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中醫藥物治療,大部分癌癥患者接受的都是這樣的治療方式。同樣是癌癥,治療方式大同小異,尤其是來找李忠教授看病的患者,都在服用中藥,但有的患者效果好,有的卻很差,為什么?答案其實很簡單也不簡單:
情緒。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保持良好的情緒才能有效抗癌,我們來看幾個臨床中的小故事。
在診室,一位患者對我分享自己的治療效果,“挺好,吃完藥可好了,痰也不多了,它(腫瘤)也沒長,好多癥狀都沒了,挺好的。”。這位患者很開心地表示自己現在身體不錯,可以開始上班了。
這不是第一個患者表示“吃您的藥真的是很有效”了。
患者94年診斷為乙肝,今年7月份檢查出肝上有東西,在302醫院檢查后做了栓塞和射頻手術。9月初吃過李忠教授開具的21副中藥,當時體虛、很累,吃完中藥后一點也不疲乏了,感覺身體有勁,“上次吃完您的草藥后,一點也不疲乏了”。
中醫腫瘤臨床專家李忠教授常常對患者說,藥物的加持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要有那份精氣神,只要人放松了,精氣神好了,啥事就都沒有了。治療效果與人的精氣神有很大效果。最害怕的就是整天惆悵郁悶,唉聲嘆氣,這樣不僅影響自己的心情,也影響自己后續的治療及康復。
一位胃癌患者,每天表現得十分樂觀開朗,但實際非常擔心自己的病情,經常晚上失眠,但他從來沒有向任何人表達過負面情緒,雖然都按時治療,但身體的情況依舊每況愈下,沒有好轉,在最后的日子里整宿睡不著覺,“他太要強了!”這件事情一直是他的家人的心結,如果他能及時表達自己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或許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還有兩位乳腺癌患者,都做了乳房切除術,其中一位女士每天樂呵呵,說病房都是白色藍色的,看著不爽利,讓家人看望的時候穿鮮艷衣服,同時積極李忠教授配合治療,病情一直平穩。
另外一位女士,由于家庭長期處于不和諧狀態,久而久之罹患乳腺癌,在切除乳房后,心中充滿憤恨和焦慮,短短半年就肝肺轉移。
同樣的疾病,不同的對待,其后續效果往往不同,很多患者意識不到情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力,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結果往往導致病情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不只是癌癥患者要保持好一個良好的情緒,有一個敞亮的精氣神,正常人也是如此。人如果長時間沉溺于某種情緒中,無法自拔,就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經常忍氣吞聲,長期抑郁,患癌風險會增加。
李忠教授常常勸患者:面對癌癥,打敗癌癥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情緒!
用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癌癥,積極應對挑戰。接受現實,安心配合治療,多與周圍的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學會排解不良情緒,相信最終一定可以戰勝癌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