-1抗體,雙免疫治療優勢明顯。

    更重要的是,從生存曲線上看,雙免疫治療組疾病復發轉移的風險在18-24個月后基本就處于平臺期了。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患者如果2年內不出現疾病復發轉移,這些病人后續就大概率可以長期生存了。

    那么,這些經過手術切除干凈的晚期惡性黑色瘤患者,原本的臨床治愈率只有15%左右,現在提高了接近70%——雙免疫治療,讓臨床治愈率提高了4倍!當然,這只是小規模數據,3期臨床試驗還在進行中。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2)用于眼脈絡膜惡黑有效率突破個位數

    PD-1抗體免疫治療最敏感的實體瘤就是惡性黑色素瘤,在皮膚型惡性黑色素瘤中,單藥PD-1抗體就可以取得30%-40%的有效率,雙免疫治療的有效率甚至高達60%。

    但是,對于黏膜來源的惡性黑色素瘤,尤其是眼脈絡膜來源的惡性黑色瘤,單藥PD-1抗體的有效率低于5%。

    近期,一項入組89名難治性晚期眼脈絡膜惡性黑色瘤患者的2期臨床試驗,給出了略正能量的答案:

    雙免疫治療用于此類患者的有效率為12%、控制率為36%,中位總生存時間為15個月,療效維持時間最長的超過了30個月。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雖然療效依然不算好,但是至少已經比單藥免疫治療進步了一大步。

    (3)用于單藥PD-1耐藥后的晚期腎癌有效率20%

    PD-1抗體單藥治療失敗后的晚期實體瘤患者,是不是就從此與免疫治療無緣了?其實不是的,一部分患者還可以從雙免疫治療中再次獲益。

    JCO雜志公布的一項小規模臨床試驗顯示45名PD-1抗體單藥治療失敗的晚期腎癌患者,接受了雙免疫治療,客觀有效率為20%,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時間為4個月,起效的患者療效維持時間較長,其中至少2名患者已經療效維持時間超過1年。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4)用于復發難治的卵巢癌有效率31.4%

    卵巢癌,主要靠外科手術、傳統化療以及PARP抑制劑治療為主。一直以來,免疫治療用于卵巢癌,數據都不算太好。

    近期,JCO雜志公布的2期臨床試驗,數據還不錯。100名鉑類化療短期內(62%的患者是半年內)就復發轉移的難治性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療。49名患者接受的是PD-1抗體單藥治療,51名患者接受的是雙免疫治療。

    臨床試驗顯示PD-1抗體單藥治療組有效率為12.2%,雙免疫治療組有效率為31.4%,兩組的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分別為2個月和3.9個月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5)用于伴肉瘤樣分化的晚期腎癌有效率超60%

    腎癌,絕大多數都是透明細胞癌,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其他少見病理類型,比如合并肉瘤樣分化的腎癌。雙免疫細胞用于這類特殊類型的晚期腎癌患者,一直缺少大規模數據。

    入組上千名患者的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checkmate214研究中,可以把伴肉瘤樣分化的腎癌患者,專門挑出來分析一樣,樣本量還不小。

    總人群1096名患者中,有139名中高危的伴肉瘤樣分化的晚期腎癌患者,其中接受雙免疫治療的患者有74人,接受索坦治療的有65人:

    臨床試驗顯示接受雙免疫治療組,有效率高達60.8%(接受索坦治療組只有23.1%),其中包括18.9%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索坦組只有3.1%)

    更重要的是,長期隨訪下來,接受雙免疫治療這一組,有超過50%的患者長期生存、臨床治愈,導致中位總生存期尚未達到/無法計算。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6)用于微衛星穩定的膽道系統腫瘤疾病控制率44%

    膽管癌、膽囊癌,是比胰腺癌更難治、生存期更短的癌王。其中一小部分患者為微衛星不穩定(MSI陽性)的患者,這類患者接受免疫治療,自然療效很好。

    但是MSI陽性或者腫瘤突變負荷TMB高的膽管癌患者,畢竟只占少數,對于絕大多數MSS(微衛星穩定)的患者而言,雙免疫治療,或許是一條出路。

    39名復發難治的晚期膽管癌患者,接受了雙免疫治療,結果顯示客觀有效率為23%、疾病控制率為44%。起效的患者基本都是膽囊癌和肝內膽管癌患者,療效維持的中位時間尚未達到。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7)用于口腔鱗癌新輔助治療病理緩解率73%

    中晚期口腔鱗癌,需要接受放化療和手術綜合治療。近期,也有學者開始探索,利用免疫治療作為手術前的新輔助治療。

    14名患者接受了PD-1抗體單藥作為手術前的新輔助治療,15名患者接受了雙免疫治療。29名患者均在計劃的時間內順利完成了手術,沒有因為免疫治療新輔助而導致手術被耽擱。

    數據顯示兩組的病理緩解率為54%和73%。其中分別有1名和3名患者實現了主要病理學緩解(也就是說切下來的腫瘤組織里,癌細胞的成分已經小于10%,甚至是完全沒有了)。中位隨訪14.2個月,89%的患者依然健在(另外1名患者死于腦梗發作,和腫瘤無關)

    免疫治療“莫貪杯”:并不是藥物越多療效越好,適合病情才最重要

    通過這些臨床數據的解讀,相信我們能更好的用好免疫抗癌藥物這一利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