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醫生忠告:即使沒癥狀,40歲以上必須做一次胃鏡,預防是關鍵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在40歲以前,無癥狀做一次胃鏡檢查;有癥狀的要立即做相關檢查。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高死亡地區,占全球發病人數的47%,且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均占所有癌種的第二位,嚴重威脅人民的健康與生命。

    根據《2015年中國癌癥數據報告》,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67.9萬例,死亡病例49.8萬例,幾乎每分鐘就有一人死于胃癌。

    上周五,一天之內,26個胃鏡檢查者,竟然查出來3個胃癌,在我從醫20余年來,也不是第一次遇到。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病例,然后告訴大家如何檢查和預防,哪些情況下應該去醫院檢查。

    (注:由于原始胃鏡圖片過于震撼,影響閱讀習慣,故圖片均黑白化處理)

    胃鏡檢查:于病灶處取活檢

    ■ 病例一

    江某,男,49歲,在2019年底的一次體檢中發現腫瘤標志物CA19-9(腫瘤相關抗原)增高,醫生建議胃鏡檢查。

    江先生平時身體健康,從未有過胃痛、腹脹等消化道癥狀,檢查結果見下圖:

    胃體:黏膜近胃底側可見直徑約3.0cm大小的火山口樣潰瘍,底部附有污物苔,質脆易出血。

    檢查結論:胃癌,應該屬于進展期,待病理分期。

    ■ 病例二

    61歲的男性患者張某,近兩三個月來,胃一直很不舒服,胃脹、隱隱作痛,近一周來疼痛加劇,吃胃藥、止痛藥無效。

    鏡下可見:

    胃體:黏膜輕度充血附著粘液,大彎側見大小約4X5cm潰瘍性病變,表面高低不平,附有污物苔。見下圖:

    檢查結論:晚期胃癌。

    ■ 病例三

    患者張某,男,69歲,頭暈伴惡心、嘔吐6小時。

    患者6小時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嘔吐為非噴射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癥狀持續不緩解,發病后未予藥物治療。

    鏡下可見:

    賁門:可見直徑約4.0cm大小的不規則潰瘍型病灶,底部附有污物苔,質脆易出血,呈火山口樣改變。

    檢查結論:進展期賁門癌。

    胃癌前期沒有典型癥狀,

    不要等“報警信號”才去檢查!

    目前網絡上充斥著一些偽科普,說什么胃癌來臨前會有一些報警信號,實際上并非如此。

    早期胃癌70%以上根本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僅僅有一些類似于一般的胃病表現。

    比如本文中的第一個案例,49歲了,幾乎發病前沒有任何不適,出現癥狀時候,胃癌其實不再是早期了。

    全國胃癌協作組對400例早期胃癌的癥狀進行分析,發現早期胃癌病人的癥狀分布特點:

    上腹部痛占83.3%;

    上腹部不適占36%;

    胃部悶脹感占37.8%;

    食欲減退占39.5%;

    返酸占37.5%;

    消瘦占33.8%。

    這些信號顯然都不典型,特異性也不強,和普通的胃病沒什么區別,很多人都不會往壞處想,往往都認為癌離我們很遠、很遠。

    對于四十歲以上的人,如果平素沒有胃病史而近期內出現上述癥狀,切不可輕易認為是一般胃病,要高度重視,爭取作更詳細的檢查。

    原有胃病者如果原有癥狀出現變化或加重者,也要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至于網上所說的“早期信號”:黑便、貧血、消瘦、腹部包塊、疼痛性質改變等等,實際上是屬于中晚期癥狀,如果等到這些癥狀出現再去檢查,往往回天乏術了!

    胃癌早期發現,治愈率90%-97%,進展期5年生存率<30%!

    在我國,由于很多人拒絕胃鏡,所以我們發現的胃癌90%是中晚期,是出現典型癥狀才來檢查的;無論什么腫瘤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發現得太晚!

    在早期,我們對很多腫瘤都能達到臨床治愈,胃癌更是如此。太晚了,神仙也回天乏術!

    比如下圖這個6mm×7mm的早期胃癌,我們不需要開刀,只需要內鏡下就能徹底根治!這個手術叫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

    因為早期胃癌僅僅侵犯黏膜層、黏膜下層,通過胃鏡、不用開刀,把癌變黏膜剝掉就治愈了,非常簡單。

    癌灶,雖然只有幾毫米,胃鏡也能輕易發現

    然而,一旦是進展期胃癌,即便沒有轉移,也都需要開刀切除大部分胃、甚至全切胃,術后的生存質量可想而知。

    如果有淋巴、臟器轉移,能活到5年的只有8%-30%。

    我們把胃癌分四期,在不同階段,胃癌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分別為: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可見,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愈胃癌、提高生存率的唯一辦法。

    如何遠離胃癌呢?

    1. 盡早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主要元兇之一,是一級致癌因子,在無癥狀時候根除,可最大程度上預防胃癌。

    通過碳13或碳14檢查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陽性,建議成年人根除。18-40歲之間根除,受益最大。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規律進餐,不暴飲暴食。

    避免飲食刺激:少吃過燙、過冷、過酸、過咸、過甜食物,食物盡可能烹制的易于咀嚼和消化,并充分咀嚼以減少胃腸道的負擔。

    少喝濃茶、濃咖啡、少喝碳酸飲料。

    多吃新鮮干凈的食物,少吃可能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

    3. 規律作息、少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戒煙酒。

    4. 積極治療胃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比如息肉、肥厚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

    5. 40歲后,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一期胃癌相對病情較輕,及時切除病變部位,幾乎可以痊愈。但大多數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鏡篩查的時候發現的。

    目前我國還有許多人不愿意做胃鏡,以為會有其他替代手段,實際上,胃鏡是發現早期胃癌的唯一利器,無可替代!

    目前的胃鏡技術非常先進,可以發現1-2mm的微小癌灶,是CT、彩超等無法做到的。

    尤其是這些人需要不定期的做檢查:

    • 40歲以上無癥狀者,無論男女,

    •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 有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痛、腹脹、上腹部燒灼感、吞咽困難、食欲不振、消瘦等;

    • 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病史,或之前查出有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的情況;

    • 長期酗酒吸煙、熬夜、焦慮緊張者;

    •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 術后胃;

    • 經常食用腌制品和熏制食品者。

    再次提醒:

    胃癌的早期信號僅僅是普通胃病的癥狀,大多沒有特異性,也可以說沒有癥狀。一旦當你摸到胃部包塊,出現吐血、便血,甚至貧血、消瘦、腹部脹,大多屬于中晚期了,預后往往不很理想,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我們所做的就是在40歲以前,無癥狀做一次胃鏡檢查;有癥狀的要立即做相關檢查。

    往期精彩回顧

    一個母親的去世引發的思考:醫者該怎樣面對死亡?!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檢查一次!三位大咖為肝癌防治支招

    TVB老戲骨因胃癌去世,從發現到離世僅3個月!胃癌究竟如何才能早發現?

    我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但沒有癥狀,會不會得胃癌?要不要治?

    2021第一版NCCN胃癌指南出爐!五大重點更新內容搶先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