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不惑之年的我自打上班以后就基本沒進過醫院,每年連感冒次數都極少,單位歷年的體檢除了有時血脂略高外,其他基本都是正常狀態。但2019年底的單位體檢后,醫院專門給我打了電話讓我回去找胸外科大夫聊聊,接到這個電話我就有種不祥的預感,以前從沒有體檢被醫院提醒要回去找大夫的經歷。大夫告訴我,胸部CT發現了兩處磨玻璃結節,左肺上葉3-4mm,右肺下葉6-7mm,讓我先吃消炎藥,三個月后復查。之前從沒了解過肺結節的知識,問大夫這是什么病,嚴不嚴重?大夫也不明確表態,只是說結節形態不太好,現在沒法下結論,讓觀察三個月后再說。
回到家我就開始從網上惡補肺部磨玻璃結節的知識,一看嚇一跳,很多都是早期肺癌的征兆,以前從沒想過癌癥也能跟自己沾上邊,心理壓力突然大了不少,2020年初正好趕上新冠疫情,在家隔離三個月后,重新去做了CT,結節仍在,排除了炎癥的可能,但結節尺寸基本沒有變化,大夫讓繼續觀察隨訪。三個月后自己不放心又去了另一家醫院做了螺旋CT,尺寸依然是沒有變化,根據大夫說的以及自己從網上看到的,沒有變化的結節可以不用過分的擔憂,現在的醫學檢查技術精度提高得太快,以前發現不了的結節現在都能提前發現了,不用過分恐慌,自己心里也踏實了不少。
但是2020年底單位例行體檢胸部CT檢查發現,我右肺下葉的磨玻璃結節尺寸竟然增大為12mm了,看到結果頓時一陣冷汗。回家只跟老婆說了一下情況,沒敢跟父母說,我跟老婆決定再去北京復查一下看看,聽聽大醫院的專家怎么說。2021年一月中旬,我們去了北京301醫院,醫院里看病的人太多了,小地方來北京看病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簡簡單單的掛個專家號,再做個基本檢查,整個時間就要按3-5天來打算,如果還要找同一個專家看檢查結果,那就要做好至少一周的準備。
我們提前從網上預約掛的號,早上八點到醫院排隊到近十一點才進了診室,帶著以前的檢查結果跟大夫描述一下情況,大夫給開了個CT,讓檢查完再去找他,進診室總共用了不到三分鐘。我們又趕緊去CT窗口排隊,終于排到了,好家伙直接預約到三天后了。沒辦法,根據朋友的提示,可以直接去外科大樓的CT室排隊,外科大樓入口防疫檢查非常嚴格,對于外地人來說很多要求都挺麻煩,費了不少心思終于進去了,排上了CT,終于可以當天完成檢查了。下午CT結果打印出來后我們立刻又重新掛了專家號(掛專家號要一百元,心疼中),這次大夫直接根據我的結節形態診斷是早期肺癌,建議我立即手術,但是301醫院床位非常緊張,要在301醫院住院的話估計要排到一個多月以后。沒辦法我們去了北京胸科醫院,等了一周左右,醫院通知我可以去辦理住院了。
外地去北京住院還要先在本地醫院辦理轉診,否則醫保報銷比例會打折扣。跟父母說去北京做個微創切個結節,孩子上學接送全權交給了父母。2月中旬,我跟媳婦兩個人自駕去了北京。我們找了醫院附近的民宿酒店住下,車就停在酒店地下停車場,好在是新開的酒店,目前停車是免費的。疫情防控期間,外地進京就醫住院,自駕要更安全一些,就是要提前找好酒店,問清楚停車問題,要不然住上大半個月的院,停車費也是個不小的數目。為了提高效率,住院前需要辦理的核酸檢測、血常規檢查、新冠抗體檢查我都在我們本地的醫院提前做了,住院只需要做個CT就可以了。核酸檢測有效期三天,大家注意一下。陪護人員只能在手術后才能進入病房,根據手術安排再去做核酸檢測,確保有效期內進病房。手術前,我自己在醫院做各種檢查,我媳婦在民宿等待。
之前從網上看到的很多住院5天就可以出院了,自己也以為時間會很短,結果……光手術前的檢查就排了四五天,周六周日沒有任何安排,這就用了一周時間。我做了“符合線路代謝顯像功能”檢查,ECT骨掃描,腦部CT,抽血檢查,心電圖,肺功能等,這類檢查都需要提前注射放射性物質,為了保護醫護人員,注射窗口都是用鉛版全副武裝,注射的藥劑都是從鉛盒中取出的,甚至連丟棉簽的垃圾桶都是用很厚的鉛材料做的。做完檢查,大夫還專門交待離孕婦遠一點,著實讓我緊張了不少。
