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90后女孩,在花樣年華確診乳腺癌,且已不算早期,慶幸的是她自己的堅強和現代醫學的進步讓她充滿荊棘的抗癌之路變得并不那么坎坷。我們特邀主人公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抗癌過程和心路歷程,希望能夠給廣大乳腺癌患者帶去一點點啟示和安慰。心懷希望,向死而生。
第二天清醒后,第一次感到世界是陌生的,我恐懼這個社會,恐懼老天的殘忍,甚至害怕面對身邊的人,害怕面對他們知道我病了后,另眼相看的目光,那種目光并幫不上你什么,而只是會提醒我,我病了,是大病。
后來才知道,我只是會從她們一直羨慕嫉妒的印象里變成可憐可悲的一個話題而已。“你們知道嗎,xx得癌了,嘖,白瞎這個姑娘了,以前還很傲嬌的一個姑娘呢…”然后一堆的風涼話,從此,會變成她們的下午茶和酒桌上其中的一段話題。當然除了塑料姐妹花,也會有另一種陪著你哭、陪著你笑、陪你一起走過來的好姐妹,可是我不舍得讓她們和我一起受磨難,我自己的苦難自己來抗!
可能有些人看到后會覺得我的思想很偏激,我不抵抗你們對我有意見,但是人心真的可怕。于是我選擇了自己來承受,隱藏生病的消息。甚至我的父母我都不想告訴。想著暫時先這樣吧。能抗多久算多久,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我都不想看到他們的任何變化,只要他們還好,保持現狀就好。
簡單的給助理交代了工作的事情,來到了腫瘤醫院,等待王靖主任開診。乳腺病區,人擠人,多數患者和家屬都是愁容滿面,我不敢去看她們的眼睛,他們好像也在刻意躲避眼神一樣,也有人眼眶紅紅的。還有些是和我一樣病了的阿姨、姐姐們,側臉看著診室門口,等待主任。她像個女俠一樣,一陣風似的走過來,大喊了一聲:“找我的全進來”…我根本擠不進去,只能在旁邊靜靜的等主任把事情一件一件處理完。
等了一個多小時,主任指著我:“小姑娘,你過來”,又告訴和她出診的王翔宇醫生:“給她開住院證,盡快做檢查,病情已經耽誤了,不能再耽擱下去。”
我當時很害怕。我問:“是直接手術嗎?”
主任說:“按照手術準備,但是先把檢查做了,根據結果看看是先做手術還是先化療,你想保乳的話,可能得先化療。你自己來的嗎,親屬呢?”
我根本沒告訴爸媽我得病的事情,怕他們承受不住。主任說:“這么大事你不告訴家人我們怎么給你治療,必須告訴他們,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你面前,陪你治療。”
我哭了,我說等我一會出去再告訴。主任急了:“先出去給家屬打完電話,再進來開檢查吧!住院也得有家屬陪著。”
我跑不掉了,也搪塞不了了,診室門口,我撥通了我爸電話…
那是我28年以來第一次聽到他哭了,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 我知道,我爸疼了,他心疼,從小到大看不得我受一點的虧,我媽媽告訴我,在我三歲的時候頭發稀少,老人說讓剃光頭憋頭發,那時候我在理發店里面哭,他就在外面偷偷抹眼淚。何況是這個消息!我媽哭不出來也說不出來話,傻傻的在視頻那頭看著我…
第二天一早我爸媽從外地飛了過來,從機場直接來了腫瘤醫院,看見拿著行李一夜愁白頭的媽媽,看著左眼本來眼底黃斑病變,知道這消息后眼睛越來越看不清,左眼球變了顏色的爸爸,我不知道該怎么面對。
我想上去抱住他倆告訴他倆我害怕,但是他們比我更害怕,我有什么資格在比我還愛我自己的人面前去恐懼。我得堅強,我選擇了冷漠,選擇了回避他倆的眼睛,一個人往前走,拿著檢查單子,那一刻真想逃,不看他倆的表情,不讓他們看見我掉的眼淚……
(未完待續)
醫生建議:
1. 在發現乳房腫瘤后,要完善檢查,比如超聲、鉬靶、核磁,明確乳房腫瘤良惡性傾向和范圍、區域淋巴結情況;穿刺明確腫瘤性質;根據腫瘤情況進一步檢查,明確是否存在遠處轉移。
2. 根據腫瘤分期及患者意愿,確定是否先行術前輔助治療,目前主要是新輔助化療和靶向治療,尤其是三陰性乳腺癌和HER2陽性乳腺癌的非早期患者,新輔助化療效果較好。
3. 在診斷腫瘤后,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打擊,患者可能會經歷否認、憤怒、恐懼擔憂、希望、壓力焦慮、悲傷抑郁、自責、孤單等情緒,建議患者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1)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無論是傾訴、思考還是文字記錄自己的感受,都可能會使自己的情緒趨于穩定;
(2)將精力專注于積極地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
(3)不要責備自己,腫瘤是個意外,不是你的錯;
(4)不要強裝樂觀,要向家人、朋友、醫生表達自己的心中所想;
(5)放松自己,做一些對自己無害且喜歡做的事;
(6)做好規劃,井然有序的生活可以使心情變化。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