平時一直都喜歡打球,自己感覺肺活量還是不錯的,檢查結果也確實不錯,大夫說根據我的肺功能檢查結果,手術后對我的生活不會有什么影響,聽了之后還挺開心,可實際并不是這么回事……用了一周時間做完了各項檢查,大夫通知我下周一做手術,然后我媳婦準備做核酸檢測,等手術后入院陪護。手術前,護士問我是否要提前埋置PICC導管,由于不了解,加上胳膊里要穿入一根管子,想想就挺恐怖,就拒絕了。另外關鍵的是,這根導管醫保是不報銷的,據說要兩三千塊。但經過后來的了解,如果需要長期輸液,最好還是提前埋管,可以減少扎針的痛苦,還有不會得靜脈炎。
長期輸液,哪怕是輸的消炎藥,也會得靜脈炎,是不是很神奇。靜脈炎癥狀就是會在枕頭區域腫起一個大硬塊,很疼。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因為我后期輸液就得了靜脈炎,出院后一段時間才消下去。采動脈血檢查如果找不到血管也是很痛苦的,針頭扎進去還需要不停地攪動找血管,看著就疼。不過發現醫院有神器,一個老大爺扎了很久都找不到動脈血管,只好用神器輔助了。
終于等到了周一,手術室的大夫推著床來接我了。手術歷時三個半小時,其中包括等待術中病理的時間。手術是全麻,進手術室后不久就沒有知覺了,醒來已經在監護病房里了,渾身插著管子,還有個止痛泵。手術完成的第一個晚上,麻藥還起作用,痛感沒那么強,睡得還是比較踏實。第二天要求下床還有咳嗽排積液,這就比較痛苦了,真正體會了撕心裂肺的痛,尤其是起床和躺下的過程,非常痛苦。身上裹著胸帶,本來呼吸就只有半口氣,大夫依然要求用力咳嗽,每一個動作都會疼得冒汗,每次想用力時都會感覺排積液的管子在里面攪動的疼。每天都需要提著排積液的瓶子遛彎,為的是盡早排空積液。四天后,經過拍片,可以拔掉管子了,終于輕快了一些,但是痛感依然十足,咳嗽都要盡量忍住。手術后明顯感覺氣短,需要吸氧保持血氧濃度。我做的手術是右肺下葉切除外加右肺上葉錐切,右肺上葉結節是petCT發現的,好在術中病理是良性結節,右肺下葉病理為微浸潤腺癌,術中做了淋巴清掃,術后無需化療。
和其他病友的經歷比起來,我的經歷復雜了不少,之前以為的五到七天出院遠遠沒有實現,我手術后直到出院前一直處于發燒狀態,上午還好,下午和晚上一直在38.5度左右,持續了十多天才有所緩解,第一次積液管撤掉后,因為不退燒,又做了彩超,說還有部分積液沒排干凈,又重新插了管子,折騰的不輕。后來為了退燒,連中藥也用上了。最終住了二十多天院,終于可以出院了。手術后還需要長時間的恢復期,說話多了還是會咳嗽,走路多了依然會喘。每天增加點運動量,我想應該會很快康復的。希望未來一切都好!
抗癌衛士溫馨寄語:
本文轉載自知乎作者“凱米”!其實很多用戶體檢都會發現肺部有結節,那么這個結節就一定是肺癌的征兆嗎?其實也不一定,通常來說3cm內的結節定義為肺結節,如果在1cm以內結節被定義為小結節。小結節是通過體檢方式發現,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可以不必進行治療,如果結節比較大,那么可以定期復查,觀察,不要過于恐慌,如果兩三個月增大了,那么就需要對癥治療了,不過通常良性的居多,即便是惡性,早期的比例也很大,所以不用過于擔心!
抗癌衛士作為國內最早的腫瘤社群運營平臺,平臺內積聚了全國各地、不同癌種的資深病友,同時還配有經驗豐富的抗癌管家,在這里,作為病友或家屬,可以咨詢病情、尋求辦法,如果癌友正面臨著治療方案的選擇、正承受著化療期的副作用痛苦、正為如何營養康復而苦惱,那么不妨加入抗癌衛士病友互助交流群,尋求解決方法,如果您想加入,可私信發送“進群”,獲取入群方式,期待我們抱團取暖、共同抗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